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胃管在胃内放置适宜时间的探讨
作者:张巍
来源:《中外医疗》2011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长期鼻饲的病人聚氨酯胃管在胃内保留的适宜时间。方法通过对本科2007年至2009年收治的鼻饲患者105例,采取住院后跟踪随访的方法将病人分成3组,A组4个月更换胃管、B组5个月更换胃管、C组6个月更换胃管,观察病人的反应及胃管的变化。结果3组病人的胃管对病人的影响无显著意义,胃管颜色与留置时间成正比,提出聚氨酯胃管在胃内的保留时间可以达到6个月再行更换,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 【关键词】 聚氨酯胃管胃内保留时间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5(c)-0107-01
我科为离休干部病房,患者年龄在78~90岁之间,其中2007年至2009年共收治鼻饲病人105例,我们采用德国Fresenius Kabi AG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聚氨酯材料的胃管在临床中应用,它具有中空的导丝,Y型转换接头和搭扣转换接头,易于与注射器和输液器的连接,并且安置较橡胶、硅胶胃管更为容易,且抽出导丝后材质柔软,具有在放射线下显影的功能,我们采取跟踪随访的方法随机将病人分成3组,探讨此种胃管的适宜保留时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至2009年我们对收治我科的105例鼻饲病人,其中男性77例,女性28例,脑出血病人35例,脑梗死7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5例,分别在4、5、6个月更换胃管,进行比较观察。如表1所示。 1.2方法
1.2.1置管方法常规准备用物,摆好患者体位,取仰卧位,床头部抬高30~45°,清理呼吸道,湿润鼻腔,润滑胃管,量好长度(耳垂到鼻尖,再由鼻尖到胸骨剑突处的长度,45~55cm),将导丝轻轻转动,抽出少许导丝,证明导丝可与胃管分离,再将抽出的导丝放回胃管,此方法预防胃管下入胃内,无法抽出导丝。然后将胃管轻轻插入患者鼻腔,插至10~15cm(咽喉部)时,清醒病人嘱其做吞咽动作,昏迷病人用左手轻轻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快速将胃管插入,至相应深度,取出导丝。在取出导丝的过程速度宜慢,动作轻柔,避免在取出导丝的过程将胃管带出,卡在咽喉,造成误吸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危险,插管后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3种方法:(1)用注射器连接鼻胃管后抽出胃液;(2)置听诊器于患者胃部,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3)把鼻胃管末端置入盛水的杯中,无气泡逸出。有条件可床旁X线验证,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再固定鼻胃管。
1.2.2健康宣教指导长期鼻饲的病人在每次鼻饲前均应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鼻饲液现用现配,营养均衡,充分用搅拌机搅碎,防止食物堵管,温度38~40℃,鼻饲前后应将床头抬高,防止食物返流,并用50mL的温水前后冲管。鼻饲后,鼻饲管与注射器接头处用清洁敷布包好。鼻饲的病人每日2次口腔护理,做口腔护理的同时用无菌棉签沾取生理盐水清洁鼻腔,防止感染发生。每日2次雾化吸入,减少鼻饲管对鼻腔及口腔的刺激。 2结果
3组鼻饲患者更换胃管后对照表(表2)。 3讨论
A、B、C3组病人在4、5、6个月更换胃管时,对病人及胃管进行观察,发现胃管的颜色随着在胃内放置的时间有所变化,成正比,而胃管的弹性硬度并无明显变化,因此对病人的粘膜无明显的刺激影响,提出Fresenius Kabi AG公司生产的这种新型聚氨酯材料的胃管在胃内放置的时间可以为6个月,这样既可以减少病人的支出,又可以避免短时间更换胃管为病人造成的危险及痛苦,也可以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是长期鼻饲的病人适宜使用的胃管。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 2011-03-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