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年定州市城市评价及房地产开发调查报告

2011年定州市城市评价及房地产开发调查报告

来源:好走旅游网


河北省定州市城市评价

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

千年古县 文化名城 旅游胜地

定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省级文化名城,联全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千年古县”,古为中山国都,历代设州置府,为华北重镇,被誉为“九州咽喉地,神州扼要区”,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文荟萃,有“北方才子出定州”之说,百代兴誉,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山文化” 。

今天的定州既是历史,也是沧桑巨变的见证,当前正是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相衔接的关键时期,正朝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居环境优良的中等城市发展,进一步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冀中城区新兴的汽车、能源、煤化工为主的产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

2

目 录

第一章 城市概况 第二章 经济发展 第三章 城市规划 第四章 房地产市场

3

第一章 城市概况

1.1 地理位置

定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隶属于保定市,是河北省重点培育的12个中等城市之一,保定地区次中心城市, 保南地区中心城市。地处于北纬38°14ˊ至38°40ˊ,东经114°48ˊ至115°15ˊ之间,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河北省中部偏西。位于保定和石家庄之间,京广铁路、107

国道、京深高速公路南北纵贯,朔黄铁路横穿东西。2005年被河北省确定为首批扩权县(市),2006年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分别居第47位和第99位,荣膺环渤海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之首。2009年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4

1.2 行政区划

定州隶属于保定市,市辖4个城区、14个镇、9个乡、517个村(社区):南城区、北城区、西城区、铁西区。

1.3 人口及城镇规模

定州市总面积12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5万亩,总人口119万,非农业人口27.22万, 城镇常住人口近41万,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定州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人口32万。2015年,城区规划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万以上。 1.4交通状况

定州地处河北省中部,位于京、津、石三角区的战略腹地,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距北京市196公里、车程为两小时左右;市区距石家庄市68公里、保定市56公里,车程均为50分钟左右;

5

距石家庄机场38公里,半小时可以上天;距天津港220公里,两小时可以出海,距黄骅港165公里,车程2小时。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京郑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纵贯南北,朔黄铁路、定河公路横穿东西,省级公路四通八达,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1.5 自然条件

定州市属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暖湿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春季多干热风,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上,地形平坦,地势较低 ,平均海拔43.6米,土地肥沃,主要为沙壤土和轻壤土;境内有唐河、沙河、孟良河,地下水资源丰富,可开采量达3亿立方米;年均日照2611.9小时;年均气温为12.4℃,年际间气温差异不大;累年年均地面温度为19.6℃;年均降水量为503.2毫米;累年年均绝对湿度为11.3HP;累年年均蒸发量为1910.4毫米;全年风向以东北风频率最大,南风次之,累年年均风速为2.4米/秒。 1.6物产资源

定州是传统农业大市。耕地面积116万亩,是国家确定的小麦、花生、蔬菜、瘦肉型猪等七大商品生产基地。是联合国工发组织确定的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奶牛、生猪、蔬菜、花木四大特色产业。 1.7 历史文化

6

定州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时代先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商代建立贵族方国,春秋时期齐相管仲在此筑城,汉朝时为中山国都;公元400年始称定州,后历代设州置府; 1986年撤县建市。拥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5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14处;市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汉代青玉龙螭衔环谷纹壁、汉代玉屏风、宋代定窑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国家一、二、三级文物600多件,文物馆藏数量居河北省第二位,被联合国命名为“千年古县”。

定州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先后涌现出汉代音乐家李延年,唐代著名诗人崔护、刘禹锡,宋代著名哲学家程颢、程颐,现代教育家、史学家、美术家王森然,人民音乐家张寒晖等一大批文化名人,被誉为诗歌之城、状元之乡。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晏阳初先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定州开展平民教育。定州秧歌、子位吹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国最高的砖木结构塔—开元寺塔 北方保存最好的州属贡院—考棚

全省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大型砖墓室—东汉中山墓 清风店战役纪念馆-冀中红色旅游区、北疃惨案烈士陵园 黄家葡萄酒庄--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河北文博园、开元寺塔、贡院、文庙、南城门、晏阳初旧居等文物旅游核心景区。

