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MW摄国削协刷刷阳怜
g
理§M制
曾导
和阳帽
华当朴
怪!
叫4
洛阳市2019一-2020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H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
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i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田。一、选择题{每题1.
5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而“
共主”
名义的地方分权体制
··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贵族宗法血缘关系有所松动_B.君主对地方的掌控能力有限C.奠定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基础
D.巾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春秋战国时-
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
天命”、“
天道”
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
克己复礼”
还是韩非子的“
法治”
,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剧变促使人们抛弃迷信思想B.君权神授的思想受到极大冲击C.时局变动促进了社会文化多元性
D.政治意识适应社会变革的现实
3.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出土于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有50多处,分布在豫、陕、冀、晋、鲁、皖、苏、辽、内蒙、甘、新、川、贵、粤、闽等15个省区。由此可知,东汉时期
A.c.
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B.北民南迁推广了农业技术牛耕技术已遍及全国
D.边疆地区与内地联系密切
4.唐代确立了严格的官吏致仕(退休)制度,官吏致仕的法定年龄为七十岁,或“
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五品以上的官致仕,直接奏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则由尚书省奏皇帝批准。这一制度A.有利于官员结构的调整·B.打击了士族的垄断地位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强化了君主集权的制度
5.宋朝时期,音乐的教化功能逐渐减弱,庄严、正经的宫延音乐逐渐让位于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通俗化、面向生活的风俗画也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这反
映了宋代
A.世俗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
B.文化发展日趋平民化
高三历史
第1页(共8页)
(2020. 01)
C.理学兴起丰富了艺术的内涵
D.艺术形式日益多样化
6.明清统治者实行朝贡贸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
,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
其价”
。同时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他们的这些做法
A.意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B.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的需要C.确保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地位
D.受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
7.据史料记载,自19世纪50年代始,上海茶叶出口数量大多保持在5000万磅以上,较之1845年增长了10余倍。19世纪60年代,中国茶叶出口有增无减,1867年中国供给了欧美国家茶叶消费总量的约90%。这表明中国A.茶叶物美价廉受欧美欢迎B.当时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D.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8; 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
西国格致有用诸书”
,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
此可知,该报刊的创办旨在
A.引导人们开始关注国际局势变化B.宣传维新思想促进人民觉醒C.激励人们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宣传民主科学启发国民自觉
9.1902年7月,上海《中外日报》登载了一则征婚广告。在征婚广告中,男方希望女方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表明当时
A.婚烟自主习俗成为社会主流B.简约文明的结婚仪式受民众推崇C.个性化的征婚方式开始出现
D.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
0. 1909年,广东省咨议局(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首次进行议
员选举,广州府合格选民共1600余人,真正投了票的仅有399人。该府各属计设85个投票所,其中有一所得16票,算是较多的,有60处仅有一票。由此可知,当时
A.预备立宪违背潮流B.南方革命思想宣传深入
C.清朝统治日益孤立
D.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1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A.扫除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B.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管理C.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格局
D.积极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12.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根据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土绅和国民党员。这些做法A.开创了政治协商民主的新形式B.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高三历史
第2页(共8页)
(2020. 01)
15C.缓和了根据地严峻的经济形势
D.动摇了根据地的政治基础13.1948年,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
国际劳动节时提tH“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
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的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这表明
A.解放战争决战时机成熟B.中共组建联合政府的条件成熟C.国民党的统治日益孤立
D.民主协商建国的雏形已经初现
14.建国初期,国家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加强了高等工业院校。这一学制的调整
A.确保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B.构建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完善
15.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挂靠国有、集体企业,戴上“
红帽子”
经
营。1992年后,挂靠的企业通过明确产权,重新注册为私营企业。这一变化说明
我国
A.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成效突出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私营企业已与世界经济接轨D.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16.下表为1998’一2002年我国私营、国有和外资企业工业产值的比较。这三种类
型企业产值的变化说明我国年份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数值(亿元〉比重(%)数值(亿元)比重(%)数值(亿元)比重(%)1998 2083 3 .. 9033621 62. 9017750 33. 21 2000 5520 7.9440554 58.32 23465 33. 742002
12951
14.\" 30
45179
49.87
32459
35.83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人
