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执教者 教学理念 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课堂,被视为“问题导学型”课堂。而有效教学理论,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是对“问题导学型”课堂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积极尝试。 语文 课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白鹭》 实施时间 2014年12月3日 怀远实验中学 孙建 教材简析 这是大文豪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没有见过白鹭,有必要让学生先欣赏一些白鹭的图片,对白鹭有个直观的认识。课文的语言凝练、含蓄,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不懂或疑惑的问题,这将是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对于白鹭的美,学生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有必要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提出问题,分析解决。 3.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美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提出问题,分析解决。 教学难点 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理解白鹭所表现的“优美”。 课前准备 自学字词,熟悉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还有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桃花流水鳜鱼肥”。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白鹭吗?……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幅白鹭的图片。(用Ppt播放图片)白鹭怎么样?……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像一首诗,美得像一幅画。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也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白鹭》来赞美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范读感染 首先,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朗学生活动 学生随老师的引导背诗句。 应答老师的问题。 欣赏关于白鹭的图片。 学生听读感受。 学生练读。 学生展示朗读。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全员参加,气氛热烈。 让学生对白鹭有直观的感受。 让学生从范读中领略作者的感情,感觉朗读课文的语速语调,初步感受白鹭的美。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提出问题。 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白鹭的美。 小组交流,组内解决问题,梳理有价值、有难度的问题。 学生抢先提问,抢答。 (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 1.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白鹭真是在望哨吗?它是在干什么? 3.为什么说白鹭是乡居生活中的让学生读出对课文的理解。 让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培养提问的能力。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 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解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创新思维意识、创造能力、竞争意识。 让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读,感受郭沫若笔下白鹭的美。一种恩惠? (用Ppt播放配乐) 三.生读展示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 2.请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读。(为学生的朗读配乐) 四.自读交流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4.如何理解“清澄的形象化”? 5.作者要赞美白鹭,为什么还要写它“不会唱歌”的缺点呢? 6.为什么说“歌未免太铿锵了”? 突破难点,加深对白鹭的美的认7.为什么课文结尾又说“白鹭是一识。 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让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对白鹭的学生自主学习,概括自己喜欢的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白鹭的美。 美的热爱,回味白鹭的美。 考:“作者写出了白鹭哪些独特小组交流。 的美?你有哪些理解和疑惑?”全班交流,学生展示自己对画面的提出你的问题。 概括和品味。 2.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疑惑,学生随老师的引导背诵王维的诗把浅层次的问题组内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稍后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分大组进行学习竞赛:提出一个问题得1分,答出一个问题得1分,答完一个问题后,再提下一个问题,先举手者先得。获胜组有奖励。) 请一位同学记分。 相机引导、点评。 小结,过渡:同学们的心里有无穷的智慧和疑问,老师在阅读中也常常有很多疑惑,我也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我们先来看一看各组的得分情况。鼓励优胜组,肯定学生们的表现。 五.品读欣赏 1.苏东坡曾经评价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郭沫若的散文诗《白鹭》也是“诗中有画”。同学们看,文中写了几幅关于白鹭的画面?它们分别写出了白鹭怎样的美?(出示Ppt)请同学们品读课文,尝试用屏幕上出示的句式(我喜欢文句,欣赏屏幕上的图片。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齐读课文。 中 的画面,它表现了白鹭 的美),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句中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2.让学生小组交流。 3.组织全班交流。 相机点拨。(据学生回答板书) 追问:白鹭几幅画面的美有没有共同点? 美有两种重要的形态:优美和壮美。可以用王维的两联诗来理解:“明月松间照……”(Ppt出示图片)是一种优美,清新、秀丽、静谧、恬淡,令人心旷神怡;“大漠孤烟直……”(Ppt出示图片)是一种壮美,雄浑、豪迈、浩瀚无边,让人心潮澎湃。白鹭的美是哪一种?……白鹭实在是“优美”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六.齐读回味 让我们齐读课文5-8自然段,再次回味白鹭动人的美。 (用Ppt播放配乐) 七.诗意总结 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郭沫若的散文《白鹭》也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作业设计 (必选) 1.朗诵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自选) 仿照《白鹭》的写法写一种动物。 白鹭 郭沫若 板书设计 (参考) 肖像画 适宜 清田独钓 和谐 优 清晨望哨 悠然 美 黄昏低飞 清澄 Ppt设计思路 设计该Ppt是为了让学生清楚教学过程中须要注意的问题,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并突破重难点。 本节课比较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了自己学习的主人,所以学习热情高涨,学习积极,提问、教学反思 答问踊跃,有很多让人喜出望外的精彩表现。教师点拨比较恰当。 但也有一些遗憾,因为上课前时间紧,试音时没听出音乐声偏大,导致范读的声音也相应地抬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范读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