7

1.8 城市名片

“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

“环渤海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之首。

城市化率达到34.5%,跨入全省县(市)30强,荣获河北省人居环境奖,是保定市重点发展的次中心城市和全省重点培育的10个高标准中等城市之一。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人口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8

第二章 经济发展

2.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18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由1.02万元提高到1.48万元,二、三00产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实现了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跨越。财政收入由8.26亿元提高到16.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由2.6亿元提高到6.66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2010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7%;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6.5%和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8.7%和4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3%和13.1%。入统工业增加值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5%。 时间 2007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增长(%) 财政收入 9.19 122.1 5.5 9

增长(%) 16

2008 2009 2010

135 144 180 13 10.3 13.2 11.48 13.11 16.6 25 14.2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5.7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0.2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8倍和2.1倍。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8%和8.7%;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151亿元,五年翻一番。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1.3%和94.8%,城乡低保、五保实现全覆盖,养老、医疗等保险扩面16.2万人。

农业基础更加巩固。粮食连续8年丰收,去年总产居全省第一,菜、肉、蛋、奶产量持续增长。国香养殖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投产,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先后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猪、油料生产大县,全国土地深松示范县,河北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农业工作得到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和重点支持。

工业经济加快崛起。定洲电厂、河北长安、河北旭阳销售收入五年分别增长1.1倍、1.8倍和5倍,定州伊利投产达效,建成领军全省、全行业的能源、汽车、煤化工、乳品四大生产基地。传统

10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双天、朝晖两个小区成长为省级创业辅导示范基地,体品产业被确定为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去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5家,入统工业增加值达到46.9亿元,五年增长1.6倍。

第三产业日趋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增长1.3倍。金融保险市场稳健发展,保定市商业银行在定州设立分支机构,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8倍。

全面落实保定市“一主三次”发展战略,实施总投资近百亿元的25个城建项目,“三年大变样”目标如期实现。启动13个旧城区片改造工程,完成拆迁52万平方米,新建25个住宅小区,国际酒店、综合商厦等一批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实施中山公园、河北文博园等重点工程,多年的垃圾场、旧城区变成城市亮点。新改建路网、管网45公里,打通清风南街、明月南街、环公园路等11条主次干道,对20条主次干道进行改造,小街小巷全部硬化,城市交通、排水不畅问题基本解决。城市供水工程加快推进,天然气普及率达到85%,集中供热率72%,居民生活更加方便。

唐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从概念到实施,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唐河防洪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园区供水工程、龙泉街、兴华西路、2号路开工建设,垃圾处理场进场路、5号路、8号路、旭阳大道及铁路专线竣工通车。累计完成征地1万余亩,建成区面积达到7.1平方公里,入园企业58家,入围河北省“十二五”10个“超千亿元级重点产业聚集区”。沙河园区启动规划建设,一批民营

11

骨干企业扩建、技改项目竣工,新的跨越平台正在形成。

2.2 “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

从定州自身看,我们站在蓄势待发的新平台。近几年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定州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两大园区、四大产业快速发展,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随着京石高铁和石港高速支线建设、京广铁路火车站改建、京港澳高速拓宽及增设定州南口和服务区,将在定州形成“两高三铁”双十字交叉口,交通枢纽地位加速形成,中心城市地位更加凸显,为定州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但是,不利的方面是,这定州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城镇化滞后,仍是定州最基本的市情。转变发展方式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民生改善任务繁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治安环境、城市环境都需要持续不断地优化。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高品质中等城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工业立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统筹推进“三化进程”(新型工业化、

12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打造“一城、两区、两带、两翼”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提升综合实力,更加注重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努力打造与人口大市相匹配的经济强市,建设更具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新定州。

今后五年的中心任务是:

跨越发展、强市富民,建设高品质中等城市。总体奋斗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始终高于保定市平均水平,在全省位次逐年前移,力争实现生产总值翻两番,综合实力跻身全省20强。