B.国营经济失去主导地位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形成
D.私营企业发展比较缓慢
17.公元前七世纪末至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旧氏族贵族专权,工商业阶层有财无
权,普通民众一不小心就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为缓和矛盾,雅典
A.确立了十将军委员会13.按财产多寡调整权利分配C:设立了五百人议事会
D.以地区部落单位进行选举
18.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至前351年)曾这样告诫参加公民大会
的公,民: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既不要昕信我,也别昕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这反映出当时
A..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B.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已蔚然成风C.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不受干扰
D.有识之士已认识到民主制的局限性高三历史
第3页
〈共8页)
(2020. 01)
19.斯多葛派对于罗马法的贡献,“并不在于他们提供给罗马法的特殊论点的数量,而在于他们给予它的单一的基本假设”
。这个基本假设就是: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由此可知,罗马法
A.以自然法精神为基础B.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C.受希腊人文精神影响
D.法律渊源主要来自于斯多葛派
20.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们对艺术需求的日益广泛且多样化,使艺术作品无论
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远远超过中世纪。这主要是由于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C.古典文化艺术的继承
D.宗教神学权威的丧失
21.法国的思想家托克维尔说:“当我目睹绝对命令的权利和手段赋予任何力量时
…··无论它被称为人民还是国王,无论它被称为贵族政体还是民主政体,我都会说,它播下了暴政的种子。”托克维尔意在指出
A.任何政体都无法实现民主B.要对绝对的权力进行限制C.宪政的理论只是一种空想
D.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渊源
22. 16监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但到16监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高了2倍多。
这一变化
A.导致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改变
B.巩固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
C.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D.阻碍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23.18 t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开始对社会主义进行理论探讨和论证,到19世纪
三四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把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B.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C.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D.人们对理性王国普遍失望
24.下表为1740一-1800年间,英国的工业产值及出口额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
时间英国工业产值出口额1740年2420万英镑630万英镑1770年3690万英镑1120万英镑1800年
6820万英镑
2350万英镑
A.英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
D.英国工业水平居于世界一流
25.从1802年到1878年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
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每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1870年《教育法》的颁布,宣告了英国大规模雇佣童工劳动问题得
高三历史
第4页
(共8页)
(2020. 01)
5到了基本解决。英国童工问题的解决
A.反映了议会民主制度的完善
B.依赖于工业革命的深人发展C.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D.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日趋缓和26.1887年,法国右翼势力代表人物布朗热,利用国内因发生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民
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发动了一
场旨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独裁政权的政治运动。但是在1889年的众议院大选中,共和派仍获得了366个席位.保守派仅获得168个席位。这场运动最终瓦解。这表明法国当时
A.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激烈
B.经济危机对社会破坏严重C.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十分顽固
D.共和政体得到进一步巩固27.1921年5月,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允许自由交换、买卖农民缴纳实物税之后剩余的农产品。”但是自由贸易(包括小工业和手工业)限于“
地方流转”
;允许产品交换,交换主要由政府组织或由政府监督。这些做法
A.打击了小生产者的积极性
B.有利于苏俄经济的恢复发展C.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说明新经济政策具有局限性28.1945年9月22日,美国公布了《初期对日方针》,指出占领日本的两个最终目的:
一是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二是最终建立一个和平的、负责任的日本政府。为实现这两个目标.美国采取的手段之一就是“
日本解除武装旦实行非军事化”
。战后日本的非军事化
A.体现了美国的霸权政策
B.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C.铲除了军国主义的势力
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29.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
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
协
商一致”
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增强B.工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C.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冷战结束推动国际决策民主化30.右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磊
「
一一一…一「
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
中总值的比重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2si
A.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出现.20% B.有利于欧共体摆脱美国控制i81i C.说明欧洲的联合进一步密切
i0% 8%
D.反映了美欧之间的贸易关系。喃31.右919届年1900牢19笛一年切
19切年1974华
图是1世纪英国画家瓦兹的一副作品《希望》,i国面上个年轻女子独自一人坐在象征世界的地球上面,身体向前倾斜,低垂着头,眼睛被蒙上绷带,说明眼睛受到极度伤害,手里拿着古希腊七弦琴,也被毁坏得只剩下一根琴弦。下列作品与此丽的创作风格相一致的是
高三历史
第5页
(共8页)
(2020.01)
A.《拿破仑加冕》B.《自由引导人民》C.《挡尔尼卡》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
32.在经历了1983年以来的经济低速增长之后,从90年代起,美国在信息技术为主
导的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经济呈现:
w‘两高两低”
的特征,即高经济增长率、高生
产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这说明美国
A.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C.政府的职能重新得到加强
