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盆腔炎1号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观察

盆腔炎1号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观察

来源:好走旅游网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年lO月第3O卷10期(总第261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4.Vo1.30 No.10 盆腔炎1号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观察 陈佃红 ,王哲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中图分类号]R271.9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4)10-0919—01 [摘要] 目的:观察盆腔炎1号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疗效。方法:7o ̄,1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 照组35例,治疗组予盆腔炎1号方,对照组予抗妇炎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对照组80.00%,两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1号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显著。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盆腔炎1号方;对照治疗观察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我们用盆腔炎1号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取 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0例,均为2013 ̄1z5月至2014年3月收治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年龄18~55周岁,平均 注:与对照组比较, P=O.023。 (36.5±4.8)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21±2.4) 月;月经周期21~35天,平均(28±2.6)天;经期 3~7天,平均5天。对照组年龄1 8~55周岁,平均 (37.6土5.3)岁;病程6个月一3年,平均(20±3.5) 月;月经周期21~35天,平均(27±3)天;经期3~7 天,平均(5±1.3)天。两组年龄、病程及疾病严重程 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和《西医妇产科学》 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下腹坠 胀疼痛或腰骶部胀痛,低热,疲乏,白带增多,月经不 调,不孕。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伴有压痛,附件区 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压痛,附件区包块、压痛,宫骶 韧带增粗、触痛。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盆腔炎1号方。药用黄柏15g,薏苡仁30g, 连翘15g,败酱草30g,大血藤30g,白芍30g,当归12g, 丹参18g,桃仁10g,红花12g,醋延胡索12g,炙甘草 6g。水煎200mL,分早晚2次餐前0.5h服,每日l齐0。 对照组:抗妇炎胶囊(国药准字Z20025698)4粒, 日3次,口服。 两组均为月经干净后开始直至月经来潮时停用,连 续服3个月,经期停药,服药期间避孕。 3疗效标准 参考《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 。痊 愈: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失,体征有 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无效:症状、体 征无改善。 4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 5讨论 慢性盆腔炎有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及结缔组织充 血、水肿,炎症浸润、渗出、增生。从而导致盆腔内组 织器官的血液循环障碍。盆腔内免疫抵抗能力降低,慢 性盆腔炎属中医“痛经”、“带下病”、“瘤瘕”、 “月经不调”等范畴。或因寒湿邪气入侵,日久化热; 或因经期产后,血室正开,湿热之邪入侵;或因肝郁不 畅,致脾失健运,湿浊转运不利,流注肝经,致肝经 湿热下注。湿性黏腻,阻碍气血运行,日久则易入里 化热,热则煎阴,可致瘀血内生。血瘀又致脏腑气机失 调,影响津液输布,湿蕴日久化热,湿热与血相搏结, 阻滞冲任。治疗当清热化湿,散瘀止痛。自拟盆腔炎1 号方方中黄柏、薏苡仁清热除湿,连翘、败酱草、大血 藤清热解毒,白芍凉血清热、缓急止痛,当归、丹参、 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醋延胡索行气活血止 痛,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化瘀 止痛之效,故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郑筱萸冲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3-34. [2]周梅玲.西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0:45—46. [3]吴少祯,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4—35. [4]刘克玲,张德英,王临虹,等.中国部分城市已婚 妇女妇科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I].中国妇幼保 健,2001,16(5):298. 『收稿日期]2014—05—21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42-343. [2]林珍莲.869,]子宫肌瘤的重要治疗体会[J].辽宁 中医学院学报,2009,7(5):101-102. ・[3]姜利国.复方中草药治疗子宫肌瘤36q']临床观察 [J].中国临床医生,2010,34(9):68—69. [4]王晋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50—251. [收稿日期]2014—05—26 9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