2.2.1工业发展

定州已形成能源、汽车、化工和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即“四大工业基地”。 定洲电厂--装机规模240万千瓦的国华定洲电厂进入全国纳税500强。

长安汽车--年产30万辆商用车、1万辆客车的生产能力,成为华北最大的商用车出口生产基地。 旭阳焦化--总投资47.5亿元、占地2000亩的煤化工基地开工建设,“十一五”末将形成年产400万吨焦炭、10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和40万吨醋酸的生产能力,成为河北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

伊利奶业--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1500吨,同时筹建伊利工业园,建成伊利集团第三个全国性核心基地,亚洲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基地。 2.2.2唐河循环经济产业园

13

总占地9500公顷,2005年6月开始规划建设,2008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重点产业聚集区和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2009年荣膺“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园区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区西北部,充分利用唐河两岸形成的沙荒地和废弃地,规划占地面积4300公顷,近期可用地1500公顷。按照“一区多园”形式,依据主导产业,划分四个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沙河工业园已完成总体规划。

(1)汽车产业园:规划占地680公顷,近期可用地130公顷,主要发展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其中:河北长安汽车公司达到年产2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到2012年达到50万辆。

(2)新能源产业园:规划占地1400公顷,近期可用地680公顷,主要建设新能源产业项目。其中:河北旭阳焦化公司已经形成240万吨焦化、20万吨甲醇生产能力。到2012年,完成投资60亿元,形成500万吨焦化、10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和40万吨醋酸的生产能力。

(3)食品产业园:规划占地800公顷,近期可用地278公顷,重点吸纳国内外知名品牌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其中:定州伊利乳业公司先后建成44条生产线,形成日处理鲜奶1500吨的产能,成为伊利集团全国第三大核心生产基地。到2010年,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2000吨。

(4)机械产业园:规划占地1420公顷,近期可用地412公顷,主要吸纳和承接国内外机械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 商贸发展

14

定州正在建设北方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全市有各类市场150余处,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20处,工业品市场16处,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5个,市场总量和种类居河北省各县市首位;西城蔬菜批发市场连续九年被评为省十大农副产品市场之一,鲜活农产品市场被命名为国家级“定点市场”,安佳国际建材城被评为全国家俱行业商会样板工程;中山工业品市场是“全国文明集贸市场”。近年来,新建大世界购物中心、时代广场、安佳国际建材城等7个大型商贸龙头,目前正在建设华北物流产业基地,形成了辐射周边县(市)的商贸物流中心。 基础设施

定州市坚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华北交通枢纽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保定次中心城市“四城同创”,谋划实施了河北文博园开元寺塔文化广场等49个重点项目,全力打造现代化高标准中等城市。规划建设了一批商业综合体项目,修订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规划建设高标准星级宾馆和一批休闲设施。先后启动了京广铁路定州站改扩建及周边区片改造工程,京石高铁定州站及广场等工程,石家庄机场定州航站楼、朔黄铁路定州货运站口等工程。每年改扩建乡村道路100公里以上,构筑以市区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

市区已经形成六横八纵一环路网格局,供水、供热、供气、排水、绿化、亮化等设施日臻完善,一批住宅小区、文化广场、商贸设施相继投用,荣获河北省人居环境奖;全市现有高等院校2所、中专学校3所、职业技术学校15所、省级重点中学4所,是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建设各类规模市场95处,市

15

场总量居全省首位,形成了辐射周边地区的商贸中心。 教育发展

定州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19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原河北中兽医学校),创建于1956年,校址在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定州, 是全国唯一的一所中兽医大专院校。)、大专院校1所,国家级重点职教中心1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高中7所(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4所),特殊教育中心1所,初中36所,小学252所,是全省唯一拥有独立大专院校和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县(市)。保定师专定州分校升格为“冀中职业学院”,成为全省唯一拥有独立大专院校县(市);李亲顾中校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2007年新华中学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成为保定市唯一拥有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县级市。每年向重点院校输送人才2000多人,连年被省和保定市评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被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称号。

发展战略

加快产业进级,打造实在的力量定州。必须把做强产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和中心事情,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服务业为重要的增加点,以项目建设为根本动力,坚持产业、城市、园区互动,一产、二产、三产并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优一产,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16

