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法学通论》(高起专)练习题

《法学通论》(高起专)练习题

来源:好走旅游网
《法学通论》(高起专)练习题

《法学通论》(高起专)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题 1.法的体系 2.修改 3.行政处罚 4.缓刑 5.诉讼时效 6.法律制裁 7.人民主权原则 8.信赖保护原则 9.累犯

10.消费者知情权 二、单项选择题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 B、法律书籍 C、法律条文

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力克法典 B、唐律 C、教会法大全

D、法国民法典3.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 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 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4.按照是否具有原创性可以将分为()

A、成文与不成文 B、刚性和柔性 C、民定和协定 D、原生和派生

5. 根据我国,( )有权制定行规 A、全国常委会 B、省级 C、各部委 D、

6. 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 B、保护原则 C、普通原则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在一定范围内也兼采普遍原则

7. 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 A、犯罪的目的不同 B、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C、使用的手段不同 D、打击的部位不同

8.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属于()

A、无效合同 B、可撤销的合同 C、效力未定的合同 D、部分无效的合同

9. 人民审理离婚案件,()是必经程序。 A、调解 B、仲裁 C、和解

D、判决

10. 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中哪一机构是公司的权力机构、最高决策机构()

A、股东会 B、董事会 C、经理 D、监事会

11.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

D、法律的效力12.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 B、 C、习惯 D、命令

13.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 B、社会规范 C、道德规范 D、团体规范

14.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 A、国家权力 B、授予国家权力 C、保障公民权利 D、规范公民权利

15. 市工商局撤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 A、行政处罚 B、行政检查 C、行政强制

D、行政裁决

16.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A、各级人民 B、各级人民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最高人民

17.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人民核准,也可以在

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该核准应是() A、原审人民审判委员会 B、中级人民 C、高级人民 D、最高人民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的是()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形式

19.下列选项中不是担保物权的是() A、抵押权 B、质押权 C、地役权 D、留置权

20.以下哪个组织是当前国际社会最重要最广泛的间国际组织()

A、欧洲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东盟 D、联合国 三、判断题

1.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2.行政权是国家权利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利。() 3.只要没有过错,就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4.各个国家的法的社会作用都是相同的。()

5.国际公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政治、外交、军事以及经济诸方面的关系,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则为经济领域的各种关系。()6.一切具体的法的效力都是相同的。()7.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对各项民事法律制度和全部民法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基本

准则。()

8.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9.法人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对外承担无限责任。()

10.人民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在司法局的领导下行使审判权。()

四、简答题

1. 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2.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区别。 3. 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 4.遗嘱成立的有效条件。 5.法律责任免除的情形。 6.的分类。 7.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8.刑事诉讼法中法定不起诉的情形。 五、论述题

1.请论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2.法律关系的概念、主体和客体。 《法学通论》(高起专)练习二 一、名词解释题 1.法 2.违宪审查

3.行政补偿 4.正当防卫 5.留置权 6.法律责任 7.成文: 8.行政主体 9.刑法 10.合同 11.法律关系客体 12.联邦制 13.行律关系 14.犯罪构成 15.股份有限公司 二、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基本观点认为没有法的社会形态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法系国家的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 A、成文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不成文法

3.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组成的一个国家法律的有机整体称为()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的历史类型

4.我国现行是在()第五届全国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A、1978年 B、1982年 C、1979年 D、1984年

5.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A、人民 B、人民 C、机关 D、

6. 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就是我国刑法基本原则中的()

A、类推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7. 在我国刑法的溯及力上,采取的原则是() A、从旧兼从轻 B、从新兼从轻 C、从旧兼从重 D、从新兼从轻

8. 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刑法规定的()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特殊防卫 D、紧急避险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的证明责任

由()承担。”

A、机关 B、被告人 C、被害人 D、

10. 用益物权是指对别人的财产依法享有()的权利。 A、占有和处分 B、使用和收益 C、使用和处分 D、收益和处分

11.法作为规范,指令人们应为之事、可为之事和不可为之事,给人们的()提供共同的标准尺度,为调整社会关系提供基本的框架。

A、思想 B、精神 C、行为 D、语言

12.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按照法律的() A、适用范围 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C、经济基础和法所体现的阶级意志 D、制定和表现的形式

13.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

A、人口 B、环境 C、气候

D、社会生产方式

14.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体是() A、司法机关 B、广大人民群众

C、公检法机关 D、中国党

15. 狭义的法的适用是指() A、执法 B、守法 C、司法 D、违法

1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的原则,选举产生全国和地方各级。

A、三权分立 B、少数服从多数 C、民主集中制 D、下级服从上级

17. 正当防卫中的对象条件是() A、动物 B、无辜的第三者

C、不法侵害者以外的其他人 D、不法侵害者本人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将被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在提起公诉前称作()

A、被告人 B、犯罪人 C、犯罪嫌疑人 D、人犯

19. ()是债发生的最重要最普遍的根据。 A、缔约过失 B、不当得利 C、合同 D、无因管理 20. 婚姻自由包括()

A、恋爱自由和订婚自由 B、结婚自由和同居自由 C、订婚自由和结婚自由 D、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21.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 B、日耳曼法 C、印度法 D、中国法

22.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23.根据规定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规 B、地方性法规 C、单行条例 D、行政规章

24.我国现行明确规定的公民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权利的情况是()

A、见义勇为

B、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 C、有特殊贡献 D、现役军人

25. 我国现行规定行使解释权的机关是() A、全国

B、全国法律委员会 C、全国常委会

D、全国团

26. 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还包括执行公务的国家公务员

C、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的组织 D、只要是行政机关任何时候都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机关对()行使侦查权。

A、危害公共安全的刑事案件 B、内部的犯罪案件 C、监狱内的犯罪案件 D、危害刑事案件

28. 审判委员会与审判组织的关系是业务上的() A、指导关系 B、分工协作关系 C、监督关系 D、领导关系

29. 下列不属于我国现行企业法律形态和组织形式有( ) A、有限责任公司 B、合伙企业 C、独资企业 D、无限责任公司 30. 狭义的国际法是指() A、国际公法 B、国际私法 C、国际经济法 D、国际条约 三、判断题

1.法由社会决定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的性。()

2.信息公开不应当有范围,应尽可能满足公民要求。()

3.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和各部委。() 4.法官不得与案件当事人私下会面,以免有损公正形象。() 5.取保候审是以保证人或者保证金形式担保被取保候审人不被监禁,但保证

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6.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 7.未经人民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8.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和国际组织。() 9.淫秽书刊既是书证,又是物证。()

10.联合理会无权出兵打击索马里海盗,因为这是索马里的内政问题。()

11.权利存在凌驾于法及摆脱法的倾向。()

12.人民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在司法局的领导下行使审判权。()

13.犯罪行为发生在国外的,不应由中国刑法管辖。() 14.犯罪嫌疑人应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15.我国刑法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四、简答题

1.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 2.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 3. 所有权的四项权能。 4.合同无效的情形。 5. 法律创制的特征。

6.我国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 7. 犯罪未遂的成立条件。 8.民事代理行为的特征。 9. 法律发生效力的基础。 10.的基本特征。 11. 犯罪行为的三个特征。

12.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别。

五、论述题

1.请论述刑法中的罪刑相适应原则。 2.请论述的基本原则。 3.试论述法学的研究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