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下网络约车的盈利模式分析
作者:陈洁
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年第03期
摘要:在商业社会中,首先运用“共享经济”概念的是Uber和Airbnb。Uber通过出行工具的共享。Airbnb则是在民宿租住领域有效连接了旅行者和出租者。本文以共享经济下网络约车中的滴滴为例,具体分析其盈利模式,以便于滴滴的稳定持续发展,也给同行业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共享经济;网络约车;滴滴打车;盈利模式 一、共享经济的相关背景
当我们出行的时候,可以选择网络预约车;住宿的时候,可以选择短租房;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选择众筹;学习的时候,可以选择Coursera 等知识分享网站。共享经济已经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兴起的基础是互联网。网络快速发布、共享、预约、支付和定位,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的整合让一切共享成为可能。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Michael Rappa(2004)认为盈利的方式规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所在地位,并指点其如何赚钱,它能够清楚地描绘企业的利润来源和价值造就进程。就这一点来说,任何企业都是用,当然也包括电子商务企业,知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电子商务企业的盈利模式是更关注企业如何利用网络来获取利润的问题。 2.国内文献综述
刘淑敏、茵明杰(2005)认为创新的盈利模式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①以消费者的需求第一位;②增值服务;③良好的渠道;④整个供应链的协作等。王波和彭亚利(2002)认为盈利模式实际上是阐明了三种有差异的事情:盈利模式的组成部分;企业的运营机制;对运营机制的扩展和运用。他们觉得仅有后两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商业运营形式。 三、国内网络约车市场概况
2012-2016年,中国打车软件注册的用户从2012年的400万一直增加到2015年的5600万,而2012-2013年注册用户的增加幅度接近444.00%,2014年,增长率降到34.26%,2015年增长比率趋于平缓到达48.28%,而2016增长比率达到32.31%,在百度指数关键词“打车软件”的搜索率上可以看到,一直有着较高的搜索热度,这说明网络约车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个重点。打车软件是通过定位系统,当用户有用车需求时,发出请求,司机接受请求,在打车App上即会看到双方位置,并且在呼叫之前,就会看到周围有哪些空闲的司机,2015年·滴滴与快的合并之后占据打车市场份额接近80%,2016年滴滴又收购了Uber,几乎可以说垄断了市场。
打车软件的市场前景十分光明,在只考虑出租车暂时不考虑私家车的前提下,以上海为例,目前为止大约有1.6万辆出租车,当出租车安装了打车软件APP后,打车软件能为他们带来不小的收益,每周大约能够用打车软件实现打车单数160次,平均价格在25元左右,这样一来,打车软件公司按比例进行抽成,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大约30个,他们城市所含的出租车数量也相差不多,这样看来出租车司机每周收益来自于电召费的也将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因此打车软件市场的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前景的。
但是由于在国内打车软件发展时间不长,并且还有许多地方不够完善,故而也是问题多多。打车软件的商业模式是O2O商业模式,即线上线下的商业模式,司机在线上接单,线下进行服务,这种商业模式与淘宝类似,仅是乘客与司机双向的商业模式,将不断督促着企业发展新的盈利模式——这也是公司要面临的首要且重要的问题。然后由于会有其他因素会导致司机不接受订单,或者乘客单方面取消订单,比如司机觉得订单太近无法赚钱,或者去的地方交通过于拥挤,因而也不想去,对于乘客来说,改变行程或者又拦到了出租车这也是会导致他们取消订单的原因。因为这种商业模式与淘宝类似,我们可以借助淘宝的经验来完善打车软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打车软件商业模式过于单一,容易产生信誉等问题,而淘宝则有中间平台来缓解这一情况,如客服来帮助解决顾客的问题,每次购买都有评分机制也能约束淘宝所卖东西的质量,打车软件可以借鉴一下淘宝的经验。虽然打车软件市场存在问题,但是它的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四、盈利模式分析
盈利模式与不同行业联系起来,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是所有的企业的最终目标都是希望能获得利润,根据斯莱沃斯基模型盈利模式的构成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核心、四个基本点”,即围绕价值创造活动这个核心,构建盈利增长点、盈利对象、盈利屏障和盈利杠杆。 1.盈利增长点
盈利增长点指的是企业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提供哪些有价值服务、产品及信息,可以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