第三章 城市规划

1986年《定州市城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1998年在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调整,规划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城市性质为保定市南部区域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轻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清风街和中山路为贯通南北东西的城市主轴线。工业区、科教区、居住区、商贸政综合中心区等五个分区功能齐全。东起自来佛街,西至商业街,北自兴华路,南至南环路间为古城保护范围,用地约4.5平方公里。

十二五城市规划中定位:

着力建设河北省和保定市“一线”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经济隆起区;尽快形成河北省重要的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煤化工、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巩固河北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地位;加快构建京南石北重要的文物旅游休闲观光区、特色产品物流中心和保南石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三年大变样方案》、十个中等城市和保定市《“一主三次”发展规划》,以及《定州市城市总体规

17

划2008—2020》定位

构建“一城、三区、四镇”城镇产业发展框架及格局,在近期旧城改造的同时,积极构建经济、物流、旅游、教育、文化、医疗六大中心,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提高城市承载力。

城市定位为定州市历史文化名城,是以汽车、能源、煤化工产业为主的城市。到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54%左右;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3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40平方公里。

《定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纲要:

加快构筑\"一城、两区、两带、两翼\"空间发展格式。

一城,即城市核心区建设。把唐河园区及市区周边村街纳入城市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到2015年城区规划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万以上,打造以“文化名城、

18

物流中心、宜居新城、旅游胜地”为标志的城市名片。

两区,即两大产业聚集区。唐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可为企业提供建设用

地3万亩,以打造河北省“超千亿元级工业聚集区”为目标,重点建设以河北长安为龙头的汽车城,以

河北旭阳为龙头的新能源及煤化工基地,以定州伊利为龙头的乳品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机械加工和现代物流业,到“十二五”末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形成定州率先发展增长极、中等城市新市区。沙河产业聚集区,以打造保定市级重点产业聚集区为目标,依托双天基地、钢网小区、首农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区,重点发展金属制品、机械制造和生态农业,到“十二五”末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建成我市民营经济聚集地、传统产业示范区。

两带,即两条农业产业带。东部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带,重点发展蔬菜、花木、奶牛三大特色产业,谋划建设一批生态苗圃、果园、观光农业园,开发绿色资源,创建绿色名牌。沿107国道和京广铁路高效农业示范带,大力发展粮食、蔬菜、生猪等规模种养业,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两翼,即以李亲顾镇为中心的定南发展示范区、以清风店镇为中心的定北发展示范区。对两个重点镇给予政策倾斜,到2015年人口规模达到6-10万,建成区域性经济中心。

2.2.3《定州市城区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 》和《定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规划建设“一城、三区、五点”有形文化设施体系。

19

一是古城文物区。在规划占地4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内,规划总占地2400亩、总投资25亿元的古城文物区,对开元寺塔、贡院、明城门、晏阳初旧居、文庙等文物资源综合保护、开发和利用,逐步将大道观、王灏庄园、中山汉墓等景点整合进来,打造以“汉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恢复古城风貌,创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是中山民俗风情区。以中山公园为基础,总用地309亩,总投资1.6亿元,以展示名人文化、历史风俗为主题,配以多个小型民俗、风情展馆,建成集文化、旅游、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公园。

三是历史遗址保护开发区。位于自来佛街东侧、兴定路南侧、兴华路北侧、107国道西侧,总用地740亩,以水系、植物为主体,恢复众春园,复建韩琦、苏东坡二祠及雪浪斋,以东城门为主景复建部分城墙;公园东侧,规划为文化娱乐用地,复建皇帝行宫和与公园相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建成体现宋代风貌的大型主题公园。

四是城市特色文化广场。新建和改扩建五大文化广场:张寒晖文化广场、晏阳初文化广场、苏东坡文化广场、自来佛文化广场、博陵街文化广场。

20

21

22

23

24

产业园区规划

25

第四章 房地产市场

4.1区域划分

定州市住宅市场区域示意

根据定州市建设局介绍,定州建设于三年大变样期间开始火热,环路内绝大多数乡镇已经与开发商签订了

26

合作开发协议,但是鉴于开发商的实力参差不其,形式建设的大规模住宅小区还不多,插建的住宅较多。

住宅市场总体有两个特点:

