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除草剂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上)

除草剂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上)

来源:好走旅游网
2ou rn@lofl 蜴l科技与产品 除草剂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上) 口/陈国海(本刊编委) 沈秋兴 在林业上,除草剂在苗圃、幼林抚育、造林地除草、 地区,用飞机喷洒2.4一D丁酯来开设防火道,消灭以黄 灭灌、果园除草,以及开设防火道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 蒿、蓼科等阔叶杂草,特别要注意防止被风吹进附近的 被林业科技工作者认识,并逐步掌握使用技术,消灭杂草, 阔叶林,否则就会产生药害。氟乐灵使用杨树1年生幼 促进苗木幼林的旺盛生长,保护森林资源起着一定作用。 林抚育,作土壤处理时,为了避免挥发损失,通常施药 但是,随着林业化学除草这一新技术的发展,林用除草 后立即耙地混土,除草效果很好。因此,我们必须因地 剂如乙氧氟草醚、2.4一D丁酯、敌草隆、西玛津、莠去 制宜,因时施药,一般在天气晴朗,风力二级左右,最 津、扑草净、草胺膦、草甘膦、氟乐灵、乙草胺、二氯 好在上午或傍晚前进行喷雾较适宜,可以加罩,装备定 吡啶酸等品种的需要量会逐渐增加,因此长期使用下去, 向喷嘴或加增稠剂,最大限度地减少飘移而损失。 人们就不能忽视除草剂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就是 2.植被截留:除草剂被植物所截留的量取决于用药 对植物和动物生态系统的影响,大家要了解这些,先要 量和植被(苗木、幼林、杂草)的密度,有几种自然作 知道除草剂在林业环境中的去向,才能合理的安全使用 用过程也影响截留除草剂,如风、雨、温度、光等因素。 除草剂。 很多除草剂的吸附有限,而且传导很少,有时一下雨就 从叶子表面被冲洗掉,进入林地表层;残留在叶子表面 一、除草剂在森林业环境中的去向 人工喷雾、机械或飞机喷洒除草剂时,药液将分布 的除草剂,随着植物的中毒死亡,腐烂在土壤中去。 有人对2.4一D丁酯、2.4.5一T和毒莠定的研究表明, 施药后不久叶子上除草剂的含量最高(详见表1)。由于 到空中、植被(即苗木、杂草)、土壤和林区河道中去, 进入各部分环境的量取决于所用的除草剂性质、施药时 植物生长的稀释作用、风化作用以及植物对除草剂的代 的环境和操作条件。 1.空中飘移:有些除草剂如2.4一D丁酯喷洒时, 可能挥发,或者以细小的雾滴被风吹跑即所谓“飘移”, 谢作用,是使除草剂残留叶子上含量迅速降低的重要因 素。 表l禾本科杂草中除草剂的残留量 处理后时间 (周) 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大约有5—75%的药液不一定达到目 标地。2.4一D丁酯是很容易于挥发,在施药后24小时 可以挥发使用量的l0%之多,通过蒸汽作用,这部分2.4一 D足以伤害敏感植物,如邻近田块的阔叶作物番茄、黄瓜。 因此飘移会引起相邻有用的苗木或作物受害死亡,降低 了药效。例如,我们在白杨一,二年生幼林行间,用灭 生性除草剂草甘膦有效量每亩100—150克,加适量水, 喷头上照一个罩,作定向喷雾,消灭行间的蟋蟀草、狗 尾草、灰菜等杂草,如不小心或不加罩的话,药液就会 飘移到白杨的绿叶嫩枝,就会产生严重的药害;在白城 除草剂残留量(ppm) 2.4—_D 2.4.5一T 100 60 毒莠定 135 O 1 100 60 2 4 8 16 52 50 30 6 1 30 15 6 2 32 24 16 3 0 I衷化市塄I o I童》0农化行业资深媒体 33/705 科技与产品 如每公顷施用2.4.5_T有效量2.24kg后,在不同幼林 度达到33%,在30 ̄C经过24小时,氟乐灵的挥发损失竟 中,有一些与上述类似的差异(见表2)。 达94%,药效显著降低,为了减少这种损失,进行耙地 表2 2.4.5一T在林地植被中的残留量(pl:)m) 混土处理、不要在高温、强光的中午进行施药是很有必 要的。 