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练习带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每课练习带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 5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

一、下面句子分别是从哪个角度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

A.识人心 B.知天象 C.晓地利

(1)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 )

(2)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

(3)鲁肃答应了……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 )

(4)……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 )

(6)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情,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用“√”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既然(jí jì) 惩罚(chéng chěng)

2.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处罚( ) 商量( ) 招呼( ) 嫉妒( )

3.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4.结合语段内容,回答问题。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句话是周瑜在____________。

(2)“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这样说的目的

是 :

(3)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说明什么?

三、把两边的词语连起来组成歇后语。

曹操南下 尽是计谋

诸葛亮立军令状 有借无还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 来得凶败得惨

诸葛亮开口 面不改色心不跳

草船借箭 糊里糊涂

参考答案:

一、(1)C (2)A (3)A (4)B 二、1.jì chéng

2.惩罚 商议 招待 妒忌

3.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4.(1)明知故问,意在试探

5)A 6)C

( (

(2)设下陷阱

(3)周瑜阴险、虚伪,想置诸葛亮于死地。(意思对即可)

三、曹操南下——来得凶败得惨

诸葛亮立军令状——面不改色心不跳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第6课《景阳冈》同步练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冈( ) 几( ) 旁( )

刚( ) 叽( ) 傍( )

钢( ) 讥( ) 榜( )

纲( ) 饥( ) 膀( )

二、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闪、躲)武松翻身下来,( )在青石旁边。

2.(打、 劈) 梢棒从半空( )下来。

3.(跳、扑 )那大虫翻身又( )过来。

4.(揪、抓) 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 )住。

三、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你留在我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体现了 的 特点。

2.在文中画出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并说说从中感受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一、山冈 几个 旁边

刚才 叽叽 傍晚

钢铁 讥笑 榜文

纲领 饥饿 膀子

二、1.闪 2.劈 3.扑 4.揪

三、1. 你留在我家里歇,就是想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所以拿大虫来吓我。

2.如果再跳出一条大虫来,斗不过。

四、1.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大虫的吼叫 霹雳 老虎 凶猛

2. ①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②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沉着 冷静 武艺高强 动作敏捷 (答案不唯一)

第7课《猴王出世》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镌 刻 ( )顽 劣

( )抓耳挠腮 ( ) 瞑目蹲身

( )天造地设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草木,( )涧泉,( )山花,( )树果;与( 伴,( )为群,( )为友,( )为亲;( )石崖之下,( )峰洞之中。三、把下列文言词语换成现代词语。

1.真个好所在。 ( )

2.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 )

3.石猴却又瞑目蹲身。 ( )

)为

4.何不拜我为王? ( )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节选自( )的小说《 》。

2.解释下列词语。

(1)拖男挈女:

(2)拱伏无违:

(3)序齿:

3.从石猴的话中可以看出石猴的 (特性);

看出他做

事 。

参考答案:

一、juān wán náo mínɡ shè

二、食 饮 采 觅 狼虫 虎豹 獐鹿 猕猿 夜宿 朝游

三、1.地方 2.家产 3.闭上眼睛 4.为什么

四、1.《猴王出世》 吴承恩 《西游记》

2.(1)拖着儿子,带着女儿。 (2)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表示毫无抵抗,全部顺从。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

3.聪明、机敏、爽朗、坦率 有心计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