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国观代黼装备 2008年第l1期(总第69期)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孔惠 陈家庆 周翠红 桑义敏 梁存珍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 102617 摘要:环境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结合学校的自身定位与办学理念,对本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及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对培养高素 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一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每年发布的《国际 竞争力年度报告》中,我国的“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 度”,自1999年以来,年年位居倒数第一。经济社会发 、结合专业特色,加强实验教学 我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依托于承建的北京市“环保与 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基地”,其“兼顾常规 环境工程专业共性培养,突出环保设备特色”的办学思 想和办学定位已经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等相关部门的认 可,并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充分考虑了“突出特色培 养”与“专业共性培养”的有机结合问题,在实验教学 中,更是将专业特色培养落到了实处。 传统的实验以验证性偏多,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造成与工程实际相脱节,针对该问题,在实验教学建设 中,紧密结合北京地区城市生活、石油石化工业中的典 型环境污染问题及相关技术设备来展开,我们所建立的 “油水分离实验系统”、“油气回收实验装置”、“柴 油车尾气评价实验系统”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如“高浓度有机废水超临界水氧化(SCWO)处理实验装 置”密切结合该学科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提出;建成 的柴油车碳颗粒物净化实验装置密切跟踪我国汽车燃油 技术的发展动态;碟管式反渗透(DTRO)实验装置则是与 工程单位联合设计制造,与实际工程具有相同结构。在 建成新型实验装置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践育人” 展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矛盾日益 突出,我校结合自身条件,确立了“实践育人、产学研 合作”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 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近几年来,我们在结合学校定位和 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并在 此基础上,对本专业本科教育的社会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2年,我校以环境工程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的 “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基地”得到了 北京市教委的批准;同时,环境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北 京市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05年,环境工程专业 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品牌建设专业”;2008 年,环境工程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 惠”。其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创新对一般本科院 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收稿El期:2 0 0 8—09—0 5 暄办学特色,在设置实验教学内容时突出了综合型、设 作者简介:孔惠,硕士,讲师。 ・本文系2 0 0 7年度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 革立项项目(京教函【2 0 0 7】4 5 1号)。 计型实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生综 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方面,努力达到 74 番 啪t飘 一 2 . f \// 2008年第l 1期(总第69期) “实验内容新、实验手段新、实验仪器新、实验教学组 织形式新”的新型实验管理模式,并创造“实验时间白 定、实验题目自主、实验设备自选、实验报告自拟”自 由的实验氛围。 此外,还通过引进仿真实验软件,解决了部分难以 现场实现的实验操作,并加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根据实 验内容,学生可对模块化实验单元进行选做,包括“环 境分析与监测系列实验”、“水处理系列实验”、“大 气污染治理系列实验”、“环保过程测试技术系列实 验”、“环保多相流分离技术系列实验”等。 通过这些建设工作, 既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科 研素质和业务水平,又为开设设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 综合创新设计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当日口个上 而小,I二、结合社会需求,优化实习实训 儿I 犬一J犬圳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两个脱节”问题: 一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二是实践环节教学与社 会需求脱节。为避免该问题的出现,我们在实习实训环 节中进行了诸多改革与尝试。环境工程专业属于应用性 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中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础, 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而是培养面向 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够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 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 做为北京地区首家“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 包括环境工程在内的学校下属各专业与多家单位签订了 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在环 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中,有校内自建的中水处理 站,有依托石油石化行业、处理工艺齐全、设备先进的 燕山石化环保事业部,有我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高 碑店污水处理厂,有第一家与外方合作的污水处理厂 北京卢南污水运营有限公司,有亚洲最大的城市垃 圾卫生填埋场——北京四清阿苏卫卫生填埋场,还有全 套采用进口设备及工艺的北京兴水水务。这些基地的建 设为锻炼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保 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所学 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固化成能力。 在理论课讲授之前,带学生到部分实习基地参观, 一 硼 融砒 中国现代款甫装备 使其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在课程教学之后,再带学生全 面考察实习基地的运行情况,由现场工程师与任课教师 共同介绍工艺运行情况、运行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及预防 措施、主要设备及其参数等。