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基本技术和要求

来源:好走旅游网
广西畜牧兽医 2011年Vo1.27(4) 223 夔羹蘸 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基本技术和要求 张莲英 (广西畜牧总站,南宁5300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5235(2011)04—0223—02 中图分类号:¥828.129 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保护环境、生产安全 肉类食品、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 2l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畜禽产品质 量安全工作,有关部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机 构,加快了我国畜牧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 化、健康化发展的步伐。2010年,农业部提出了更 高目标,“要求全国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 基础上提高l0—15个百分点,其中达到标准化的 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50%,畜禽标准化 规模养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排泄物基本实现达 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 升”。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至2008年广西年出栏生 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有3 840个。2010年 全国创建畜禽规模标准化示范场1 500个,其中广 西33个。为让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充分发挥示 范作用,全面推进广西生猪养殖业达到“五化”目 标,有必要让广大养殖户进一步了解生猪规模化养 殖场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技术和有关要求。 1标准化建设“五化”的主要内容 一是养殖品种良种化。品种良种不等于“洋 种”,而是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的优良畜 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二是养殖设施化。养 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栏舍、饲养和环境控 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要。三是 生产规范化。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 理规程,建立健全各项生产记录和管理档案,配备 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 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 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四是防疫制度化。防疫设 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 治措施,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五是粪污无 害化。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 常,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2养殖规模及基本要求 养殖规模: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年出栏 猪5 000头以上。 基本要求:有县级以上颁发的《动物防疫条件 合格证》和备案登记证明,养殖档案完整,两年内 无重大动物疫病和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3场址选择要求与合理布局 3.1符合我国《畜牧法》的有关规定 畜禽规模养殖场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 禁止的区域与城乡土地使用规划内,即不得位于生 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 究区、人口集中区域等。 3.2基础条件具备 水源充足、水质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要求。供 电稳定,通往场区道路路面平整,距主要交通干道、 居民区和交易场所500m以上。地势干燥、通风良 好。具有良好的防疫条件。占地面积符合生猪养 殖需要,每头能繁母猪占地40m 以上。 3.3分区建设、布局合理 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与病死畜禽无害 化处理区等分开建设。生活区、生产区有隔离带或 围墙相隔,距离5m米以上。净道与污道分开,猪 流与物流分开,雨水、污水分开,生活废弃物处理区 与生产废弃物区分开。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设立 于猪场下风方向。每区之间有隔离带或围墙相隔。 生产区内,分有种猪区、保育区和生长育肥区。 4设施、设备配置完善 4.1栏舍建筑结构要求 畜舍建筑结构牢固,具有抵抗自然灾害、防寒 保温功能。 4.2栏舍面积和饲养密度符合生产要求 每头能繁母猪配套建设栏舍面积:销售猪苗8 224 广西畜牧兽医 2011年Vo1.27(4) 5.2技术人员要求 m ,销售活大猪12 m ,其中母猪区每头能繁母猪 占用面积5.5 m 。备有后备猪隔离舍,并与生产 区相距50m以上。 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技术人员或有明确 的技术服务机构,技术人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持 有上岗证。 5.3生产计划 4.3生产设施配套完善 存栏300头母猪配备产床(产栏)72个以上, 分娩舍、保育舍采用高床式栏舍设计。种猪舍与保 育舍配备必要的通风换气、温度调节及自动饮水系 统等设备。 4.4防疫条件要求 养殖场有防疫隔离带或围墙,场区入口立有明 显防疫标志牌,有车辆、人员消毒池、更衣消毒室; 有防鼠害、鸟害设施及措施;有兽医室,出猪台与生 产区相距50m以上,并以围墙或其他形式保持严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生产计划:母猪配种受胎 率达80%以上,年产仔2胎,每胎产活仔l0头,断 奶成活率90%以上,每头母猪年出猪18头以上; 育肥猪达100kg体重在170 13龄以内。 6环境保护要求 6.1 粪污处理设施配备与处理工艺技术 贮粪场所位于猪场主风向的下方,具有防雨、 格隔离状态。 5建立管理、防疫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5.1生产管理、防疫制度和饲养技术操作规程 防渗漏设施及地面硬化的特点。干粪经堆沤发酵 处理、粪尿污水经沼气池发酵后实行资源化利用和 达标排放。 6.2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按NY/T 1596—2007(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 养殖场配备焚烧炉或化尸池,病死猪须焚烧、 系建设通则》的要求建立各项生产管理与消毒防 疫等一系列制度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这些制度 和生产规程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 度,饲料、兽药、添加剂等投入品采购、使用和管理 制度,生猪卫生防疫免疫、消毒制度,免疫程序、病 猪治疗、隔离制度,病死猪处理制度,档案管理制 深埋等无害化处理。猪场环境保持清洁干净,不存 在脏乱差现象。 兽医防疫垃圾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兽医药 瓶、疫苗瓶及废弃物等需焚烧处理后深埋。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在场址、养殖规模、品 种来源、防疫检疫条件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家“畜禽 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有关规定,完善生产设施 设备配套,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管理、防疫消毒制度、 操作规程,完整的生产记录和养殖档案,生产水平 达到规模养殖标准化技术指标要求,病死猪、粪污 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等。反之,落后的生 产管理方式将逐步被减少和取缔。 度,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等。制度需上墙,让工 作人员熟悉并按制度贯彻执行。生产记录、兽药采 购及使用记录、饲料采购及使用记录、病死猪无害 化处理记录、防疫检测记录、诊疗记录、消毒记录、 免疫记录等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完整。生产管 理和防疫制度执行良好。 规模猪场实施健康养猪的策略 杨海光,李琼华,覃树华,殷进炎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5) 中圈分类号:¥828.1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5235(201l J04—0224—03 健康养猪的真正含义应该是通过一系列严格 的环境控制,合理营养调控,科学的预防接种和良 好的饲养管理措施,从而达到预防、杀灭或减少环 境中的病源,提高猪群抗病能力的目的。药物预防 则是在猪群健康状况较差,存在发病隐患或处于发 病潜伏期时,提前使用药物控制疫病发生。现在许 多猪场兽药的使用越来越多,药价也越来越昂贵, 可是猪群的健康状况却越来越差,猪病也越来越难 控制。要走出这个误区,必须转变养殖观念,由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方针,转变为“以防为主,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