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90分钟 ) 2013.10 选择题答案: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总分
9 19 10 20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一、基础知识。(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俨然(yán) 濯洗(zhuó) 多髯(rán) 锐不可当(dāng) .... B、阡陌(qiān ) 淤泥(yū) 禾黍(shǔ) 杜聿明(yù) .... C、垂髻(tiáo) 亵玩(xiè) 绮丽(qǐ) 疟子(yào) .... D、邑人(yì) 鸿儒(rú) 矜寡(guān) 白洋淀(diàn) ....2、选出“之”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何陋之有 C、花之君子 D、能以径寸之木
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2分) A、诎右臂支船 B、长约八分有奇 C、左手倚一衡木 D、舟尾横卧一楫 4、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 ...B、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
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于)。 ....D、急应河阳役,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
6、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桃花源记》——散文——晋代——陶渊明
B、《爱莲说》——诗歌——唐代——刘禹锡 C、《石壕吏》——五绝——唐代——杜甫
D、《大道之行也》——散文——战国——孟子 二、阅读理解(共42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面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便要还家(邀请) B、便扶向路(搀扶) ..C、诣太守,说如此(到) D、未果,寻病终(寻找) ..
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忘路/之远近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渔人/甚异之
10、下列句中带点的字与“皆叹惋”中的“皆”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男女衣着,悉如为人 B、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11、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抓住生活细节来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物交谈,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C、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再现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社会现实。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接,一气呵成,结构严谨。 12、下面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豁然开朗”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一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源人见了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种为业,从未见过捕鱼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二)阅读《陋室铭》完成(13——16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4、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由得的心情 D、表现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16、从句式上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无案牍之劳形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三)阅读《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17——20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7、对本文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18、对本文中第⑧⑨句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B、揭露派拒签和平协定的本质 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 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19、 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 ) 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 B、确数,确指一百万。 C、约数,指百万左右。 D、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于“号称”。 20、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 )
A、人民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
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三、填空(8分)(1——3)(0.5分) (1)山不在高,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时花溅泪, 。(5) ,一览众山小。(6)乡泪客中尽, 。 四、为了发挥班级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班委会决定开展一次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话作为开场白。(2分)
答: 五、阅读《大道之行》(10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a老有所终, b 幼有所长, c 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本文选自《 》,其作品大多反映了孔子的儒家 思想。(2分)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其能,讲信修睦。 3、“壮有所闻”这句话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应把它还原到_ __(a、b、c)处,理由是:按照年龄的顺序 。《桃花源记》中与该句话意义相通的句子是: 。(2分) 4、写出与加点词词义相同的成语。(2分)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5、翻译句子。(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六、写作。(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心态,即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一个幸运儿,如果心态不正常的话,可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一个命运坎坷的人,如果有良好的心态,照样可以笑口常开。评价自己,也要有良好的心态,如果把自己看得过重,那就很可能拒绝指教,陷入孤立;如果把自己看得低一些,用一颗谨慎、敬畏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许多事情也许会迎刃而解„„
请以“心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心态”的范围之内。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500字。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1 A 11 C 2 B 12 B 2 B 12 B 2 B 12 B 2 B 12 B 2 B 12 B 2 B 12 B 2 B 12 B 3 D 13 D 3 D 13 D 3 D 13 D 3 D 13 D 3 D 13 D 3 D 13 D 3 D 13 D 4 C 14 A 4 C 14 A 4 C 14 A 4 C 14 A 4 C 14 A 4 C 14 A 4 C 14 A 5 C 15 A 5 C 15 A 5 C 15 A 5 C 15 A 5 C 15 A 5 C 15 A 5 C 15 A 6 C 16 B 6 C 16 B 6 C 16 B 6 C 16 B 6 C 16 B 6 C 16 B 6 C 16 B 7 A 17 D 7 A 17 D 7 A 17 D 7 A 17 D 7 A 17 D 7 A 17 D 7 A 17 D 8 D 18 C 8 D 18 C 8 D 18 C 8 D 18 C 8 D 18 C 8 D 18 C 8 D 18 C 9 B 19 C 9 B 19 C 9 B 19 C 9 B 19 C 9 B 19 C 9 B 19 C 9 B 19 C 10 C 20 C 10 C 20 C 10 C 20 C 10 C 20 C 10 C 20 C 10 C 20 C 10 C 20 C 1 A 11 C 1 A 11 C 1 A 11 C 1 A 11 C 1 A 11 C 1 A 11 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