D.经济发展得益于冷战结束第
E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其中33题25分,34题12分为必做题,35、
36题为选做题,各15分,请任选
一道作答。)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在东方,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很早便提出了自己的“
治理”理念。西周王朝特别重视以礼治维持社会体制和社会秩序。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思想家提出
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孔子极力推崇的是克己复礼;孟子在治理理念上史进一步,坚持“
民贵
君轻”;老子则建议“
治大国若烹小鲜”,让社会力量互动互补,以达到治理的目的。秦帝国迷信暴力征服:汉帝国则把军事力量与文明教化结合起来;唐帝国告诫自己“
君舟民水”
,很早使悟出了平衡调和的治道。而《资治通鉴》记录的长达1362年的漫长政治史,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由此可见,对于历代封建王朝来讲维护统治才是治理的首要目标。
一一摘编自蓝志男儿东西方历史经验中的治理思想》
材料二
近代欧洲启蒙思想家设想的民主治理体系,强调所有个体和社会力量之间
长期互动和相互影响,为近代欧美国家所实践。这一体制有赖于被统治者的积极参与,而被统治者是否拥有平等参与权却无保障。这种治理哲学曾遭到马克思的猛烈抨击,认为这只不过是为富人统治穷人装饰门面。
一一摘编自蓝志勇:《东西方历史经验中的治理思想》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和弊端日益显
现出来。先是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理论中单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来实现社会管理和进行资源配置遭遇了危机;后是凯恩斯主义过度重视政府作用,其负面性效果日益积累。于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政府开始运用治理理论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失效。尤其伴随世界
高三历史
第6页
(共8页)
(2020.01)
5一体化的加强咱国家内外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日益凸显,而原有的世界安全机制和国家治理能力对此显得日渐乏力;于是,倡导多元社会主体相互合作、共同管理的现代西方社会治理理论逐渐勃兴。
一一摘编自施雪华、张琴:《国外治理理论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
治理”
理念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IJJ与古代中国相比,欧洲启蒙思想家设想的民
主治理体系有何不同.并加以评价。(9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8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1949-1956年间的核心价值观,既其有新民主主义的因素,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增长。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发展生产,提高国力,改善民生,突出唯物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
1956-1966年间的核,::.;价值观一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铁人精神、鞍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时代精神反映了这一时期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该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坪榜样示范性作用,注重用文艺作品进行宣传与普及。
1978
二
1992年间,逐渐形成了以“
共同富裕、民主法牵1]
丰亥心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回归社会主义的正常轨道。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五讲四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教育活动。
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日益进入“
深水区”
,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渐趋复杂.党和国家对原有的社会价值观不断进行重新整合和创新发展;直至党的十八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采用了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如主题教育、体验式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现代媒体平台运用等方式。
-→-摘编自韦冬雪、陈元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迁探要》根据以上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时代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化”
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作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任选两个时期的史实加以阐述,做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35【历史上重大改革[f'J眸】(15分)材料
军户制,是明初在特定人户中实行的一种世袭的、有报酬的兵役制。朱元璋为
了保证国家兵役、摇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把居民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军户专门承担兵役,士兵享有月粮和布串钱钞等赏赐。明初,由于军队编制比较混乱,有原来的红巾军、有地主军、有新征兵、有降军(归附军)也有犯罪充军(所谓恩军)等等.影响
高三历史
第7页
(共8页)
(2020. 01)
了军队的战斗力。明朝建立后,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由兵部改置军籍勘合,详细开列军户从军来历、调补卫所年月、在营丁口之数,从而建立起新的较为完备的军户制度。军户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其籍贯单列,由都督府管辖,非经皇帝特许或官至兵部尚书,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改籍。军士在营,其职责分为镇守和屯垦,按时轮流,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史。自京师到郡县,设立卫、所管理,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外统于都指挥使司。军户制度使得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明代中叶以后,军户和j遭到破坏,逐渐为募兵制取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实行军户制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军户制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9分)3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05分)
材料
温启祥,我国著名的导航技术专家,中国无线电导航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一生
工作勤奋.追求知识,曾被评为全国工业劳动模范。抗战期间温启样受进步书籍和进步思
想影响,拥护党的抗日主张.利用其无线电工场负责人的有利条件及所掌握的无线电技术.支持祖国的抗战事业。上海解放后.他主持修配和赶制了500瓦报话机、750瓦长波了通信导航设备,使当时的华东空军机场与福建前线对偷袭的敌机有了防护能力,为解放舟山群岛做出重大贡献。建国后,温启祥参加了“
全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
会议,以严格的科学精神和严密的科研作风,先后开展了航空近程导航系统,飞机着陆引导系统,中程与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以及卫星导航、组合导航和超长波夫功率山谷通信天线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晚年,他先后主持或参与《电子工业名词辞典》等有关无线电导航部分的编撰或编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著名科学家温启祥的主要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温启祥等科学家体现的时代精神。(7分)
