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做好电视深度报道的策划

来源:好走旅游网


怎样做好电视深度报道的策划

《焦点透视》是湖北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它的出现要早于全国众多兄弟省台甚至早于央视,填补了湖北电视业无新闻调查类栏目的空白。十一年来,它一直以“层层深入,探究真相”的电视调查为手法,对发生在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理性的调查分析。

现在,十一年时间过去了,《焦点透视》栏目向电视观众奉献了几千期精心制作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现在,《焦点透视》的众位年轻的编导,正在为重振这一湖北电视台老名牌“精品栏目”而不懈努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识到,一档优秀电视栏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从节目把关者到每位编导的策划意识。从整档栏目的风格、定位、选题,到每期节目的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都离不开策划。

一、对栏目定位的策划

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

.深度与可看性的关系

从技术层面讲,深度与可看性并没有矛盾,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环境的限制和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一些可看性强的舆论监督类题材有时不一定能做得很有深度,一些有深度的题材有时不一定做得有可看性,我们认为,深度和理性是我们栏目的旗帜,这一点不能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电视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大众传播媒体,我们也要将目

光投向那些可看性强的题材,对这类题材,深度和理性仍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对阶段性选题的策划

以上讲的是对选题的方向性把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一档评论类节目,如果每期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零打碎敲,必然难以形成宣传的强势效应,难以形成观众的收视期待,难以将观众准时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因此,有计划地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确定题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合力,也有助于打响栏目的品牌。

《焦点透视》亮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栏目形象的时期。通过往期的节目,观众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得出结论,这是怎样一档的栏目,它适不适合我收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收视兴趣。因此,“第一印象”留给观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推出的节目,显示了栏目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的前瞻性,以及调查采访中的理性思考,体现出编导和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深度,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历届全国及省里两会的宣传报道热潮中,《焦点透视》都会推出系列报道,这样的正面报道或者说主题调查不能不说是对记者功力的一种考验,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这些主题调查的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由于人手紧张,到目前为止,在选题策划中,还极少尝试过推出成系列的舆论监督节目。笔者认为:待条件更成熟时,成系列的舆论监督类焦点无疑是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对环保问题、对房地产问题、对事关百姓生活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都可以分组进行系列报道。此外,对目前涉足较多的个案分析、对个人命运的人文关怀,也可予以关注。

三、单个节目采制过程中记者的策划意识

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并且基本上认识选题的意义,一档节目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节目的成功还和很多其他因素相关,和采访、摄像、撰稿以及后期的编辑制作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编导要将策划意识始终贯穿节目采制的全过程,尤其是采访(调查)和撰稿过程中。

1.构建一个理性的框架

这是保证一档节目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最根本措施。选题确定后,编导根据对这一题材的前期了解和采访,从节目的起承转合、思路走向到最后的主题归纳,有一个大致完整的理性框架。投入拍摄后,记者利用现场采访时的即时智慧以及与采访对象交流时的情感互动,为已经成熟起来的理性框架填充血肉,从而激活整个片子的生命。往往是节目成型后,编导前期拟就的理论框架已经看不见了,已经融化在整个片子的制作进程中了。不过,正是这个框架,使节目具备了理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有机的严密的内涵丰富的能唤起思考的东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