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大量诗歌作品,并且成为歌咏的经典,这个时期是英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意向以及人文主义精神,对英国文学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该文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为例,对其诗歌一项以及人文主义精神进行相关研究和论述。关键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意向;人文主义精神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7)07-0163-02文艺复兴是世界著名的文化潮流、文化运动,最为突出的国家是意大利,在14世纪引起了法国与西班牙的文艺复兴热潮。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大量歌咏爱情、人性以及自然等作品,并且思想深远,极具热情和浪漫主义精神。研究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意向,分析其人文主义精神,物质已经情感,任何事物不管用什么形式,什么体裁来表达,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反映作者的情感以及内心世界,多年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意向以及人文主义精神的研究,都是文学文艺领域研究的特点问题。
1对人本身和自然的赞颂
在文艺复兴之前,在社会中一直是以神作为生活的中心,认为神是万能的,然而文艺复兴打破了这一说法,将人看做是生活的中心,进而与神形成了一个对比。有些人认同这个说法,抛弃神的理论,更看重一些现实的人,进而使得自己的理性知识找到了发挥的场所,同时在无形之中对传统的古希腊的一些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的继承。在古希腊时期有很多的人都有过这样的说法,他们认为人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人不仅能够有自己的思想还能够有自己的行为,同时自己的思想具有无限性,而自己的行为却是具有一定的有限性,人能够将这种有限性和无限性进行良好的结合进而有一定的良好的表现。索福克勒斯曾说过虽然在这个世界上万物具有多种多样,但是像人这样神奇的存在就没有多少。这些对人的一些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在莎士比亚的一些作品中有所提现,并且具有很深的含义。
比如: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整个作品的形成,同时作品中利用诗的原理将其中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充分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使得读者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在十四行诗中有一首诗中使用比喻的手法来将人文情怀进行表达,这对人的赞美是一个全新的类型。他非常相信人具有很强的能力,可以享受自己的时光流逝。这种对于人文主义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存在很大的联系,因为当时人们在神论的下,生活很不如意,不仅没有一点的地位而且还被长期的压迫,进而当人文主义出现的时候,使得长期生活在压迫下的人能够被松绑,进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自由,能够尽情地将自己的人生进行挥霍,这也是这个时期具有很浓的人文色彩。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除了赞美人自己,还会对自然展现
出一种赞美。人们对自然充满了喜爱和热爱之前,但是对自然
的这种爱也是经过一段的过程之后才形成的。在开始的时候,人们对自然不了解,自然的变化使得人时刻的感到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能够认识到自然的这些变化都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很容易被掌握,进而人开始不断地对自然进行探索,进而对自然越来越了解和熟悉,之前的恐惧不复存在,人们开始将自然作为自己的伙伴,与自然一些和谐相处,进而不断的演变之后,人们对自然逐渐的产生一定的喜爱之情。诗人们也开始对自然转变态度,不断地被自然中的景象所折服,不由自主的进行一些赞美,顿时整个英国内对于这种自然的赞美风靡一时。比如,托马斯有一首《春》就是因为托马斯对自然所带来的这一切景象的震撼以及感叹之后写的,诗中对生机勃勃的满山的植物以及充满活力的动物进行了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能够看出来诗人对自然的喜欢和赞美,从诗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这种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和自然进行和平共处之后的喜悦。
2对爱情和女性的赞美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们还建立了一定的审美标准,使得他们不单单的在一些自然的环境中陶醉自己,而是与此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等级之分,也就是开始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事物,进而使得自然的景象被赋予了一定的含义,能够使得诗人的感情得以被表达。比如,对于爱情,他们不会直接来表述爱情,而是借助一些自然的现象或者景物来将爱情进行联系起来,使得爱情不再是隐性的不可表达的,变得能够在太阳下进行歌颂和表达,这种对爱情的表达方式的改变,是对之前一段时间内的禁欲主义的一种示威,因为现在不再受到束缚。诗人们在生活中的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因为身边的一切都能够带给诗人一定的快乐和喜悦,使得诗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进而使得诗人们对于爱情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并开始进行多种多样的歌颂和赞美,将其最原本的含义释放出来,这也是这个时期中以人为本的一种精神的体现。
比如:克里斯托弗的一首《牧羊人恋》中就将爱情与自然景物进行联系,其中说我们这里有美丽的山峦以及上谷,这些都是适合爱情生长的地方,使用这些美景来表现出对爱人的热情。诗人将这些美景进行勾画是为了将心中的爱人珍藏,只有这般美景才配得上爱人。整个是个在这样的一个感情基调下再加上这些美景,使得诗人对于这美好的爱情的赞美之情。爱
