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学琼林.疾病凶丧译文

来源:好走旅游网


疾病凶丧

福寿康宁,人所同欲;

死亡疾病,世不能无。

译:福寿康宁固然是人人所期望的,死亡疾病也是人们所不可避免的。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译:只有聪明的人才会调养自己,通情达理的人才会珍爱自己。

问人病曰贵体违和,

自谓疾曰偶沾微恙。

译:询问别人的病情,说是贵体违和;自己有病自谦为偶沾微恙。

罹病者,甚为造化小几所苦;

患疾者,岂是实沈台骀为祟。

译:遭疾病困扰就说生病的人深受造化小儿的折磨;

患了疾病说难道是实沈、台骀作怪?

病不可療曰膏肓;

平安无事曰无恙。

译:病已经很严重了,叫做病入膏肓,表示不会好了。

安慰人不必吃药了,平安无事称为无恙。

采薪之忧,谦言抱病;河鱼之患,系是腹疾。

译:患病卧床,说是有不能采薪的忧虑;河鱼之患是指得了腹泻。

可以勿药,喜其病安;厥疾弗瘳,言其病笃。

juéfúchōu

译:可以不用吃药,为病将痊愈而高兴,疾病不容易好就说病得很重。

疟不病君子,病君子正为疟耳;卜所以决疑,既不疑复何卜哉?

译:传说疟疾不敢侵犯君子,既然君子得了疟疾,那就是它在作“疟”;

占卜是为了解决疑惑的事,既然没有疑问又何必占卜呢?

谢安梦鸡,悟太岁之在酉;楚王吞蛭,羡厚德之及人。

zhì

译:谢安病中,梦行路十六里遇鸡而停止,悟到自己鸡年将会重病不起;

楚惠王待人有厚德,虽然吞吃了蛭而生病,但不久便痊愈了。

将属纩、将易箦,言人将死;

zhǔkuàngzé

作古人、登鬼箓,谓人已亡。

译:将属纩、将易箦都是人将死亡的意思。

作古人和登鬼箓都是指人已经死亡了。

亲死曰丁忧,又曰丁艰;

居丧曰守制,又曰读《礼》。

译:父母亲去世可说丁忧又可称为丁艰,居丧时应当读礼又叫守制。

在床谓之尸,在棺谓之柩。

jiù

报孝书曰讣,慰孝子曰唁。

译:人死后停于灵床称为尸,已盛入棺材叫做柩。到亲友家去报丧叫做讣,到丧家去慰孝叫做唁。

往吊曰匍匐,庐墓曰倚庐。

译:去丧家吊唁叫做匍匐,建在墓旁守墓的屋子称为倚庐。

寝苫枕块,哀父母之倾逝;节哀顺变,劝孝子之惜身。

shān

译:寝苫枕块是说孝子在灵堂旁睡草席、枕土块,以哀悼父母。

节哀顺变是吊唁者劝慰丧家节制哀思、顺应变故、爱惜身体。

男子死曰寿终正寝,女人亡曰寿终内寝。

译:古时男子将死就把他停卧在正屋,死后称为寿终正寝;女子将死则安置在内室,死后称为寿终内寝。

曰崩,曰薨,曰卒,尊卑各异其称;曰死、曰夭、曰殇,修短各因其分。

hōngshāng

译: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

百姓死叫“死”,出生就死叫“夭”未成年人死叫“殇”,不同身份的人去世,自然有不同的称呼。

孤子,哀子,居丧自痛之词;

失怙、失恃,父母俱亡之谓。

hùshì

译:父亲死了自己谦称“孤子”,母亲死了自谦为“哀子”,父母俱亡自称为“孤哀子”;

自言父亲去世说“失怙”,母亲去世说“失恃”,父母皆不在则说“失怙恃”。

父死曰考,考者成也;

母死曰妣,妣者媲也。

bǐpì

译:称呼已去世的父亲为“考”,因为“考”有“成就”的意思;

称呼已去世的母亲为“妣”,因为“妣”通“媲”,是说母亲能媲美父亲的德行事业。

自泣血稽颡之外,又有大祥小祥之殊;

sǎng

自斩衰齐衰之下,又有大功小功之别。

译:父母去世后百日之内自言泣血,百日之 外称稽颡。父母去世的周年祭礼叫做小祥,两周年的祭礼称为大祥。孝服不缝边的谓之斩衰,缝边的叫做齐衰,这是表示丧礼有轻重的等级。大功穿九个月的丧服, 小功穿五个月的丧服,亲疏不同所穿丧服及丧期也有不同。

