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作者:吕苾霄
来源:《科技视界》2019年第01期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我国的发展大计息息相关。本文先介绍了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生态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然后提出了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应该坚持*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断,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作用,加强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度并学会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恶化;应对方案
中图分类号: X321;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1-0249-002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许多地方没有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与污染。这样的现代化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更违背了我们社会主义发展的初衷。所以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1 生态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最初是原始社会的原始文明、而后进入农耕社会的农业文明和后来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文明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文明的更替也是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三种文明都解决了当时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的生存发展问题,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的矛盾与困境,从而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工业文明在带给我们巨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工业文明中的消极因素逐渐积累而最终成生态灾难是生态文明出现的背景。
建设生态文明也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们对工业文明所带给环境的沉重压力与恶性结果的反思与新一轮的实践。是我们在生存发展的同时,更加合理地理智地思考我们的行为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反思我们自己,然后积极改善我们与大自然、以及我们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构建良性的生态运行发展机制和更和谐友好的环境,是在此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生态文明在人类传统的工业所带来的不合理甚至对环境的过分伤害的自我检讨反思过程中产生,在人类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中不断发展。
2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目前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而迅猛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承受了经济发展带来的一定程度上的恶性后果。初期为实现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对矿产等资源进行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势必会给原本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多的问题与压力。而且我国以煤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首的资源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在生态环境的态度与处理上也还有很多不够合理的地方。因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就会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
实际正如我们所知,目前情况不甚乐观的不只是我们的能源消耗,我们的生态环境也在逐渐恶化。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虽然质量也还比较乐观但是我国的人均森林占有率与很多国家相比依然明显不足。而且局部地区的荒漠化现象也在不断加重,这不仅会造成周围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会给我们带来恶劣的沙尘天气。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势必要提到我们国家发展的日程中来。
2.2 政府治理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在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在建设生态文明,两者是同步的,也是协调发展的。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竭尽全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比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政府的生态治理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存在某些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任何国家的政府在治理国家时都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关于上述政府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其原因必然是错综复杂的。首先从整个宏观大的背景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上的转变,仍未摆脱盲目追求GDP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政府难以摆脱GDP的束缚,在一些与环保部门密切相关的项目立项之初,政府就扮演着项目主导的角色,与企业捆绑在一起没有坚守中立的原则。我国政府当局还没有做到妥善地统筹兼顾全局,难免有时会发生偏颇。其次就客观层面的部门构成来看。在我国的先行地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环保管理体制中,环保部门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
从我国政府自身来看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政府的职能方面多以“经济至上”为中心。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有时势必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发展经济保驾护航,难以顾全社会公众的利益。2)政府关于自身所处角色与位置还不够明确。在现代民主的政治条件下政府部门的职能重合,边界比较模糊,政府部门的职能出现交叉的现象。3)以公民为对象的环境方面的参与与知情的保障也不够充分。
3 如何应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坚持*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断
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不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要坚持*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断。*总书记在论述中表示生态文明的建设在新时代需要中国特色新理念,并强调要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发展。在坚持习总书记论断的基础上我们每个人应强化自身的公民意识,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去,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3.2 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作用
政府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导者,生态责任的担当者,生态公正的主持者。宏观方面来看,当局的主导作用是让全国上下形成一种对自然尊重,爱惜,保护的理念,让大家都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重视起来。如今人们希望政府担当起治理生态环境的责任,彻底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只有政府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改善整个生态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统。因此政府不但是具有领导地位的,甚至有时也可以是强硬的。总而言之,我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角色定位主要体现在统筹引导、规范协调、监管维护上。
3.3 加强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度
一方面,生态建设需要公众,团体以及企业和各级机关共同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并且让公众敢于发声,让公众的声音可以落到实处,而不是只是听听而已。要想落到实处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健全相关机制与制度,激励并保障公众的参与度。这不但对政府的民主法治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对生态文明建设百利而无一害。更会促进整个国家的团结与和谐,对国家的发展,对中国梦的实现都会大有益处。
3.4 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全球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中国要建设好生态文明,不仅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现实情况,而且还要有国际眼光,吸收、参考并借鉴、利用国外生态文明的经验教训。例如美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德国的近自然森林战略以及韩国的低碳绿色发展战略都有我国可以借鉴吸收的地方。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而且还要注重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全球生态系统。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在问题中总结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但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我们炎黄子孙的集体智慧,大家同心协力,我们定会超越“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两难”困境,在其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赢”之道。
【参考文献】
[1]王鲁娜等.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实践与国际借鉴.河北大学出版社.
[2]曹保印,尹武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五洲传播出版社.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