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浅探

来源:好走旅游网
学科教 教育科学 2012年第l期 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浅探 杨永霞(河北省隆尧县魏庄校区055350) 摘要: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 如,笔者在教学古诗时设计的预习提纲一般是:①读。读古诗。 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个性化 可放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熟诗句意思,读出节奏并注意句末 理解教材的过程、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引导的过程;是生成良 诗韵。②想。注重关键词的理解,想想诗句意思,弄清大意。③ 好班级文化,营造健康教育生态环境的过程;是减轻课业负担, 议。同桌互议,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提出疑难,想象、 创建快乐课堂、和谐课堂、效益课堂的过程。语文课前预习,目 领悟诗的意境。④诵。朗读、背诵。⑤写。默写。⑥整体感知诗 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有效生成,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于每 意。⑦用。回顾预习过程,并用这一过程学习以后的古诗。, 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 三、养成习惯 预习习惯是学习习惯中重要的习惯。预习课文教师要引领学 生养成“边读、边想、边写 的习惯。读课文是感受课文的一种 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而且要让其习 手段,想课文是对课文的领会和感悟,写体会、心得是阅读与自 得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且把这一方法在课内、课外加以运 己体验的交融表现。随文记录点滴读书感想,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用,尤其是课外的预习,更是检验学生学习方法掌握情况的关 和习惯。坚持预习经常化、制度化是养成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关 键。再者,有了充分的预习,就可以有效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增 键。 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会预习方法,培养预习兴趣 一四、及时检查、评价 对于学生的预习应及时检查并作出评价。对预习检查的方式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如同掌握 也要灵活掌握。可以在课内通过提问来检查;可以抽看学生的预 、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知识领域进军, 习笔记;可以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回答;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进 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 行检查。同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以评价促预 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只有当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各 习,以评价增效果,以评价导习惯。如预习《示儿》这一课,我 种预习方法进行学习时,才会逐渐培养他们对预习的兴趣。预习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查,以小组长为领导进行检查,以教 的方法有很多,我根据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小学高年级 师为总教练进行评价,才会出现上面的一幕。一般说来,每堂语 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归纳了以下几种具体的预 文课时,我都留出一定时间,检测预习效果。通过字词听写、连 习方法: . 词听写、句群听写,检测学生音字词句段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 1.通读课文卜2遍,在生字、生词下面标上标记,标出课文 背诵能力。通过小组汇报,预习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集中 的小节序号。 (不动笔墨不读书、我的新发现。) 词和扩词。(抄字组词、部首辨析、比赛扩词、谁的朋友多。) 难点、亮点(课文精彩之处),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语言概括能 五、争取让家长参与预习的指导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是一种不能代替的力量,加 2.把难写的生字在书上描红,在稿纸上写几遍,然后抄字组 力、发散思维能力。 3.再读课文,划出新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把 新词的意思写下来,哪些词你以前就会,请你写出它们近义词或 上预习大部分在家里进行,因此要争取让家长参与预习的指导。即 反义词。选几个新词造句。(词语解释、辨字组词、近反义词、 要求父母要抽出时间检查子女的预习完成情况,在有能力的情况下 作适当的指导,还提醒家长要善于发现子女在预习中的每一个细小 词语城堡、成语天地、唱反调、造造句子。) 4.将课文多读几遍,读通顺。难读的句子,用“/”标出停 进步,并作充分的肯定,不应老在孩子身上挑毛病。当孩子预习出 顿,用“一”划出好词好句。它们好在哪里?为他们写些简单的 现问题时,要求家长配合教师作耐心的教育和指导。 评语。用“——?”划出疑问的地方,写清不明白什么。(好词 佳句、好句点评、句子美容院、笔墨一点通、小小问号。) 学生预习水平的高低,跟教师的指导有密切关系。语文教学 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预习是培养其自学 5.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几段?试着 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 写段意。看一看课后的练习题,认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的 性,力争做到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教师的教和学 生的学彼此相长,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提 答案。 (主要内容、分段练习、简要答题、浮想联翩。) 6.课文提到的人物和知识你还了解哪些?能找到有关的资料 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吗?(小资料、名人名言、科学家的故事。) 7.你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讲解什么?哪些内容不必再讲解了 参考文献: 二、围绕课文重点,设计预习提纲 1.李玉峰.《加强预习指导提高预习效率》.小学语文教学,2007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含义就是学生先自学知识,没 年O5期. 有学会的再由教师教,然后当堂训练巩固提高。那么,先学什 2.许丽萍.《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吉林教育,2008年32期. 么,就要有一个提示,这提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预习提纲。例 3.史琳.《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艺术》.时代教育,2007年22期. 1 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