三月之服为缌麻,三年将满为禫服。

dàn

王父殁则嫡孙杖期,长子亡则嫡孙承重。

译:五服中最轻的是穿三个月的缌麻,自父母去世后满二十七个月,要举行除丧服的禫礼,整个丧礼自此完成。孙子为祖父母服丧,嫡孙执杖,服一年期;如果长子已死,嫡长孙要承受丧祭和宗庙的重任,服斩衰三年。

死者之器曰明器,待以神明之道;

孝子之杖曰哀杖,为扶哀痛之躯。

译:死者随葬的器物叫做“明器”,因为要用对待神明的办法来对待死人;

孝子所执之杖称为“哀杖”,为的是要扶持因丧亲而哀痛衰弱的身体。

父之节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节在内,故杖取乎桐。

译:父亲的节操在外,所以父死哀杖用竹子制作;母亲的节操在内,所以母亲死哀杖用桐木制作。

以财物助丧家,谓之赙;以车马助丧家,谓之赗;

fèng

译:送财物给丧家叫做“赙”,以车马帮助丧家办丧事称为“赗”。

以衣殓死者之身,谓之襚;以玉实死者之口,谓之琀。

译:将衣服送给死者谓之“襚”;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叫做“琀”。..

送丧曰执绋,出枢曰驾輀。

fúér

吉地曰牛眠地,筑坟曰马鬣封。

liè

译:送葬时牵引灵柩叫“执绋”;出柩叫做“驾輀”。

吉祥的葬地名为“牛眠地”;封土筑成的坟墓叫做“马鬣封”。

墓石原名翁仲;丹旐今号铭旌。

zhàomíngjīng

译:坟前所立的石像原名为“翁仲”;丧葬时灵柩前竖的旗幡叫做“铭旌”。

挽歌始于田横,墓志创于傅奕。

译:挽歌”是对死人的哀悼,始于汉初田横之去世。坟前的墓志记载死者的生平事略,由唐代傅奕始创。

.

生坟曰寿藏,死墓曰佳城。安葬曰瘗玉,吊奠曰束刍。

译:生前预建的坟墓叫做“寿藏”;死后才挖的坟墓叫做“佳城”。

死者已埋葬叫安瘗玉树,到坟前祭奠叫一束生刍。

窀穸、夜台,告窆之谓; 禴、禘、尝、烝,致祭之名。

biǎn

yuèdì

译:“坟墓又称“夜台”,墓穴又名“窀穸”。天子诸侯宗庙之祭,四时名称不同,

春祭名“禴”、夏祭称“禘”、秋祭叫“尝”、冬祭谓“烝”。

饮杯棬而抱痛,母之口泽如存;读父书以增伤,父之手泽未泯。

译:拿着杯子喝水时不禁悲从中来,因为母亲的气息还留在杯子上;

读父亲遗留下的书籍更增添忧伤,因为书中满是父亲的墨迹手印。

高子皋悲亲而泣血,卜子夏哭子而丧明。

译:子羔悲悼逝去的双亲而泣血,子夏痛失爱子而哭瞎了眼睛。

王裒痛父,门人因废《蓼莪》诗;王修哭母,邻里遂辍桑柘社。

póuliǎoé

zhè

译:王裒父亲死后,每当他读到《蓼莪》诗中的句子时,都要痛哭流涕,学生们不忍便不再去读这一首诗。王修母亲死于社日,次年社日王修思母极为悲哀,邻里为之凄然便停止了这个祭祀。

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皋鱼增感;

gāo

译:树想静止而风并不停息,儿子想奉养父母而双亲则已谢世,皋鱼为此悲伤不已;

与其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存,曾子兴思。

译:与其父母死后杀牛到坟前祭奠,不如当他们健在时以鸡猪之肉尽心奉养,这是曾

子读丧礼时的感想。

故为人子者,当思木本水源;念尔祖者,须重慎终追远。

译:所以为人子女的,应当想到木有本,水有源,

不要忘记父母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必须慎重地按照礼仪办理父母的丧事,

虔诚恭敬地祭祀自己的祖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