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黔东南发展旅游经济必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黔东南发展旅游经济必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丫匕资 博物馆正在努力申 质文化遗产;黔东南 州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认定的全球“18个” 黔东南州资源丰实,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 盛,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黔东南 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目的地的首选地之一, 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有“歌舞之 万史文化积淀极为丰厚,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蕴 妻充足,是贵州,是西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 天土。 州、生态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 之说。 黔东南州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 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审美、饮食习惯、娱乐 方式、节日活动、礼仪、信仰、习俗、道德、伦理、服 饰、工艺、美术等体现了黔东南地区各民族语言、 文字、城乡生活方面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精神文 化面貌和特色,构成了黔东南地区非物质形态方 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来看,旅游资源可定义为 表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 ,黔东南州历史文化遗产数量之巨、年代之久, 勾l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目前,黔东南州拥有国家 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 位4处,全国农业旅游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和 家森林公园各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中 见代民间绘画之乡5个,中外共建生态博物馆2 :省级风景名胜区10处,省级自然保护区5处,省 面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例如大家都耳熟能详 的镇远历史文化名城、IltJ,,It古镇、增冲鼓楼、地坪 风雨桥、三门塘宗祠、黎平会议分址、榕江红七军 旧址、龙大道故居、周达文故居、杨至成将军纪念 馆,侗家的耶歌、琵琶歌、踩堂歌、对情歌、行歌座 月,苗家的吹芦笙、吹芒筒、芦笙舞、铜鼓舞、木鼓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个;从江增冲鼓楼、黎平地 风雨桥、高屯天生桥还载人吉尼斯世界纪录史 ;台江苗族姊妹节、侗族大歌、肇兴侗寨、雷山西 舞,苗家酸汤鱼、姊妹饭,侗家腌鱼腌肉、香油茶, 2006.5—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 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90万人次,旅游收入55亿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6%和71.8%。可见,张家界 从江香猪、三穗鸭,镇远道莱、麻江鱼,丹寨硒米、 雷山茶,从江桠柑、榕江瓜,重安蜡染、两旺裙,施 洞苗绣、高桥银,西江服饰、铜鼓画,吃新节、龙舟 节、芦笙节、姊妹节、萨玛节、茅人节、二月二、三月 三、六月六……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市接待游客数量的零头就比我们多,旅游收入多 出我们38.2个亿。但黔东南有旅游发展的后发优 势,我们的旅游事业会后来居上。 当然,黔东南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限制(如: 黔东南地区迷人的富于想象力的神秘色彩和 独具内涵的历史文化奇特魅力,有着极强的感召 观念落后、思想不解放,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旅游 力和向心力,是黔东南州旅游经济开发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如能科学合理地加以保护 和开发利用,将对黔东南的迅速崛起和繁荣产生 无可限量的巨大推动作用。 旅游业一般具有投资少、运行快、周期短、收 益好、影响大的良性效应,十分适合黔东南州发展 的实际与现状,也必定成为富民兴州的一个龙头 产业。而作为旅游资源最主要成份的历史文化,是 历史文明的积淀与表现,其保护、开发、再生是不 需要投入大量物资资源的,且有丰富的现存资源 可以直接开发利用,并能较快地产生经济效益,也 必然会为黔东南旅游经济开发所利用和发挥作 用。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 的“朝阳产业”之一。旅游业不断升温,连年递进, 显示了我国旅游经济潜力巨大,旅游市场前景广 阔,黔东南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施“建设旅游大 州”战略,全州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快速 提升。2004年,全州接待游客241.88万人次,比上年 增长42.12%,其中接待海外游客3.04万人次,比上 年增长128.41%。旅游总收入达到16.80亿元,比上 年增长43.37%。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实现了历 史性突破。纵向比,可喜可贺,但横向比,差距甚 远。如:湖南省张家界市2004年接待游客1269万人 2006.5~6 专业人才匮乏等),加上近20年来经济发展相对缓 慢和滞后的影响,使得黔东南州旅游市场尚未有 很好的拓展,旅游业还很不规范,旅游服务水平和 质量不高,旅游条件和设施还不完善,黔东南之旅 充满着神秘和传奇、艰辛和曲折。