收稿日期:2017-02-10修回日期:2017-03-10作者简介:蒋小军(1979—),男,河南开封人,西安翻译学院,讲师,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及高校管理。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
一一一一一一一
二语习得与课程教学论中外文学文化研究
163
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情也在与一些自然景象相结合之后而变得更加的优美。
在对爱情进行赞美的同时诗人们还将目光转向了女性,因为爱情中不可能少了女性,女性是爱情中的一部分,所以爱情如果值得被赞美,那么女性也一定应该被赞美。这与之前的一段神论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甚至没有社会地位相比,女性得到了很大的尊重,使得女性不再受到社会的白眼,进而女性能够开始成为诗歌的中心话题,女性不仅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够甘愿奉献,非常的无私,所以女性应该在社会中被优待。文艺复兴使得女人能够被称赞,并且为女人重新的赋予一定的美的意义,认为女人是爱和美的一种结合体,女人能够将这种美进行展现,进而女人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3对更加深邃的知识的向往
虽然在很早的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知识是具有一定的力量的,能够带累人们一切想要的东西,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认为没有知识,世界的一切将不再进行变化,自然也会失去原本的景象,可以看得出来这里对于知识的看重,同时对于一些学术的进步也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进而使得整个时期内知识贯穿到从始至终。对于知识的探索也开始了一些全新的模式,对自然的认知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中进行总结,进而对之前的一段时期的知识的乏味性做出了一定的批评。这时期的马洛提出一个著名的自然构成元素的理论,认为人的构成是由水、火、气、土这四个因素进行构成的,因为人能够在哭泣的时候流出眼泪,进而认为水是主要的构成要素,人生存需要空气所以空气成为第二个要素,人死后埋在土里,最终会只剩下骨头,所以土是第三个要素,人的骨头能够被火焚成灰烬,进而火是第四个因素。这种构成因素的产生也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充分表现。诗人能够将自己的想象赋予到这四个元素中进而能够使得这种人文的情怀被充分地展现出来。马洛的另一个代表作品《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也对知识展开了丰富的赞美,在这里浮士德为了得到知识进而使得自己能够有所改变,将自己的灵魂进行交换,其中透过浮士德来展现出来的对知识的这种渴望得到已经达到一个变态的程度,是没有边界极限的,虽然这是一个悲剧,但是其中对于这个人的肯定以及表达的人文主义是非常的清晰的,浮士德变成了那个时期中人文主义的一种象征。
4对现实和人生的关照
在这一时期,诗人在对爱情的赞美时除了通过使用自然中的一些事物来进行表达其深层的含义之外,还会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一种及时行乐的含义。很多的诗歌中都会描述时光的飞逝以及生命的有限,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要及时行乐,这样才
164
一一中外文学文化研究
一一一一2017年4月
不枉费人生活一场。这种思想与之前的欧洲宗教中所提倡的禁欲又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在宗教神学的指导下,认为人应该将自己的欲望进行收敛,这样才能够使得自己减少遭受苦难,欲望就是一切罪恶的源泉,因为欲望会带来无穷无尽的苦难,所以宗教中提倡禁欲来减少困难。而在人文主义下,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不再相信宗教神论,认为人才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如果对人的欲望进行完全的抛弃之后,那么人和行尸走肉还有什么区别。在这一想法下,及时行乐出现在人的脑海中,并且留下深深的印记,人们开始逐渐的改变,首先是从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有一首诗歌《致水仙花》,其中对水仙花以及早晨的露水的描写,都是在感叹人生的短暂。进而将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态度以及人际交往进行描写,人们珍惜当下的时光,进而享受当下,生活的很快乐幸福。
5结束语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集中体现了情歌、爱情、浪漫等特征,并且体现了对当时社会思想桎梏的反对。从人文主义精神层面分析,西方世界文化中的个体人本精神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诗歌意向主要以个人情感为主,通过这些“意向”体会诗歌的内涵和思想,能够更加准确的感知到创作者的构思意图以及诗歌结构。在世界文化长廊中,英国文艺时期所涌现出来的诗歌作品,极具文学研究价值,这个时期所涌现出来的大量诗歌作用,展现出了文学领域的勃勃生机,也为后代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内容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也将文艺复兴时期作为内容,对其诗歌意向以及人文主义精神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世界文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燕芳设,2016(35):.作家罗伯特12-14.
·弗罗斯特诗歌意象语言研究[J].语文建[2]吕丹月),2012(07):.诗歌意象基点上中俄文化差异研究02-04.[J].时代文学(下半[3]范莹学报.,从诗歌意象管窥中俄文化差异2013(02):35-36.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4]余义洵学院学报,余洁),2011(03):.散文描写与诗歌意象24-25.[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
[5]单胜江意象[J]..作家诗歌意象语言特征——兼析罗伯特,2012(12):58-60.
·弗罗斯特诗歌[6]吴山倩文的定义[J]..科教文汇从交感论看诗歌意象——论安德鲁(上旬刊),2011(10):02-04.
·马维尔的爱一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
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