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1.1 运用发酵技术制备果酒和果醋同步训练 苏教版选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1.1 运用发酵技术制备果酒和果醋同步训练 苏教版选修1.doc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1.1 运用发酵技术制备果酒和果醋同步训练 苏教

版选修1

1.(2010·高考北京卷)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 ℃处

解析:选B。酵母菌发酵产生CO2,应适时排气能维持装置内的气压平衡。酵母菌无氧发酵不需要氧气,其为异养型微生物不能直接利用光能。45 ℃温度太高,不适合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果酒制作的最适温度为18~25 ℃。

2.关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 B.酵母菌主要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C.酵母菌呼吸作用只产生酒精

D.酵母菌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

解析:选A。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其无氧呼吸时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所以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酵母菌可以生存。

3.在下列哪些条件下,醋酸菌能把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 A.氧气、糖源都缺乏 B.氧气充足、糖源缺乏 C.氧气缺乏、糖源充足 D.氧气、糖源充足

解析:选D。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氧气,而在糖源充足时,可把葡萄糖分解为醋酸,在没有葡萄糖而酒精存在的情况下,可以把酒精转化为醋酸。 4.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 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 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

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解析:选A。醋酸菌是好氧菌,即使短暂的无氧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5.(2012·渭南高二质检)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适时通过充气口充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解析:选D。葡萄汁不能装满发酵瓶,要留1/3空间。发酵过程中,不能打开瓶盖,只能拧松。果酒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 ℃,而果醋发酵是30~35 ℃。醋酸菌是好氧菌,要适时充入氧气。

6.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冲洗时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______,以防止菌种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____时关闭,在______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___________。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___,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4)题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果汁中本身就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醋酸发酵 (2)洗去浮尘 反复冲洗

(3)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泵入空气(氧气) (4)酵母菌 CO2 剩余(含氧量少)的空气、CO2 酶

(5)①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酶②C2H5OH+O2――→CH3COOH+H2O

(6)不能。因为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抑制醋酸菌生长,醋酸菌发酵的条件是氧气充足 (7)18~25 ℃ 30~35 ℃

1.下列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反应式的是( ) .A.C6H12O6+6O2→6CO2+6H2O B.C6H12O6→2C2H5OH+2CO2 C.CO2+H2O→CH2O+O2 D.C2H5OH+O2→CH3COOH+H2O

解析:选C。果酒、果醋制作都是利用的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涉及光合作用。 2.在“果醋制作过程”中,获得较多的醋酸菌菌种的最简便方法是( ) A.从变酸的葡萄酒表面获得菌膜,再培养分离

B.不必人为加入菌种,在葡萄等水果表面本身就存在大量醋酸菌 C.从食醋中分离提取 D.从土壤中分离提取

解析:选A。葡萄等水果表面虽然有醋酸菌,但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取,所以要用分离培养的方法;土壤中含有各种微生物,所以分离和培养纯化过程比较繁琐;食醋的pH不适于醋酸菌生长繁殖,其内几乎没有活的醋酸菌;变酸的葡萄酒表面是醋酸菌的菌膜,故可以通过培养得到大量的醋酸菌。

3.(2012·平顶山高二月考)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液,如果葡萄糖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 B.酵母菌细胞失水

C.改变了培养液的pH D.酵母菌发生了变异

解析:选B。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外界葡萄糖浓度过高。酵母菌处在溶液浓度较高的外界环境中时会发生细胞失水进而影响其新陈代谢。

4.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 )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解析:选D。利用酵母菌酿酒是运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这一代谢特点,但是由于酵母菌开始时数量较少,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所以开始的阶段要增加酵母菌的数量,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出芽方式进行快速繁殖,所以在开始阶段要通入一定量的氧气,然后封闭装置,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以产生大量的酒精。如果持续通入氧气,酵母菌会大量繁殖,但是不会产生酒精。 5.下列有关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都需要持续通入无菌空气 C.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

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制果醋

解析:选C。果酒制作中酵母菌产生CO2,果醋制作中醋酸菌产生醋酸,二者都会使培养液的pH下降。 6.在酿制果醋的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要通一段时间氧气、隔绝氧气交替进行 B.在发酵过程中要一直通入足够的氧气 C.温度控制在18~25 ℃ D.以上都正确

解析:选B。酿制果醋的过程中,所用醋酸菌为好氧细菌,在发酵过程中要一直通入足够的氧气,温度应控制在30~35 ℃。

7.在果醋制作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 A.榨汁机用沸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发酵瓶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并晾干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解析:选C。葡萄应先清洗再去梗,否则会引起杂菌污染。

