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2.过程方法:
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
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等历史事件,这段从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晚清中国的侵略罪行。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事件非常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黑暗、充满耻辱的历史。对于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济腾飞年代的现小学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知之甚少。与抗日战争相比,一则相距年代较远,更因为关于这段历史的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影音、文学作品远远少于前者。在和平盛世的今天,有必要进行这段历史的重温和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从血泪的历史中,从苦难中直面历史。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历史为鉴,自强不息。从少年儿童做起,全国人民
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实现真正属于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同时将史上鸦片为中国带来的深重危害与今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时代主题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圆明园资料、了解圆明园珍宝回归情况,了解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填写相关表格。
2.教师准备:搜集圆明园的照片、绘画、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等历史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罹劫过程,初步了解近现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2.过程方法:初步培养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牢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士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达到引领学生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奋发图强的目的。 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同学们,老师这里收到了一位法国大作家雨果的来信,让我一起来听一听。“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 收听思考 学生质疑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用雨果的诗情画意的文字和圆明园遗址图片制造出强烈的对比,产生震撼心灵的效果,引发孩子们的疑问,为更好地学习本课埋下伏笔。 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齐读课题 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2、听了雨果的这段话,你脑海中的圆明园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疑问吗? 3、但是,这一奇迹现在已荡然无存,留在我们眼前的只有几根残缺的大石柱。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像一座纪念碑,诉说那段屈辱的历史—板书:圆明园的诉说。 二、学习新课,体验明理 活动一:惊叹圆明师: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现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到过圆明园遗址的很少,仅仅用废墟的图片不能引起对学生的震撼,所以调整了教材的顺序,先是师生展示圆明园被毁前的图片和视频,然后在共同展示圆明园被毁的过程,激起学生对侵略者强盗行为的痛恨,对腐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同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落实情感目标打基础。 活动二:惋惜圆明1、令人遗憾的是,令人悲愤的是,1、(课件播这“万园之园”竟被一把无情的火放《火烧圆明园》视频片,看后谈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到过圆明园遗址的很少,仅仅用废墟的图片不能引起对学生的震撼,所以调整了教材的顺序, 在却只留下这些残垣断壁。那么, 你知道圆明园在哪儿吗?你知道多少关于圆明园的故事? 师小结:气势恢宏的建筑,价值1、学生自由畅说 2、(课件播放《美丽的圆明园》短片,)学生看后谈感受。 园的辉煌 连城的奇珍异宝,不知凝聚着古今中外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因此,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板书:万园之园 园的毁灭 烧成了灰烬,那么,火烧圆明园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让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 一谈感受。) 先是师生展示圆明园被毁前师:这把无情的大火把我们引以为豪的“万园之园”烧成了一片灰烬,毁于一旦。——板书:毁于一旦 2、想一想,当时的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掠夺、焚烧? [出示课件]南京条约的内容, 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到条约的心情。 3.师:是的,只要是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这份条约都会感到无比的愤怒。可是还有比这更令人愤怒的事,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你们知道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吗? 4.圆明园如果存在于现在的中国,它还会遭到掠夺吗?为什么?(不会,因为中国强大了。)从哪可以看出中国强大了?(生自由说) 活动三:小争论《是否重新修建圆明园》 2、预想学生回答无耻、的图片和视频,然后在共同展示圆明园被毁的过程,激起学生对侵略者强盗行为的痛恨,对腐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同痛恨、悲愤、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气愤) 3、学生出示收集的材料 5、谈一谈 交流看法 料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落实情感目标打基础。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处冲突,让学生通过对比,产生为强大的祖国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变得自然而然。] 1.小争论:是否重新修建圆明园 开展辩论会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的一句话: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板书: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2.作为新时代的少年,祖国的接班人,未来的建设者,今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辩论可以让学生思维交流、心灵碰撞,同时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表达的准确性的培养十分有益,在辩论中让学生体会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情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让孩子们谈怎样做才能让祖国更强大,进一步加深孩子的责任感、紧迫感,有利于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全课总结,深化情感 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的美、侵略军的无耻以及清政府 (在国歌中 的昏庸,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结束这堂同学们,历史虽然过去,但是警钟依然长鸣,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用心铭记这段耻辱的过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让我们行动起来努力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让圆明园从此不在哭泣。最后让我们在这雄壮的国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课) 板书设计: 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圆明园的诉说 万园之园 毁于一旦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附1:评价单: “联系昨天,感受今天,畅想明天”小讲坛评价单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能交流表达相关内容(1星) 圆明园的“前世” 圆明园的“今生” 评价结果 能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2星) 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