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序号 学生学号 实验教师 分组序号 5 项目名称 学生姓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铜含量 专业班级 实验时间 2019.3.22 实验地点 同组人数 实验类型 验证□ 综合 设计□ 创新□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 2、了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过程及特点。 3、掌握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程序和技术。 二、实验原理 虽然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分析中被广泛运用,但由于雾化效应低等因素使其灵敏度受到限制。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利用高温石墨管,使试样完全蒸发,充分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则性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溶液中铜的含量成正比。 三、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实验仪器与试剂:铜元素空心阴极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硝酸(优级纯),二次蒸馏水,铜标准溶液(Ⅰ),铜标准溶液(Ⅱ)。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试样溶液的配置:吸取自来水5ml与100ml容量瓶中,加入0.2%(体积分数)硝酸,然后用二次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用。 2、铜标准溶液的配置:取五只100ml容量瓶中,加入0.2%(体积分数)硝酸,然后分别加入0.0ml,2.00ml,4.00ml,6.00ml,8.00ml铜标准溶液Ⅱ,用重蒸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系列溶液相当于铜溶度分别为0ug/L、10ug/L、20ug/L、30ug/L、40ug/L。 3、仪器操作 打开石墨炉冷却水和保护气,调节保护气压到0.24MPa,打开石墨炉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和原子吸收光度计,调节相应参数(参数调节如下),预热仪器20min。 (1)启动软件syngistix-aa,点击“编辑分析方法”,选择“石墨炉原子吸收”后继续选择元素为铜,并选择合适的实验参数对其进行设定(铜空心阴极灯,波长:324.8nm;灯电流:3mA;狭缝:0.5nm)。 (2)点击新建菜单,选择刚刚创建的文件,联机,对实验条件进行调节,使其吸光度最大。 (3)调节完毕后即可进行实验,先调零,然后按照石墨炉升温程序进行实验条件测试。 4、测量:测量前先空烧石墨管调零,然后从稀至浓逐个测量溶液,每次进样50uL,每个溶液0
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5、结束:实验结束,退出主程序,关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核石墨炉电源开关,管好起源和电源,关闭计算机。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绘制表格如下图: 铜离子浓度(ug/L) 吸光度 0 0.0131 2.5 0.03055 5 0.06477 7.5 0.09854 10 0.13228 根据实验数据,拟合的直线方程为:y=0.0122x+0.0068 分别取三个水样,分为样品①②③,测定其铜离子含量,绘表如下: 水样 1 吸光率(A) 0.02065 0.01796 0.02896 Cu2+溶度(ug/L) 1.69 1.47 2.37 六、分析与讨论 2 3 1、实验前应仔细了解仪器的构造和操作,以便实验能顺利进行。 2、使用微型注射器时,要严格按照老师指导进行,防止破坏。 1
3、简要介绍空心阴极灯原理。 空心阴极灯放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低压辉光放电,放点集中在阴极空腔内。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从空心阴极内壁向阳级的途中,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并使之电离,而带正电荷的惰性气体离子则向阴极内壁猛烈撞击,使阴极表面的金属原子溅射出来,每种原子都有其特殊的共振发射线。 4、在实验中氩气的作用。 做保护气,做冷却气。 比较火焰原子法和无火焰原子法的优缺点: 火焰原子法常用的是预混合型原子化器,其火焰噪音小,稳定性好,易于操作,缺点是试样利用率低,灵敏度低。 无火焰原子法常用的是管式石墨炉化器,其试样用量小,样品利用率高,原子在吸收区内停留的时间长,绝对灵敏度高,缺点是精密度不如火焰法。 教师评语: 签名: 日期: 成绩: 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