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医医案综合分析文献研究概述
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医医案研究文献的复习,选取综合性分析文献,从研究方法方面综述其研究特点及成就,为进一步整理继承中医尤其是名老中医经验提供研究方法和思路。
标签:中医医案;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医医案发展历史及其价值的认识
中医医案,又称诊籍、脉案、方案、病案,是中医临床医师实施辨证论治的文字记录, 是保存、查核、考评乃至研究具体诊疗活动的档案资料[1]。中医医案源远流长,追溯至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某人患某病或愈或不愈的记载,或可勉强称为原始医案。在成书于周代或春秋早期的《周礼.天官冢宰》中关于医师一章中有”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的记载,其医事就是指医案记录,可惜未能保存下来[2]。之后的《左传》,《吕氏春秋》等书中更是可见明确的少量医案记载。故刘权之在《杏轩医案》序文中提出”医案之作,谓与《灵枢》《素问》,并传可也。”的观点是确有根据的。但这些只是医案的雏形。而现存最早的正式医案是《史记.仓公列传》中淳于意的二十五”诊籍”。医案后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完善而逐渐成熟。宋代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是第一部医案专著。简而言之,医案起始于秦汉,发展于宋元,成熟于明清[3]。
医案不仅是中医临床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具体反映形式,也是历代医家的实践经验的结晶,更是中医继承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对中医理论及实践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可以开拓思路,提供借鉴,反映规律[4]。因此长期以来解读医案、学习医案一直是中医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故秦伯末曾说: “卓然成一家言,为后世法者,厥为医案。”章太炎亦谓:”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
因此,随着医案的不断出现,医案的研究亦层出不穷,其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均有不同的特点。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在医案的研究对象上逐渐从单个医家,数个医案等小规模研究分析上,转向多时代,多医家,多医案
[3]阎琪 历代医案钩玄[J]. 吉林中医药,1996,:19-20
[10]苏小惠,戴舜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分类与中医证型的关系--附60 例临床资料分析[J].福建中医药,1999,30——脾:22-25
[17]张启明 脏腑辨证用药的Logistic回归分析:22-23
[27]薛禾生.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J].中国医院统计,2000,7(3):1-165
[28]赵丹群.数据挖掘: 原理、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图书情报技,2006,(6):41-44
[29]秦雪君 施诚.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6,19(5)
[30]薛景 施诚.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领域中的应用[J].中医药信息,2005,22(5):6-7
[31]顾铮 顾平 信息抽取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5,18(9):28-31
[32]尚景盛 胡立胜 牛欣等 半夏泻心汤配伍应用的数据挖掘试验[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5,19(4):227-229
[33]叶进 邢传鼎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病症诊断原型系统[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9(4):43-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