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成因及对策

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成因及对策

来源:好走旅游网
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成因及对策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长期目标之一,学生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外语教学中存在某些制约大学生语言自主学习的因素,文章在对当前高职生语言自主学习现状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阻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语言自主学习 阻碍因素 学习主体 一、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高职生入学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不同于以应试为目标的英语教学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为什么学习英语、怎样有效学习英语、如何处理专业课学习和英语学习的时间冲突等问题很难适应。这种迷茫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表现最突出的是基础教育的被动学习模式到大学阶段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习方式转变的不适应。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多次尝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发现问题,从而自主解决问题的转变,如学生在大学阶段仍然不能摆脱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习惯,无论单词课文都需要教师讲清楚才觉得学到了东西,而不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不理解的语言现象,从而尝试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其次,对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

元认知不足。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的现场调查,很多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现状认识非常模糊,如对于“你觉得你为什么没有学好英语?”的回答,学生的答案很集中,均为词汇量小、阅读能力差、语法学不会等。从他们对自身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语言学习缺少最根本的认识,即语言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种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高职教育阶段外语教学的现状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英语教学在高职属于公共课教学,面对教室少、学生多的现状,教师很难给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语言实践机会,协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咨询和指导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成果并提供有效的反馈,这些现实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

二、导致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外语教育过程中外语教学环境存在严重缺失 从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实践环境来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外籍教师和一些有限的电视媒体成了学习者了解目标语文化的非常有限的途径,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学习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在硬件环境方面,很多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花费很大气力投资多媒体设备、建立自主学习中心并建设英语教学平台,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习软件只是传统教材的电子版,智能化程度不高,多媒体教室中,缺乏良好的心理情感氛围,导致认知与情感相分离,进而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从某

种程度上说,自主学习理论的产生在方法上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定导向。但我国大学外语教学始终无法摆脱学分制的考试弊端,这种情况就加强了学生外语学习的工具性目的,压缩了学生外语学习的自主空间。网络的普及为外语教师的网络教学提供了可能,学生的外语学习可以获得一定的自主性,但学校以功利性为目的考试制度挤压了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可见,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主体环境和客体环境现状是阻碍高职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二)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的负面影响

自主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以学者为中心,实施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对教学对象的心理内在需求的合理分析。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既有个性又存在共性,这与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教育机制和语言学习者所处的外语学习环境是分不开的。教师在传统教育中的绝对权威使得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教师的依赖感十分严重。英语学科这种以语言实践为基础的语言学科的学习与高考制度存在着严重背离,导致学生语言个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降,使得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师生的所有目标都围绕高考指挥棒转,师生各个层面都缺少自主权利,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

(三)大学阶段英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自主权利的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学习者学习权利的一种赋权,这种能力实质既跟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关,又与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来自于学校授予其课堂管理的自由权利有关。教师的专业素养除了包括必备的语言知识、教学技能和语言文化的掌握外,还必须深谙二语习得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的反思,开展行动研究等。通过语言实践的反思,验证其教学目的的可行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可适性,在此反思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的节拍。但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现状参差不齐,很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外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朱新卓从学校科层权力与教师专业权力之间的对抗来解释这种困境,教师工作、生活在一个官僚主义严重而被束缚了手脚和积极性、创造性的组织环境中;教育改革总是自上而下绕过教师这个真正的主体而在实践中屡屡流于形式、异化或夭折;教育管理者总是用效率至上的程序化机制来管理、考评教师,让学生给教师打分;科室对教学过程的集权控制使教学变得越来越技术化,丧失创造性,使教师日益沦为知识传输者。教育实践的事实告诉我们,高校外语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的时候,其自主发挥的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应赋予他们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自主权。

三、培养当代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应对策略

(一)在语言教学中凸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

在我国传统基础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往往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育环节中的主体功能始终没有得到彰显。但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外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提升外语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途径。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学校教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视,很多外语教育界专家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激发功能,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存在很多误区,有的学校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缺乏合理的认识。语言自主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利得到应有地发挥,在外语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语言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意识都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而作为语言教育者的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应随着学习者地位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但如果我们把学生的语言自主学习看作是学生的一种自由学习或者是自学过程,这显然不符合教育规律。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学习媒介是构成整个教学环节缺一不可的要素。这一理论不但没有削弱大学英语教师的地位反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课堂的操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促进学生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外语教师就必须担当语言学习的激发者、促进者、合作者、学习指导顾问等多个角色。但在实际的语言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师要想完全实现上述角色的职能,确实存在很大的挑战。很多语言教育者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