然而,由于旅游 本身就是人类对美的生活和事物的追求,是人类 高于生存需求的审美活动,其实质和最高层次是 追求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尤其是历史文化旅游 将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以全方位的立体美的享 受,是最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所以国内外的游客对 黔东南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 民族风情情有独钟,游兴不减,乐此不疲,相信随 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旅游市场营销宣传 加大,黔东南将会出现“游人如织”的景象。拥有巨 大而独特历史文化资源的黔东南,在大力发展旅 游经济的同时,如能科学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 宝贵资源,黔东南州振兴与繁荣是指日可待。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以促黔东南旅游经济的 发展,使之形成黔东南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全州 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项目、支柱产业,是十分正确 的抉择。但历史文化遗产有其不可再生性之特征, 对其开发与利用必须慎之又慎,三思而行。决不能 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而造成对历史 文化遗产的损毁和破坏。一些地区曾因发展经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衄臣珏豳和城市化建设而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造 成许多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损毁破坏,教训深刻, 弥足记取。如:湖北襄樊千年古城墙被毁于一旦, 河南安阳穿城修路严重破坏历史街区,山西太谷 县对古城的大面积拆建改造,古城不再是古城,遵 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被全部拆光,以修建 所谓的标志性广场,显示“政绩”,缺乏历史建筑载   离 蠢黉 一 和破坏历史文化资源为代价去进行开发。只有这 样,保护性开发才不会成为空说,才能真正实现黔 东南州旅游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因此,我认 为当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州委州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对 全州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提交普查报告, 提出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措施。 体的会址已成“孤岛”一座,价值与品位大跌;丽江 古城中密布的酒巴以及彻夜播放的“摇滚乐”与古 城特征明显不符,凯里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 州首府所在地,在城市建设中追求现代文化过多, 考虑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太少,现代城市不象现代 城市,苗侗首府特色张扬很不够;九寨沟、黄龙连 年超大负荷的游客进入,使其自然、景观、生态、植 被等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污染严重,青海湖 的鸟岛也由于游客聚增,致使湖岸大片丰美的草 原开始退化,黄土裸落,丢弃的垃圾随处可见,环 绕古城西安“八水”河的严重污染等,……情况严 重,决非危言耸听!我担心,我们的各级当权者在经 济利益和“政绩”的驱使下,忘记了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盲目、野蛮、毁灭性的开发;我担心黎平机场 通航后,没有应对措施,超大负荷的游客进入,破 坏“黎从榕(锦天)”这个世界少有的旅游绝品景 区。 四 黔东南要实施“建设旅游大州”战略,实现“旅 游活州”目标,重要的是要树立发展旅游经济,资 源保护先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切实做好规划、 管理和监测控制,要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 学合理开发,保持资源优势,才能有效利用。绝对 不能仅仅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长远,以牺牲 二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 策划和规划。 三是出台《黔东南州历史文化保护条例》,来 加强黔东南州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四是正确处理发展旅游、富民兴州与保护传 承的关系。坚持保护传承第一,开发利用第二的原 则,实现全州旅游的开发与文化的保护传承互动 双赢。 五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名人故居这个重要 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人故居就是保护将来的 历史,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教 育启示后人。 六是策划规划、新建和扩建一批文博馆居。 如:新建黔东南州历史文化博物馆、黔东南州农耕 文化陈列馆、民族建筑与民族乐器、民族手工艺品 陈列馆等,完善州民族博物馆、镇远历史名城博物 馆、台江古生物博物馆、台江苗族刺绣博物馆、黄 平民俗博物馆;新建张秀眉纪念馆、孙应鳌故居、 何腾蛟故居、谭钧培故居、张毕来故居、王天培故 居等,完善杨至成将军纪念馆、龙大道故居、周达 文故居。 七是规划建设黔东南州歌舞大剧院,策划创 作一批反映黔东南州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歌舞 剧,使之成为世界民族文化的经典,成为黔东南旅 游的最高品味和最亮丽的风景。 (作者系贵州省三穗县旅游局局长) 2006.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