8.在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其主要目的是( ) A.让产生的气体缓慢排出 B.防止杂菌污染 C.防止散热过多

D.有利于通过排气口进行气体交换

解析:选B。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CO2,为了防止容器爆裂,要把气体排出去,但是和空气接触的排气管,也会导致空气中杂菌进入发酵装置,为避免杂菌污染,故把排气管做成弯曲状。

9.(2012·南京高二质检)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酒精,首先要把秸秆用相应的酶进行预处理,然后用特定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生产酒精。以下关于处理秸秆的酶、微生物种类和特定的条件的选择,正确的是( ) A.淀粉酶、乳酸菌、充足氧气 B.纤维素酶、酵母菌、密封 C.纤维素酶、甲烷杆菌、密封 D.脂肪酸、酵母菌、充足氧气

解析:选B。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要把它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酵母菌用来发酵产生酒精,所以秸秆预处理用的酶应该是纤维素酶,而发酵产生酒精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在发酵过程没有氧气时,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要严格密封。

10.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 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最好 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

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要对所用的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解析:选B。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为了减少杂菌污染,应先冲洗,再除去葡萄的枝梗;酒精发酵的温度一般在18 ℃~25 ℃,维持20 ℃左右最好;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不能通入空气;发酵前要对所用的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11.(2012·周口高二月考)在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则下列有关坐标图,不正.确的是( )

解析:选B。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随着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的浓度逐渐降低,酒精的浓度逐渐增加,溶液的pH逐渐减小,酵母菌的数量是先增加,然后稳定,最后数量逐渐减少。 1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解析:选B。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生长和繁殖都需要适宜的温度。 13.下图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它属于________微生物。 (2)制作果酒,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_℃。制作果酒后制果醋,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 ℃。 (3)甲装置中,A液体是____________,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酵母菌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乙装置在封闭情况下每隔一定的时间,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以防止瓶内气压过高。 答案:(1)兼性厌氧型 (2)18~25 30~35

(3)葡萄汁 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 每隔12小时左右(一定的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 既能及时吸收(发酵产生的)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4)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14.(2012·扬州高二检测)果酒、果醋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饮料。红葡萄酒中的色素主要来自红葡萄皮,它不仅给葡萄酒以美的红色,还具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如遇小苏打(碱性)会变颜色。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用带盖的瓶子进行葡萄酿酒时,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应________,以防瓶子爆裂。 (3)制作果醋时,需通气,可以说明醋酸菌为________菌。

(4)现有两个品牌颜色一样的红葡萄酒,其中一个是用100%红葡萄汁酿造,另一个是以化学物质用人工方法勾兑而成。现提供小苏打、小烧杯若干,请简述能鉴别出两个品牌红葡萄酒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产生CO2,如果用密封的瓶子,每隔一段时间要拧松瓶盖,以防瓶子爆裂。(3)醋酸菌为好氧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所以氧气一定要充足。(4)红葡萄汁酿造的红葡萄酒中含有CO2,与小苏打反应,而化学物质勾兑的红葡萄酒没有这一特点,用适量的小苏打分别加入等量的两个品牌的红葡萄酒中,出现颜色变化的即为红葡萄汁酿造的。 答案:(1)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拧松瓶盖 (3)好氧型

(4)用适量的小苏打分别加入等量的两个品牌的红葡萄酒中,出现颜色变化的即为红葡萄汁酿造的 15.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_______。

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和CO2,是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酵母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甲装置的充气口始终开放,不能创造瓶内无氧环境,不能用来生产果酒;在有氧条件下,醋酸菌可以利用葡萄糖产生醋酸。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导致乙装置中气压升高,要定期打开排气管进行放气。丙装置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

在瓶内的管口,不利于放气;同时导致瓶内氧气过少,不利于发酵前期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答案:(1)酵母菌 (2)葡萄糖 乙醇 CO2

(3)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 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流出 葡萄醋(或果醋) 葡萄酒(或果酒) 葡萄酒(或果酒) (4)未及时排气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利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在18 ℃~25 ℃、10~12 d,前期通氧后期不需氧,可以将葡萄发酵产生葡萄酒。

2.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在30 ℃~35 ℃、7~8 d,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能将乙醇氧化为醋酸。 3.对发酵瓶、榨汁机、盛葡萄的器皿等实验用具用温水反复冲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以防其他细菌或真菌污染,影响发酵效果。发酵装置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若没有通气结构,可以通过定期拧松瓶盖的方式放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