使用后时间(月) 幼林 (2)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除草剂被土壤吸附大 O 1 3 6 12 致有三种情况:土壤颗粒有极大的表面积,因此可以和 圆叶槭树 1l 0.5 0.3O 0.2O 0.20 除草剂分子间发生物理性的吸附,这种吸附对大多数没 黄杉 44 11.0 0.3O O.2O 0.2O 悬钩子树 55 O.6 o.o5 0.O2 O.O2 有发生变化的除草剂来说是占主导地位。土壤胶体颗粒 各种禾本科草 l14 3.3 O.6O O.1O O.10 在一般情况下带有负电荷,而一些除草剂如百草枯是带 正电荷的阳离子,还有些除草剂在一定酸碱度下也呈现 根据这些试验表明,林地植被中只要按照常规剂量施药, 为阳离子如阿特拉津在PH小于5的情况下呈阳离子, 不会有长久的大量的除草残留,施药一年后,许多喷洒 从而使土壤和这些药剂之间产生化学吸附。当然酸性除 地区繁茂而多汁的植物又重新发芽生长,这就证明除草 草剂如2.4一D酸和茅草枯也带负电荷,是不能与土壤产 剂在植被、土壤中迅速消失,不致于造成环境的有害影响。 生这种化学吸附,即以氢原子为媒介,将双方高负电荷 3.土壤:大家知道,从除草剂品种来说,土壤处理 的原子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介于物理和化学吸附之间。 剂占优势:还有不少除草剂兼有土壤和茎叶活性;有些 吸附是个可逆的过程。吸附是很快的,从几分钟到 除草剂虽然缺乏土壤活性,但施药后绝大部分,亦包括 几天可完成;解吸要慢些;最后形成动态平衡。除草剂 杂草截留量中毒而死亡,腐烂于土壤中去的部分,因此 被土壤吸附后一般即失去活性。因此,被吸附的越多, 除草剂的药效与土壤的关系极大。 除草剂的药效就越低。对大多数除草剂如乙氧氟草醚、 (1)除草剂的挥发:挥发主要地发生在施药时,不 西玛津、取代脲类除草剂来说,土壤中有机质是产生吸 论是呈液态或固态的除草剂均有挥发的特性,挥发的多 附的主要因素,因对此药效的影响是十分突出的。有人 少取决于药剂蒸汽压大小和温湿度等因素。蒸汽压越大, 在土壤中不断增加有机质含量,并测定除草剂药效的变 挥发得越多。有些除草剂如利谷隆、阿特拉津,挥发性 化。当有机质含量从1%增加到40%时,为了达到同样 小得可以忽略。但2.4~D丁酯、氟乐灵等药剂的挥发作 除草效果,西玛津必须增加用量的140倍,敌草隆19倍。 用则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在土壤孔隙中,象氟乐灵这 土壤质地对吸附作用影响有很大的关系,粘土比砂土吸 样的药剂的分子以气体状态被植物的幼芽和根所吸收,I喜》  附作用强,北温带的蒙脱石粘粒比亚热带、热带的高岭 因此挥发对于药效有一定意义;而另一方面这类药剂必 。 石粘粒有更大的吸附能力。如林业苗圃中使用的扑草净 然由于挥发而造成损失,如氟乐灵施于土表后24小时的 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主要取决于粘土含量,一般在砂性 挥发量就占施药的20%左右。随着时间的延长,损失更 土的苗床上,幼苗易产生药害。土壤的PH也是影响除 显著,特别在气温高,空气湿度低,空气流速大时,挥 草剂吸附的因素,酸性土壤要比碱性土壤吸附更多的除 发损失还要加大。 草剂。 除草剂的挥发受到土壤吸附作用的制约。例如,在 (3)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淋溶:一种高度地可溶性化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土壤吸附作用使氟乐灵的挥发 学药剂,如果没有被紧密地吸附的话,将会更容易淋溶 损失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对这种易挥发的药剂来说, 出来。以除草剂的溶解热(千卡/克分子)作为吸附作 药效与土壤湿度的关系极为复杂。氟乐灵水溶性低于 用的定量指标来评价除草剂时(见表3),就可以了解到 lppm,为了发挥药效,必须要有一定的土壤湿度,以便 淋溶作用大致上是与吸附相反的作用。百草枯和敌草快 药剂溶解和被植物吸收。但是湿度太大,造成吸附作用 可立即被吸附,而不被淋溶。由于吸附和分解作用阻止 降低,药剂的挥发损失也就增多,同时药剂又随着蒸腾 有效的未分解残留物渗透深度超过l5厘米以上,所以西 水而不断移向土表,损失增加更大。据调查,当土壤湿 玛津、敌草隆等品种保留在土壤表层时间较长。 33/7o5 J衷化市埸J o.