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风。”这似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出一理。古今天下之贤士,无一例外有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然而,在科技繁荣,思想活跃的今天,却出现了“家庭对一个人影响不大”的论调;更多的人觉得,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道理真是如此吗?其实,“家风”是一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它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人一出世,便注定了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从牙牙学语开始,便一点一滴的地了解社会。倘若你出生在书香之家,父亲母亲很有文化,他们一定会教你读书、写字、作人;如果你出生在一个“无拘无束”的家庭,家里的人最爱抽烟喝酒,那又怎有心思修身养性、立德树人呢?三国之诸葛家族,从家父开始,便严格教育三个儿子;同时,自己用读书的行动树立榜样形象。这样数十年的书香之气,使得诸葛家族三个儿子一个在魏,一个在蜀,一个在吴:皆是人中龙凤也。当年东汉末之糜烂风气盛行,枭雄并起,奸雄乱世,若非诸葛家族的良好家风,有怎能有“三顾茅庐”这段君臣佳华?又怎能有“鞠躬尽瘁”的报国决心?诸葛亮忙于蜀国之事,无闲暇之时亲自管教其子,但是他仍不忘写《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又有《诫外甥书》:“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字里行间,句句凝聚着诸葛家族的浩然正气,也不难看出成就一家三代人生大业的,即是家风。人本无心,或聪敏或愚钝,或清高或入世;然而这都无法取代家风对人的影响。人之本心,净如白纸,而挥舞着笔在上面留下第一道痕迹的一定是家风。宋朝时方仲永,年幼便显露奇才,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他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然而,由于父亲才疏学浅,贪图利益,以至于仲永
十几岁时,才华便荡然无存。若论,天资,方仲永先天便得,然而让他平庸却是因为他的家风浮华,父亲贪财好利,以至于王文公感叹“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此等良材却因此而毁,实则令人伤之!国有国法,家有家风。家风,犹如真实的一阵风:如果充满着积极正义,那么便是“好风”,培养家族一代代人才“上青云”,在盛世凸显其精髓,在乱世能力挽家族于狂澜之中而不倒,世称其家之贤,史留其之芳名!家风,若好,则如鹏上九万里之扶摇,又似助人平步青云的好风;若坏,则如南北狂风,倾之若瀑,行之无助,几欲避之不择户,令人无法发展自己,只能白白浪费一身。家风,正是决定人成才路上一道“门槛”,过去了,便是走向人生辉煌之“大门”,过不去,便是阻碍人生之“槛”。国有国法,家有家风。且观古今贤明人,纵有才高胜八斗,不乏清廉之家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