重视,但很多时候也只是在有限的课堂单元内完成有限的所谓语言教学,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符合语言自主学习理论要求的语言教师角色的实质性的改变,这导致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机械记忆而不考虑怎样发挥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往往将语言自主学习理解为对学生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语言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所授语言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专业特点。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克拉申提出了语言学习者的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即语言学习者对所接受的学习材料有一个心理筛选过程,符合他们心理需要和兴趣的材料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的热情。如笔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医学专科学生的专业特点,经常选择一些有关医学科技的文章让学生去阅读,他们往往比较感兴趣,还有一些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讨论往往是学生们最感兴趣、最愿意学的材料。

(二)积极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融合性动机,减少工具性动机的负面影响

加拿大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所谓融合型动机就是学习主体对目标语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有着强烈的了解愿望,希望能用所学的外语与本族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交流最终希望能够融入目标语社区。所谓语言学习的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者把学习外语作为一种实现其特殊目的的工具,如为了考试中提高成绩最终升入好的学校,或者为

了迎合就业市场的需要,或者为了能够阅读目标语国家的文学著作或报刊信息而学习外语。这些目标都把外语学习作为一种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从教学实践的过程看,学生在大学里学习英语多数为了上个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能取得个好成绩,毕业找个好工作,他们的融合动机基本不存在。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严重弊端导致学生学习产生功利性,所谓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扭曲的发展。首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利受考试制度的影响,学习过程中得不到任何自主安排的学习空间,完全是在被考试制度和教育者牵着鼻子走的状态下所演的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独角戏。其次,中国优质教育资源十分缺乏,大多数学生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尽管在大学阶段传统教育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约束有所降低,但学生们那种在教师带领下的被动的学习状态和习惯却很难改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十几年传统教育影响下的学生学习性格的严重扭曲,要想在短短的几年大学学习中得到彻底改变,其难度是可以想象的。尤其是在学生刚进入大学的前两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外语学习的习惯让教师为难,因为他们无论在语言学习方式还是在语言学习目标等多个方面都与基础教育完全一样,具体表现为学习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很难适应大学教育的节奏。由于学生语言学习的自制能力差,尽管在教师引导下有所改变,但很大程度上这种现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维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作为教育者应担当起推动当代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机制的启动者和维护者的角色,积极发挥教师课堂活动

的主导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提升学习者的能力而展开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规律。教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完成某个特定的问题提供可查询的网址,让学生对某一问题在班级日志的微博上发表观点等,使资源得到共享,不同的见解相互碰撞,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三)提升学生语言学习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很多教育家认为让学习者学会怎样学习是教育的终极目标,rogers认为只有那些学会学习,学会怎样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并做出相应改变的人才是真正受到教育的人;没有任何知识是万无一失的,只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的知识才是最安全的。学会怎样学习实际上就是学习者本身的一种自我发展、自主学习的一种根本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当今社会学生学习语言所接触到的材料的来源十分丰富,学生可以从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别人的学习经验等多种渠道获取。教师在实施语言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所选材料的控制。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学习日志,让学生的学习有计划、循序渐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找一个学习伙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这些措施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监督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刚开始进入新的学习阶段时往往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强

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但随着教学的深入以及他们对大学生活新鲜度的下降和周围学习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就开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能力的下降必然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提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克服困难、排除各种不利环境因素影响,实现学习目标,提升自主学习的空间。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对其成因做了剖析,意在找到培养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为以后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找出依据,从而为提高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效率、改善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芬,骆四铭.试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制约因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2]林健,景旭华.阻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曾琳.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8).

[4]金旭.外语学习动机的培养及激励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5]蔡立颖,蔡立冬.关于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

[6]孙凯,陈晓娟.论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咸宁学院学报,2004(4).

[7]周志坚.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0(21).

[8]杜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自主的探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