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多媒体教学科学教学中的点睛之笔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媒体教学:科学教学中的点睛之笔

作者:张艳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28期

1 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科学

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是教师教好这门课程的前提。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主要靠书本、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由于条件所限,教师只能根据书本中的内容,自己尽其所能进行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音效、图画、动画等多种教学素材有机结合起来,变抽象为直观。这些形式多样的信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顺其自然地引入正题,让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上的拘谨、沉闷的气氛,而且能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2 化繁为简,让学生见证科学

科学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日常的科学教学主要以实验为主导,但是现行的课时计划每周只有两节科学课,造成如果每节课都做实验进行探究活动,就无法正常完成教学计划。而多媒体教学在其中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重要作用。比如教学“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一课中,研究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对固体体膨演示器中的铜球进行加热,使它无法穿过加热前可以穿过的铁环,因为铜球受热体积膨胀较慢,致使整个实验用了30多分钟,效果还不明显,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安排。而直接用多媒体演示,既让学生亲眼见证了物体的热胀冷缩,又节约了大量时间,效果就事半功倍了。再比如,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教师的语言强调还是不如多媒体浓墨重彩的演示,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学“热的传导”实验时,由于学生第一次使用酒精灯,所以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很重要,于是,笔者便设计利用实物投影进行示范展示,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并选派学生代表上台演示,这样,既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帮助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3 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理解科学

科学教学中有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能在这些课型中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有很多自然现象或过程是很难在课堂上用语言讲清的,这些难点如何突破,多媒体课件的利用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比如教学“植物的生活”一课中,可以通过实验验证植物吸收水分,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但是,这些理性的知识如何变成直观的影像,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呢?此时,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可以运用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由茎输送到植物的身体各部分,在叶子上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中形象地表示叶片中二氧化碳、水、氧气的进出,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画面新颖,声形并茂,教学重点、难点等应有尽有。学生仿佛进入了一个神话般的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界,一根根导管,一条条筛管,一个个绿色工厂,清晰可见,从而教学重点深深地印在他们脑海里,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的突破。

再如教学“青蛙”一课,在讲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时候,大多数学生无法亲眼目睹这一现象,为了让学生观察清楚,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用慢镜头播放,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一只大青蛙张开大嘴,倒在下颌的长舌像张开的折尺一样伸出来,舌尖一下子粘住了一条虫子,又一折,送进嘴里去。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屏幕上。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的交互作用,灵活播放。青蛙捕食这个讲不清、道不明,实验又极难做成功的难点,迎刃而解了。 4 正确认识,避免误区

同时,教师也应当认清当前多媒体教学在科学课堂中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在优质课、公开课的评比活动中,往往推选多媒体课件制作优秀的教师,没有课件的课根本不能亮相,也得不到评委的认可。备课中,教师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画、幻灯片、录像等轮番上阵,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在制作课件上花去大把的时间,而忽视了备课本身对教材的研究。课堂中,从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一台电脑,一张嘴”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更多的是关心课件放到哪一环节,至于学生是否配合,知识点是否落实到位,学生有没有消化,教师根本无暇顾及。

其实,科学教师应该冷静理性地思考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不是为了用而用,首先必须是为了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千万不能滥用。对于科学而言,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第一手经验是极为重要的,不能用高新技术代替一切。亲手饲养小动物的感觉与玩电子宠物的感觉毕竟是不同的。多媒体在科学课堂中,应该择其益者而从之,择其弊者而弃之。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中心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