(1) 定州楼市环路内好于环路外。

(2) 南部乡镇多,人口密集,住宅小区销售情况较好,目前销售3400-4000元/平方米;东部次之,

3000元/平方米以上,有一两个较好品质的小区;北之及西部价格最低,2400-3000元/平方米,主要原因是人口少。新规划的政府行政办公中心目前只有两三个楼盘。

27

定州市商业示意图

过去的定州,回民街和城里十字街是定州当仁不让的市中心,但是随着一大批商业网点在城西一带开发建设,城里十字街一带已经失去了定州市中心的地位,中山路中段在目前已经成为定州事实上的商业中心,是整个定州市的黄金商业圈地带,大世界和时代广场以西有金街和明月街商业区的支撑,商业氛围浓

28

厚,人口聚集。另外,定州以前的老的商业区,即人民商场一带,较中山路市政府段为次级商业圈。沿中山路沿线,除了商业网点,金融机构外,最多的单位就是一些党政机关驻地,在定州实行向中等城市跨越发展的今天,政府机关的大量驻扎和商业网点用地紧张之间的严重厉害冲突制约着定州的城市发展,因此解决定州商业网点东西不平衡,同时市政府等大量机关单位的搬迁也是目前政府规划的当务之急。

商业特点:

(1) 商业集中地带以博陵街、兴华路、中兴路、清风街四条主干道围合为主,中山中由东向西从中

间将其分为南北两部门,北部商业聚集较南部更为集中。

(2) 以中山路为主轴,呈东西方向为主,南北方向为辅的发展趋势。

(3) 东西方向的长轴方向上,中山路沿线以商业广场、服装百货、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要市场;南北

方面的短轴方向为各类专业市场,兴华路及中兴路以小商品批发、专业市场为主。

(4) 博陵路及清风街沿线多为商业门市。

4.2 住宅房地产价格趋势

定州城市现状中大部为多层和村民住宅形式的建筑,三年大变样开始后,一批高层建筑开始兴起。目

29

前市区内住宅集团集中在以107国道为环线及京广铁路围合的城区内,少量高层住宅在北部新规划区。容积率在2.8左右,高层建筑价格2500-3500元/平方米,多层2200-2800/平方米;高层价格较高,但是销售情况不乐观。南部中等价格,销售情况较好。市中心商业价格在6000-12000/平方米元

(1)

中山路沿线正在实施拆迁的项目较多,目前只有两三个高层项目,多为插建的二三栋高层。商业建筑较多,底商价格在6000—12000元/平方。

(2) (3)

兴华路、中兴路、博陵街在建住宅小区项目体量在10栋左右,价格平均3500元/平方米。 沿107国道南线住宅小区平均价格在3000-3500元/平方米,北线地区西部在2004-2800元/平方米,东部地区的平均价格在3000-3000元/平方米。

(4)

北部107国道外唯一的一个高层建筑住宅小区价格在3500元/平方米左右。

4.3 绿地及公园

主城区内沿街道路主要是植树绿化,除位

30

于中山路东,清风街口的开元宝塔广场、以及位于中兴西路的中山公园外,各主要街道路口无街心花园和特色广场。据市规划局介绍,市政府计划在中山东路,开元宝塔附近,建设另外一座规模600亩左右的公园,目前正在筹划中。 4.4 拓展方向及建议 (1)开拓项目的方向

以中山路为主的商业项目开发;

南部地区,避开古城保护区的旧城市改造及旧城改造;

东部地区及北部地区的高档住宅小区开发。 (2)政府代建项目

市政府搬迁改造;

市区公园建设;

规划新市区基础设施及新政府选址基础配套项目。

(3)与规划、建设、土地及市政府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士接洽,建立沟通渠道,摸清城市建设的信息,收集资料,排查可开发的项目。

31

2011年10月2日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