这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 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课堂上觉得晦涩难懂的知识 点,到现场后豁然开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实 践教学有力的推动了课堂教学的进行与深入。 与此同时,还积极探索采取多种灵活形式来丰富实 习内容,如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提高实习环节的教学质 量,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在屏幕上 创建一个仿真的生产过程,设置一些生产中常见的非正 常情况和生产故障,使学生在模拟的工业控制键盘上验 证各处理过程的常用原理及效果,也可以在仿真操作中 反复练习工艺操作过程,强化系统性训练可以在人为设 置工艺条件下进行系统工艺条件的调整、工艺和设备故 障的处理等操作。 在课程设计中,题目全部采用工程实例,教学实践 表明,尽管其难度、深度、广度与实际工程设计尚有很 大差距,但采用实例型选题设计训练,对加强学生对工 程规划设计的体会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素养和工 程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课程设计及相关实践环节 中,均要求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完成工艺计算并按 照规范完成设备选型后,还要进行手绘、CAJ)绘图、UG 三维造型模拟及C++程序优化设计,使所学计算机知识 得到实际锻炼。 在环境工程专业实训环节的构建中,突出了两个特 色:一是强化学生对行业工程和环保设备设计的认识和 理解,强化工程意识和工程观念;二是通过设置计算机 编程、计算机绘图、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等任务,提高 了学生将计算机应用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使其体 会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对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巨 大促进作用。在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环节都做到了专 业知识训练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通过增 ̄ICAD绘图、 三维实体造型模拟及编程计算等任务,改变了常规环境 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低下的现状;通过加强与工厂 企业的联系,提高了实训环节的针对性。 76 中国现代款唷装备 2008年第11期(总第69期) 三、结合科学研究,提高学生水平 教育创新,核心是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而创新能 力的获得与提高要通过后天的勤奋、刻苦和严格训练才 能达到。环境工程专业对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实行本科 生导师制培养,目的是加强理科学生的科学实验动手能 力、外语SHi-,I-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 素养与协作精神。 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则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培 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URT计划是北京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鼓励 在校本科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及早参与科研训练的 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捉高在校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 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该计划的实施对于探索并建立以问 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深化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 新性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 力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工程专业师生积极参与URT项目 的申报与指导工作,目前承担北京市级、校级URT项目 共计l7项,“实践出真知”,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实际的 科学研究工作,使其了解创新的方向和方法。一般由学 生本人自愿申请,教师进行综合考察,然后进入课题 组,参加科研活动,通过从前期调研、项目实施、总结 等环节进行的初步科研能力的系统训练,进行教学与科 研的早期结合。环境工程专业还聘请责任心强、教学经 验丰富的教师担任高年级学生导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具 体情,安排学生在不同时期参加导师的科研或产品开 发,提交相应的报告或研究论文。 四、结合“双师”型队伍建设,提 高教师工程素质 工程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靠拥有新的观念、有事业 心、有崇尚实践的情怀、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 师队伍,这也是工程教育和产学研合作取得成功的最重 要、最根本的条件之一。 双师型教师应既是文化理论知识的合成者,又是生 产实践技能的指导者,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实践,本专 业教师全部到燕山石化进行了工程实践培训,并到部分 76。 产学研合作单位进行了培训学习,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 工程实践能力和意识。还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走 出去,参加国内外进修、学术会议、课程培训及专业论 坛等,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业务素质。为了将环境工 程领域职业资格证书与能力证书考试所要考查的内容与 学生的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相关专业课教师参加了环境 影响评价资格考试、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外审员资 格考试等。 经验表明,通过工程实践培训学习及与其他高校教 师交流经验,对我们的启发很大,能够帮助我们在教学 中举一反三,熟练地驾驭教学内容。同时,课程组的教 师也有较强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意识到必须通过不断加 强自身学习,才能具备培养高质量、创造性环境工程人 才的基本条件。 五、结束语 在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紧密结 合办学定位及社会实际需求,依托实验室条件及工程实 际,注重培养创新型及使用型技术人才,从单纯追求知 识传承向重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转变,营造了高素 质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为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持 续和谐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J].求 是,2 0 0 3,1 [2]李长庚,孙克辉,盛利元.改革专业实践教 学提高教学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 0 0 4,1 [3]王平宇.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 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 0 0 7,1 6 [4]洪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合理实践教 学体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 0 0 8,1 2 [5]刘正远,呼汉卫,王洪来.高等农林院校实习 教学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 008,3 mee ef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