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宣
【摘
要】界定新媒体既不能以时间也不能以技术为标准,而要以这种媒体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革命所引发的人的生存方式的
变革为基础,应当以是否有助于人的自由本质的实现为考量依据。新媒体应当是一种突破固有的传播方式借助新的
传播手段而充分实现个体自主选择和传播信息的媒介。
【关键词】新媒体;定义标准;传播革命
【基金项目】“新媒体传播与群体性事件防范研究”(ZSR11-09)成果。本文为2011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作者简介】陈锦宣(1980~),四川宣汉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讲师
、“新媒体”一的学术定义及其内涵分析
法国学者弗兰西斯·巴尔和杰拉尔·埃梅里在其著作《新媒体》中对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作了概述,但是在其“结:“不管是诸如录音带、论”篇中他们却提出质疑录像带等独
这些不同的媒体在立的材料还是局部的或全球的通信网络,
?‘新近’什么意义上才真正是新的是指这个词的弱义吗
这个词并不总是革新或新奇的同义词。是指其强义吗?是
广播和电视这些老媒体吗?可它们自产生准备要替代报纸、
”《新媒体》,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虽然他们的著作名为但是对于什么是新媒体他们却没有做出更为准确地说明。显然,对新媒体的界定不能够以其时间出现的早晚为依据,也
“新媒体”不能以功能性替代为标准,那么,究竟何谓呢?
,“新媒体(NewMedia)”众所周知,从词源上看一词于1967年经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负责人P·
Goldmark在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产品的项目计划书中提出,后经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通过向尼克松总统提交报告多处使用该词开始在美国社
。“新媒体”会推广,并逐步扩展到全世界一词从21世纪初开始在我国流行,近几年来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越发展来越多的传媒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新媒体的现状与趋势、与创新,整个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探索与争论也在持续升
“新媒体”,”,“新媒温。但是什么是应当如何界定“新媒体“旧媒体”“新媒体”体”区别于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这是自概念提出来并为大部分人接受之后就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问题。
“新媒体”很多研究人员都从不同角度对下了自己的定义,对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提出了自己的界定,他们的研究“新媒体”“新丰富了的研究层次,虽说各执一词,但共同使对
媒体”的内涵揭示走向深入。本文在此尝试进一步对“新媒“新媒体”体”的界定作一点反思,以加深对的理解。
学界已有的对新媒体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比较富有代表性的定义有,美国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认为,新媒体将不再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的媒体,而不过是一种与传统媒体形式没有关联的一组数字信息,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应的媒体形式展示出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新定义认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字认为
发挥传播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新媒体是功能的媒介总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展江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产生的,基于IT技术和互联网的,具有互
”中国传媒大学廖祥忠认为新动特性的新的信息传播形式。
“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媒体是即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传统媒介是一对多的传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认为
播,而新媒体是多对多的传播。所有新媒介的性质均由此生”徐范大学邢长敏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发。
出现于传统媒体之后的各类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统称,主
要指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时地、交互地承载和传递各种个性化、多媒化复合信息的中介。纵观上述定义,主要采取了两种定义方式,一是内涵揭
的方式不示法;一是外延表述法。尽管对于定义“新媒体”同,并且在定义上也存在较大分歧,但在通过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在对新媒体所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揭示上,看
,“新媒体”法还是较为一致的。比如,有研究者认为永远是一个相对的、不断更新的概念,就正如印刷媒介相对于甲骨、钟鼎和竹简等媒介来说,曾是一种新媒体,广播相对于印刷,“新媒体”“新”,媒介来说也曾是一种新媒体之是一个相对
“旧”“新媒体”而“新媒体”于的概念,旧媒体曾经一度是又在不断地变化与演进。新信息革命中“新媒体”的最大特征则是集中了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等最新技术。由此就引
“新媒体”即与传统媒体的根本区出了第二个方面的认同点,
别,在于传播技术的革命,即以多媒体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多种传播手段所创造的全新的媒体形态,如博
客、电子商务、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等;再就是在原有的媒体传播方式基础上产生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与传播风格的媒体,如交互电视、楼宇电视等。事实上,以上定义方式主要么以媒体出现的时间为主要判定标准,要么以技术发展为基础产生的媒体的功能性替代为依据进行定义,这并没有解决巴尔和埃梅里的质疑,因此也可以说并没有真正解决新媒体的定义方式。
·28·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1.10.7当然,在定义中也不乏佼佼者,如美国《连线》杂志认为
的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学者VinCrosbie的定义
