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业余体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的调查研究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18卷第3期 新余学院学报 Vo1.I8,NO.3 2013年6月 JOURNAL OF XINYU UNIVERSITY Jun.2013 业余体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的调查研究 ●蒋春华 (新余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江西新余338000) 摘要:业余体校一直为竞技体育输送了许多优秀的后备人才,为我国竞技体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3今社 -会对人才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业余体校的培养模式难以解决学训矛盾,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培养高素质体 育人才的要求,体教结合的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更注重学生的文化教育,符合当今社会对体育人才综合素质的要 求。 关键词:集中;业余;培养;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8o7.o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54(2013)03—0151—02 1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体教结合组学生对训练条件、训练的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文化学习与13常训练二方 系统性和科学性、训练的专业化程度及对竞技训练的重视程 面着手对体教结合的集中式教学模式与业余体校旧有的举国 度等四方面的满意程度均高于业余体校组的学生。经统计学 体制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为业余体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检验,两组学生在以上三个项目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找到解决学训矛盾的方法。 (结果见表1)。 2研究对象 表1两组学生对学校训练条件的满意程度比较 以新余市第一中学与市业余体校联合办学的三个班级的 学生和某市业余体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问卷调查法 调研者编制了《体教结合模式培养体育人才效果的调 查》的问卷表。问卷采用当面发放、当面回收方式,对新余市 第一中学体教结合联合办班的高一、二、三的学生以及某市业 余体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各发放问卷120份(每个年级各40 份),共2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36份(其中新余市第一中 学体教结合联合办班回收119份,某市业余体校回收117 份),有效应答率为98.3%。 4.2对教练员水平的满意度比较 3.2数理统计法 本次研究分别调查了体教结合组和业余体校组学生对教 运用计算机对问卷结果进行方差检验及统计,采用Ex— 练员训练水平的满意度分别是68.9%和38.5%,教练员现有 ce12003及spssl 1.0软件完成数据统计。 能力满意度分别是66.4%和35.9%,教练员责任心满意度分 4研究结果与分析 别是73.9%和31.6%。结果表明:体教结合组学生的满意程 本研究对象之一即联合办学的学生运动员的学习、训练 度均高于业余体校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都在新余一中,并且按照一中规范的作息时间进行学习与训 4.3对文化学习与学习成绩的感受程度比较 练,两者并重。研究对象之二即某市业余体校的学生运动员, 本次研究分别调查了两组学生对文化学习与学习成绩的 其学习、训练采用的是传统的“举国体制”的方法,学生运动 感受程度,结果显示:在文化学习重要性认识、文化学习时间、 员的学习、训练都在体校,学习与训练完全不分开。 文化学习成绩满意度等三个项目中,体教结合组均高于业余 以下是两组学生(体校和一中联合办学与某市业余体 体校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文化学习压 校)在训练条件、教练员水平、文化学习、训练压力、学训矛盾 力方面,业余体校组高于体教结合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 的调整、训练效果等方面的比较。 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4.1对学校训练条件的满意度比较 表2两组学生对文化学习与学习成绩的感受程度比较 收稿日期:2012—12—19 作者简介:蒋春华(1970一),男,江西新余人,一级教练。 一151— 新余学院学报 通过比较2008—2011年体校结合培养模式与业余体校 组培养模式下学生训练效果,结果显示:近4年问输送省队人 才、高考统招及高考单招人数体教结合模式均高于业余体校 培养模式。(结果见表4)。 表4 2008—2011年两组学生训练效果的比较 年份输送国家队 输送省队 高考统招 高考单招 体教 业余 体教 业余 体教 业余 体教 业余 结合组体校组结合组体校组结合组体校组结合组体校组 2008 2 0 4 2 l0 2 4 2 4.4对专业训练的感受程度比较 2009 0 0 3 l 9 1 6 1 通过对两组学生专业训练感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2O10 0 0 4 l 6 2 4 2 2011 0 0 5 3 7 2 5 3 两组学生对训练的重要性认识及训练时间的满意度方面均达 到较高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训练的积极 5结束语 性、训练情况的满意度两个条目中,体教结合组均优于业余体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随 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训练的压力感受中,业余体校 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模式已经不能满足 组高于体教结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 和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需求,“体教结合”模式更符 表3 两组学生对专业训练感受程度比较 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体教结合模式在文 化学习、训练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业余体校模式,特别在文化学 习方面,很大程度地缓解了学训矛盾,受到学生的认可。所以 体教结合模式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香伯,周建梅.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2]江俊世,刘霞.试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J].山东体育科技2003,(3). [3]颜晓.中国体育后备人才布点学校培养目标初探[J].西 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 4.5对学训矛盾及调节能力的比较 [4]王彦飞.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体教结合组存在学训矛盾的发生率 古师范大学,2008. 为26.9%,远远低于业余体校组的53.8%;且具备调节学训 [5]王建,陈先良等.我国青少年业余训练体制的分析与改革 矛盾能力的学生比例,体校结合组为81.5%,远远高于业余 构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3). 体校组的39.3%。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数据的差异均具有统 计学意义。 (责任编校:罗建华) 4.6 2008—2011年两组学生训练效果的比较 (资料来自新余市体校资料管理室,新余市一中校史室)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ostering model of reserve talents of physical culture in amateur sports schools JIANG Chun—hua (Adolescent Sports School of Xinyu City,Xinyu 338000 China) , Abstract:The amateur sports schools have made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competitive sports in country by transferring many excellent sport talents for competitive sports.However,the present societ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alents cultural quality,to which the teaching model of amateur sports schools can not conform,thus the model of combining sports and teaching comes into being. hTis model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education,which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ports tal- ents. Key words:concentrate;amateur;train;model;research 一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