高三历史第8页(共8页)(2020.01)
归航机和100瓦短波发射机,使沪、宁、杭的防空通信系统初具规模,又为前线指挥部提供5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
1.B2.D3.A7.C8.B4.A9.D5.B 6.D
12.B 13.C 14.C 15.D 16.A 17.B 18.D 19.A 20.A 23.A 24.A 25.B 26.D 27.B 28.D 20.C 30.B 31.B 二、非选择题{其中33题25分,34题12分,35、36题为选做题,各15
答。)
、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分,请任选一道作
10.D 21.B32.B
11.D22.C
33.(25分)
(1)特点:历史悠久;理念多元;内涵丰富;在继承中发展;与时代紧密结合(或不断调
整);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根本;自汉代开始注重外儒内法。(8分,任意四
点即可)
(2)不同:强调民众(或被统治者)的参与;属于资产阶级民主范畴。(4分)
评价:体现了欧洲启蒙思想,有利于推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欧美资本
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及国家治理提供了思想基础;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志,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与平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顽疾。(5分)
(3)历史背景: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中的失灵;二战后
“”
凯恩斯主义的盛行逐渐引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现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和弊端日益显现;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强,各国面临新矛盾、新问题;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治理的不断反思与探索。(8分,任意四点即可)
34.(12分)
“”
说明:论题切合时代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化这一探究主题,体现时代与社
“
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系即可。如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背景的反”“”“
映、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化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社会核心价值观教
”
育推动社会的发展等。阐述需要任选两个时期,结合历史事实,说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特征的结晶与反映,服务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反过来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进步。
示例-:
论题: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背景的反映。(2分)
阐述:19491956年间,即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正处于巩固新生的
“”
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时期;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最终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该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体现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特征。(4分)
1978-1992年间,即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兰中全会,开启
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拨乱反正,使社会发展从文革的
高兰历史答案
第1页
(共2页)
“
”
(2020. 01)
5无序状态重回正轨。这一时期经济不断发展,民主法制得以重建与完善,强调物
“””
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尤其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所出现的新问题,如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传人等,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与教育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4分)
总之,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教育是时代特征的结晶与反映,也服务于时代的发展需要。(2分)示例二:
论题: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2分)
阐述:1956-1966年间,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
用文艺作品进行宣传与普及,突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时代精神,展现榜样示范性的作用。这些核心价值观鼓舞和激励了广大工农群众和科技工作者。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膜岛素,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达到新水平。(4分)
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通过现代化、综合化、信息化的形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推动了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人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度不断提高,基层民主制度建立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人心,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推动广大人民积极投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正在形成。(4分)
总之,不同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服务于时代的发展需要,有力的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进步。(2分)
(任选两个阶段,围绕论题,论述清晰,符合史实皆可。)
35.(15分)
(1)历史背景: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明初军队编制混乱,影响军队战斗力;保证国家兵役
的征派;借鉴历代军屯和兵制的经验。(任意三点6分)
(2)主要特点:军户世袭、有报酬;军士职责明确,轮流镇守和屯垦;建立了卫所,实现从
中央到地方,从内到外的管理;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任意三点6分)
作用:加强对军户的控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保证了兵源;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
担;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任意兰点3分)
36.(15分)
(1)活动:利用掌握的元线电技术支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作出贡献;参加新中国的科技规划,推动新中国科技的发展;积极参加航空、卫星导航、无线电等技术的研究,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贡献;注重技术文献的编撰与研究,推动了祖国科技事业的进步。(每点2分,共8分)
(2)时代精神: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家国情怀;注重探索、追求科学的执着精神;严谨
严密、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勤奋务实、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7分)
高兰历史答案第2页(共2页)(2020. 0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