:“新媒体是能够同时对大众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通过新媒体,传播者与受众成了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之间可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此二者得到很多研究者
的赞同,
并且也从某种程度上较为接近地揭示了新媒体的实质。但是,无疑此种定义有语焉不详之嫌。
二、界定“新媒体”的标准考量
对于新媒体的认识,我们应当从更深处探寻。如麦克卢
汉所说,电灯的出现,其意义不在于它所带来的光明,而在于它所导致的传统时空关系的转换,电灯的出现影响了人们构建自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方式,也影响了人们构建诸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感知的方式。任何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将会对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他认为,从整个历史的进程来看,媒体的内容对人类的影响是无足轻重的,而与此相对,媒体的形式则对人类的发展、进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历史上无数次的媒体变革,最终都导致了人类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变
革。也正如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所表达的
:“铁路所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所传送的画面,而是它所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
传统结构的改变。”事实上,新媒体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仅是我们可用可不用的工具,而且是我们必须生存于其中的
世界。
据此,笔者认为,界定新媒体的标准既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在于一种简单的功能性替代,更不能仅仅停留于技术层面,而要以这种媒体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革命所引发的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为基础,应当是否有助于人的自由本质的实现为考量标准。
人的本质特性在于能超越现象界的许多约束而自己依赖自己,自己选择当下和未来,自己实现自己,这是人的自由的本质。人的自由本质决定了人的活动具有方向性,因此才产生意义和价值问题。意义和价值并不是封闭的,是在交互中实现的,因此,自由意志的实现,即有效传播是对于人的自由本质具有重大意义的。以往的传播是一种传统媒体主宰话语权的传播方式,人的自由意志在这种媒体面前湮没了,人的自由意志的彰显需要另一种传播方式,打破既有传播中的话语霸权,这需要传播方式的革命,也需要传播载体的革新。笔者认为,只有实现或者推动这种革命性传播的载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所以
,“新媒体”之“新”既非“新旧”的“新”,也非“新瓶装旧酒”的“新”,而是代表一种革命意义的颠覆传统的新。此种意义上的新才是真正的新。新媒体以一种新的媒体形态,进入到人类的活动之中,对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方式、生存的类型、生存时空的展开、
生存的自由与解放、生存方式的转换与更新等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在具有新媒体的历史阶段将丰富和提升着
人的生存样式、
内容和结构,同时也决定着人们生存的价值定位与价值取向。因此,在新媒体世界中,人被赋予更广泛
意义上的主体内涵,人的主体地位会因话语权的获得而得到彰显。主体在新的传播方式面前得以激活自身的全部智慧,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1.10.72011年第10卷第7期人们可以不断进行赋予意义的思考,在这种当代性的思考
中,体现的是当代人的人生意趣和当代人生存方式的本质特性。
现代化的社会运动推进着社会的发展,但其弊病也在抬头,每个人的生存都被抛向市场,物支配着人,物化必然导致人的异化,
异化的后果是人的生活的意义世界受挤压、个性的泯灭。新媒体的革命性就在于个人能够在共性中摆脱出来,表达着个体对于生命本性的自觉理解,因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思考生存困境的解决之道。
三、“新媒体”的界定
依据新媒体的界定标准,我们可以得出新媒体所带来的两个方面的深远影响。首先,个人的自由话语权的重新获得,
表现为传统信息接受者角色和地位的革命性变革。在传统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决定着整个传播过程,决定着信息内容的数量与质量,流量与流向,从而牢牢掌握话语霸权。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重新定义传播者与受众概念,二者之意的区分将逐渐模糊,因为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以新媒体所具备的特有方式获取和传播信息,每个个体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这种传播方式是对传统的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颠覆,是传播主体的自我传播需求的真正实现。新媒体使个体在他们对信息的选择、生产、传播和接收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的自主化选择,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遵循自由意愿,有效而主动地建立起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环境。
其次,传播秩序的重建,表现为打破既有传播秩序,以新媒体为中心建立新的传播秩序。新媒体必将改变传统的媒体环境,“去中心化”是新媒体向传统媒体挑战的核心话语。新媒体将淡化意识形态的主导、利益集团化的主导、强势强权的主导,代之以平民舆论、草根文化、个体体验。传统森严的等级划分在新媒体所创建的共享交流平台上已经不复存在,同等的话语机会成为了新媒体传播中的独特风景。因此,新媒体开创的传播秩序开启了并实践着、分享着媒体环境的民主和平等,个体因此拥有了自由传播权。
据此,本文也尝试提出自己的新媒体定义:新媒体是一种突破固有的传播方式借助新的传播手段而充分实现个体自主选择和传播信息的媒介。新媒体的内涵界定应当注重个体的自由选择性,当然,这种自主会带来诸多的问题,但是
正如加缪所讲的
:“一个享有自由的媒体固然也会有好有坏,但是如果没有自由的话,它却不可能变得比坏的更好……自
由无论如何都为情况的改善提供了一个机会,而约束却只能使事情变得更坏。
”参考文献】1.[法]巴尔、埃梅里著,张学信译.新媒体[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2.邵庆海.新媒体定义剖析[J].中国广播,2011
3.江宏、卢榕峰.解读“新媒体”[J].新闻爱好者,20114.[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5.转引自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0·2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