订单提成:滴滴公司会从每一笔成功交易中提取一定数量的金额。分账金额按照车费80%,扣除0.5元保险费用,并且入账总金额扣除1.77%的劳务费,高速费,路桥费等不扣除分账,显示在余额中的金额是已扣除过的金额,奖励金额只扣除1.77%的劳务费。取消費用不参与分账,只扣除1.77%的劳务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广告投放:滴滴作为一家500亿元估值的有相当关注度的创业公司,并且目前滴滴在中国平台上每天完成的行程数(成单量)大约是100万,这意味着最少100万次APP点开,而滴滴的开启界面是有弹窗的,毫无疑问,这个日均展示百万级的弹窗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媒体,而这些弹窗的报价却并不便宜,滴滴为他们自己的产品界面定下了100万/次的广告价格。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收入
资本运作:滴滴是以一个星期为单位向司机发放工资的,这就代表司机一个星期的盈利总额都是由优步公司代为保管的,如果以每个司机账户内保留300元,为期一周,以滴滴所占用的份额来算,现金流巨大,充足的现金流也是投资者愿意投资的理由之一。 2.盈利对象
盈利对象是企业盈利的主要源泉,也是企业提供服务、产品的承接对象,盈利对象主要代表市场需求方。
随着补贴的“降温”,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产生疑问,频繁更换的补贴政策到底培养了多少忠实客户?1亿的用户数量究竟会留下多少?“不超过10%”,滴滴打车运营副总裁表示。目前,滴滴的用户从好感度上可分为四种类型:粉丝级用户(19.8%)、忠实用户(35.7%)、普通用户(27.4%) 和尝鲜族(17.1%)。其中粉丝和忠实客户正是需要好好抓住的。究其根本,有针对性地提升用户体验与满意度才能真正挽留住用户。 3.盈利屏障
盈利屏障指的是企业为防止同行业竞争者掠夺市场份额,而采取的防范措施,也就是防止“奶酪”被他人所用而采取的抵制手段。
直接向用户端推广:“滴滴打车”的目标受众,一端是出租车司机,一端是乘客。营销部负责向司机推广,市场部负责向乘客推广。司机端的推广: “滴滴打车”软件主要是通过地推以及与出租车承运公司合作的方式进行推广,同时也借助交通广播或通过的哥之间的人际传播扩大影响力。在机场、加油站等出租车集散地都有专业人员向司机介绍“滴滴打车”软件,并提供软件下载、设备安装等免费服务,让司机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4.盈利杠杆
盈利杠杆是指企业为撬动利润所采取的手段或行为,盈利杠杆是企业为实现利润的投入部分,即企业为了实现盈利的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
融资行为:正是强有力的资金的支持,使得滴滴出行更加稳定持续的发展。截至2016年6月,滴滴在总共进行了9轮融资,2012年天使投资人王刚以及金沙江创投进行投资,2013年腾讯投资1500万美元,2014年腾讯、中信产业基金投资1亿美元,2014年淡马锡、DST、腾讯投资7亿美元,2015年新浪微博投资1.42亿美元,2015年中投公司、中国平安投资30亿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元,2016年鼎晖投资、中信资本投资10亿美元,2016年中国人寿、Apple苹果投资45亿美元。
合作行为:与腾讯地图合作,在进入腾讯地图APP后,选择出发按钮,即会看到滴滴的选择,根据路透社2016年6月的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到上次更新的腾讯地图活跃用户数量突破3亿,这代表合作以后会给滴滴带来更多的用户,进而也会有更多的收入。 五、盈利模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打车软件要想更好地发展, 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 出租车司机的安全。有了打车软件, 出租车司机就必须一边开车一边还要看手机, 抢订单, 这使得司机的人身安全埋下了隐患。打车软件仍需针对司机这一特殊使用者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 使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安全。第二,恶意刷单。司机可以利用别人的微信号绑定自己银行卡, 进行恶意的刷单行为, 从中牟利。这样对打车软件公司和乘客用户的利益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打车软件开发商应完善软件这方面的设置, 杜绝这一问题的发生。第三, 黑车。此前, 有报道过一名南京乘客用打车软件, 打来了一辆黑车的新闻。这对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 结论
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網络约车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 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 只有具备耐久力, 能长期保持低收入并确保打车软件正常运行的运营商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王建.打车软件未来仍具想象空间[J].中国电信业,2014.
[2]陈明艺.国外出租车市场规制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
[3]侯登华.共享经济下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以网约车为研究对象[J].政法论坛,20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