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试 卷
*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读准字音:找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 A.猝不及防(chù) 瑟缩(sè) 虐杀(nüè) 宽恕(sù) B.言简意赅(hāi) 笸箩(pǒ) 堆砌(qiè) 戏谑(xuè) C.不辍劳作(chuò) 妯娌(zhóu li) 冗长(rǒnɡ) 和着(hè)
D.东挪西借(nàn) 滑稽(jī) 陶冶(yě) 瘦瘪(biē) 2、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 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 关系。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变换 传承 相映成趣 B、变幻 传承 赏心悦目 C、变幻 传递 相映成趣 D.变换 传递 赏心悦目 3、下面画线句有一个有语病,请找出并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2分)
在人生的赛场上,信心就是力量。是它,让我们相信自己,超越自己;①是它,让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②是它,让我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
第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 。 4、下列名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C. 《夜雨寄北》的作者是李商隐,宋代著名诗人,字义山。
D. 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忆读书》。 5.走近名著。(4分)
《西游记》作者: (1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本书的故事梗概。(3分)
第 1 页 共 9 页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9分) (1)扬子江头杨柳春, 。 (2) ,寒梅着花未? (3) 何当共剪西窗烛, 。
(4) 怀旧空吟闻笛赋 , 。 (5) ,却话巴山夜雨时? (6) 数声风笛离亭晚, 。 (7) 子曰:“ 不亦说乎?” (8) 学而不思则罔, (9) ,其不善者而改之。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练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女儿般哭哭啼啼。 8、说说漫画的含义(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选文,完成9~14题。(115分)
期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第 2 页 共 9 页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期 (2) 去 (3)委 (4)顾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1请用“/”给下面句子画节奏(1分)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10.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中心): 。(2分)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x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 1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①.春往而冬反( ) ②.遂得水( ) ..12,翻译句子 (1分)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节奏(1分) 乃
放
老
马
而
随
之
14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二)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回答15~19题。(14分)
第 3 页 共 9 页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第 4 页 共 9 页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5.“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采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说说结尾段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分别是什么?(举一例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选文,完成20~27题。(11分)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
第 5 页 共 9 页
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20.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2分)
21、‚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女儿。(3分)
22、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3分)
23文中第④段在全文中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呢?(3分)
第 6 页 共 9 页
四,作文(35分)
请以“那一天,我变得自信了”为题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 7 页 共 9 页
32×19=608字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一)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C 2.d 3第②句 修改:让我们下定(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勇气)。 4.C 5略
6.(1) 杨花愁杀渡江人 (2)来日绮窗前 (3)却话巴山夜雨时 (4)到乡翻似烂柯人 (5)何当共剪西窗烛 (6)君向潇湘我向秦 (7)学而时习之 (8)思而不学则殆 (9)择其善者而从之7、D 8、青少年要远离小食品。
9.略10略11与友︱期行12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11.反:返回,现在写作“返”遂,于是,就。 12,老马的智慧可以用。13而前画14老马识途
二阅读理解
15.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16.(1)顺叙。(2)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17. 结构上,与开头照应,内容上,点明文章的主题。18.喜欢《水浒传》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例:鲁提辖,武松、李逵。不喜欢《荡寇志》,人物形象模糊。没有个性。 19人首先对读书应感兴趣。然后多读书,广泛学习知识。最后有选择读好书,对自己一生都有益处。
20.撑伞遮雨,牵手同行,谎称叔叔能治好“我”的眼病,为“我”拉二胡曲《光明行》鼓励“我”。 21.动作,意思是摆脱不开,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孩帮助“我”的坚定执着,同时也写出“我”内心的烦躁。 22.环境描写,渲染宁静的气氛,烘托“我”逐渐平静的心情。 23.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枙子花洁白、灿烂的特点。 25.善良(有爱心、友善)、纯洁、善解人意、温柔。 24.表达了“我”对女孩的感激,没找到女孩的伤心和遗憾,感受到光明的幸福,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而感动。 25既指刘天华的二胡曲《光明行》,也指女孩对“我”的帮助让“我”坚强自信,重新获得光明,“我”也由此感到人间真情如阳光般光明美好。
三、写作(35分)(略)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