置'0农化行业资深媒体 @ 科技与产品 仰 除草剂淋溶的程度自然要取决于雨量,研究表明 如茅草枯在土壤溶液中的化学降解是较显著的;微生物 150ram的降雨量,甲草胺、敌稗、氟乐灵可渗透IOcm 降解是发生在微生物细胞内或细胞外的酶解作用,许多 左右,而2甲4氯、2.4一D和2.4.5 T以原酸剂型施 除草剂主要由于微生物降解而从土壤中消失的,田间情 4一D的水溶性盐类进行淋溶,但它 降解也最快;在相反情况下微生物降解作用就会变慢。 裹 超过50cm。虽然2.的酯不能淋溶。焦硼酸钠有高度地水溶性,能自由地淋溶, 我们希望使用残效期适当的药剂,对苗木、幼林安全, 制。  ① 因此能危及深根植物。五氯酚钠、茅草枯钠盐和三氯醋 主要取决于除草剂的性质、用量和施药期,以及气象、市0 土壤等自然条件,所以我们只有掌握这些,做到因地制宜, 酸钠淋溶速度比微生物分解这种淋溶物的速度要快。 =;三  下时,在土壤中渗透不超过20cm,茅草枯钠盐淋溶深度 况是复杂的,在温暖、潮湿和通气条件下,微生物最活跃,一 塄 表3一些除草剂的吸附和淋溶特点(Freed和Haque1973) 淋溶 小 小 才能得到较理想的效果。 3.林区河道:除草剂进入森林河道是通过直接施入 除草剂 吸附千卡/ 土壤吸附 克分子 西玛津 2.4.5一涕 9.0 8.7 大 大 地表水在土壤中淋溶或经陆地流入河道的,使之林区河 道污染。这种情况在我国不大可能发生,因为我们大多 是人工或机引喷雾,飞机喷洒很少,直接进入河水不可能。 但是要注意洗刷喷洒机械时,不要将剩余药剂倒入或洗 刷河中。 在国外航空喷洒有了很大发展,大多是用飞机喷洒, 2.4一滴 灭草隆 氯苯胺灵 6.1 6.O 4.9 大 大 中 由 小 由 敌草腈 2.8 小 由 作大面积的化学除草处理,因此人们不得不考虑除草剂 对林区河道的污染。根据美国各地对除草剂在水环境中 降雨的作用不仅在于改变土壤湿度,还引起药剂在土 的量作了大量的研究,在处理区或径流处理区所有河道 壤中的移动,即除草剂的淋溶。虽淋溶是缓慢过程,但 中都发现有除草剂残留,施药后不久,残留量一般最大, 它对药剂的除草作用和选择性都有重要意义。因为除草 但很少超过0.1ppm。在喷洒地段附近的河流,水中最高 剂必须下渗到杂草发芽圈即表土以下2—5厘米的地方, 的残留浓度很少超过0.1ppm。为使减少除草剂在河道中 使之被杂草的芽和根吸收,才能有良好的除草效果。这 的浓度处理区与河道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50—100m 就要求有适当的淋溶。如果下渗过深,则与苗木种子或 之间。 幼根接触,就有产生药害的可能性。过分的淋洗也会造 通常,没有发现除草剂因施用而污染林区河流,即使 在施药后下大雨期间也是如此,在林区河道中测不出除 成药剂的流失,污染了环境。 (4)除草剂的残效: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并保持药 草剂残留,证明我们认为在林区地表水和陆地水一般很 效的特性叫做残效性或持效性。不同的药剂和不同的用 少流动。因此,除草剂淋溶作用是个缓慢的过程,只能 药量都会造成不同的残效期;土壤、气象条件则是影响 将少量除草剂移动很短的距离。所以人们没有必要担心 残效期的客观因素。 除草剂在林区使用后会污染水源。 在土壤因素中,首先是药剂在土壤中的物理转移过程 根据所了解的情况,除草剂喷洒后不久,植被中除草 影响残效的长短。如上所述,挥发和过量的淋洗都会引 剂残留最高可达卜200ppm,但残留量经化学、物理、本 起药剂的损失。相反,土壤吸附虽然降低了除草剂的活性, 身的代谢作用,迅速地下降。在林地覆盖物中最初残留 但被吸附的失去了活性的那部分药剂避免各种降解作用, 量可达lOOppm,而土壤中的残留量最多不超过5ppm。 而后来又逐渐解吸,重新发挥作用。所以吸附作用延长 喷洒一年后,大多数除草剂在植物上、林地覆盖物或土 了残效期。 壤中没有显著的残留。飞机喷洒注意避免将除草剂直接 降解是决定多数除草剂残效期长短的关键。不过除草 喷洒到河面,就可以保证水中残留不超过0.Olppm。 剂光解在田间情况下的实际意义一般来说并不是很大 的;化学降解如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可使除草剂破坏, (未完转下期) @ {襄化市蜴l o 0 农化行业资深媒体 33/7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