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时间: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800字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800字1 《绿皮书》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由黑人邮递员维克多雨果在美国白人至上运动的1962年编写,旨在帮忙黑人同胞们在旅途中找到可以供其入住就餐,乃至上厕所。 绿皮书,自由的指南。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窥见美国种族卑视环境下黑人与白人人格的不公平。雪利是声名远扬的钢琴演奏家,他可以在白人餐厅中演奏他的音乐,获得掌声。却无法使用餐厅的洗手间休息室等,因为在当时,许多餐厅专供白人而不允许黑人使用,黑人想上厕所也只能提前规划,避开踩到禁忌。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场景,第一个是唐雪利和托尼的车在南部乡间小路抛锚时,与田里劳作的黑奴们的对视。雪利看着对面的同样肤色的人们,却说不出一句话。引用一位博主的话,“对面呢,仍是寒冬,自由在一点一点向外蔓延。”维克多雨果在绿皮书中写下过一句很出名的话,“在不久的将来某个时刻,将有一天不必发布本指南,那时候我们作为一个种族在美国拥有公平的权利和特权。” 第二个记忆犹新的情节是唐雪利与托尼在车里吃炸鸡的场景,唐雪利为了摆脱黑人就是喜爱吃炸鸡的卑视言论,从不吃炸鸡,但托尼执意将炸鸡送给唐雪利吃,三四番拒绝之后,雪利翘起兰花指,矜持 第 1 页 共 9 页 地吃起了炸鸡。后在晚宴上主人又羞辱性地为雪利博士预备了炸鸡大餐,还要求他到庭院外黑人专属的茅厕上厕所。雪利博士并未因为主人的卑视而怒火中烧,他乘车回到旅店上完厕所,返回后仍若无其事地与其他客人握手道别。 种族卑视是岁月与经历无法抹去的苦痛。狭隘的思想与认知,不仅在表面体现了偏见与伤害,而且在内里,是对人格公平的不敬与卑视。用表面而非内里,甚至是偏见来评价一个人确定是颇失公允的。假如世界是单调的,人们定非常憧憬多彩,但世界本就是多元多彩的,它是包涵与理解的共存体。因为差异和多元,世界变得更加和谐。当傲慢决定态度时,人们就会失去友善,当偏见占据主导时,人会因此失去推断。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我们应当开放包涵,即便不喜爱也不能羞辱。不要让人心的偏见成为我们之间横亘的大山。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800字2 《绿皮书》叙述的是一个粗俗暴力的白人托尼,为世界上优秀的黑人钢琴家唐开车,向南方做巡回演出的故事。 影片中有好几个片段,叙述的是因为店里的老板、服务生看唐是一个黑人,所以不让他上洗手间、去餐馆吃东西。这就是当时最严峻的问题——种族卑视。但他身为一个黑人,也要维护自身的权益,况且他还是被邀请来的嘉宾,理应接受较好的服务。所以他总是不赞同他们的作法。 他的一次次演出,目的是是想要消退白人对黑人的不公平对待。 在影片的开始,抛下了一个疑问:托尼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唐放弃 第 2 页 共 9 页 在纽约第三大道的三倍薪酬,且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却选择困难地在美国陆地上行走、闯荡。而在影片快要结束时,唐三重奏的音乐伙伴给出了答案。 他说:“因为光靠天赋是不够的,转变大众的想法需要士气。”唐正是因为怀揣这样的士气,才会拿着绿皮书,用音乐来转变人们对黑人的认识。 从整部电影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唐是一个非常高雅的人,但是唯独在一个片段中,我们才看到了真实的他。 这个片段叙述的是托尼邀请他一起用手吃炸鸡,但是唐觉得这是一个不卫生的行为,经过托尼的一次次剧烈推举,唐也无法推脱,于是大胆地放下姿态,啃着炸鸡。然后也学着托尼将鸡骨头扔在窗户外。 作为一个黑人,他学会与自己的同胞一起,在黑人酒吧大肆享受音乐的乐趣。而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人,他学会捍卫自己的权益,当对方不允许自己在餐厅内吃饭时,取消演出。这都是敢于面对自己,接受事实的表现。 都说家是温馨的港湾,但孤独的唐从来不与自己的兄弟联系。他认为即使哥哥知道自己的联系方式都没有来找自己,便也不愿做那个主动的人。 但托尼却看得透彻:“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可怕先踏出第一步。”既然有士气去转变世界,转变自己又何乐而不为呢?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只有英勇地面对生活,尊重与温暖便会向你走来。 第 3 页 共 9 页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800字3 电影《绿皮书》是一个洗涤心灵的杰作,看完了这个电影,《绿皮书》顿时空降我最近两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前三名。 在纽约的破旧街边,住着托尼瓦伦拉那一大家子人,三代人都住在一百多平米的小房子里,他很卑视黑人。在纽约的一个三层豪华别墅里,住着一个黑人,他是世界有名的钢琴家,三层的别墅只有他一个人。他叫唐那多·谢利,他既是音乐家,又是一名博士,因肤色关系,他的助理都不想搭理他,谢利两个月内在不同地方有十场钢琴演奏巡回演出,他雇了托尼给他当司机。 这一路,谢利因为肤色问题被卑视,欺侮,殴打,托尼一次次救了他,安慰他。使得托尼对黑人的看法转变了,变得理解起来,体量起来……因为肤色的问题,谢利博士不能试西装,不能在大礼堂就餐,不能去正经洗手间解决……他需要尊严,他对托尼说:“我有一个梦想,让我们黑人与白人平起平坐,肤色真的很重要吗?特别重要吗?我为他们弹钢琴,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很名贵,高雅,到了台下又成了一个讨人厌的大老黑,这就是你们白人的素养和教育吗?是,我是住在一个温暖的城堡里。但你知道吗?!我是一个人!!肤色影响人品教育吗?没人同意给我当助理,我只相信你托尼, 我不知道我的同胞喜爱什么,怎么想的,我无法融入进去,是我不够黑、不够白,不够男人,我的天呐?托尼,我究竟是谁啊?” 是啊,肤色很重要吗?九几年的时候,马丁·路德·金演讲了一篇《I have a dream》。他本人是个黑人,他为黑人发声。他说当今 第 4 页 共 9 页 社会肤色问题会影响我们这些有色人的后半生乃至一辈子。我们只配跪着、背着奴隶条约吗? 不就是皮肤黑吗,那NBA里头那么多有色人在打篮球,他们打的不是一样精彩吗?黑人发表演讲,他们不是也演讲的一样精彩吗?在我看来,肤色并不是问题。也不会影响一个人的人品,人生乃至教育问题。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800字4 看了电影《绿皮书》,看完之后能够引起更多对于现实社会现状的思考,电影的结局既令人意外但又好像在情理之中。不得不说是一部好的电影,让你随着电影的进展完成思想的转变。 电影是关于两个男人的故事,但两个人的背景差距过大,黑人和白人,钢琴家和司机,富有和落魄。差别反而在肯定程度上加深了这段友谊的宝贵程度,让人从一开始的难以接受到最终的顺理成章。 托尼在一开始还是厌恶黑人,从他把黑人水管工喝过的水杯扔进垃圾桶可以看出这是因为当时美国的种族卑视的土壤还很深厚,对黑人的卑视也根植在白人心中,几十是像托尼一样的意大利移民。但戏剧性的是托尼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他选择了当谢利的司机。当然是绝佳的组合,一个在关键时刻足够靠谱的托尼,保证谢利一路上的平安。谢利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托尼,转变的不只是他的谈吐,更是他思考的方式。 片中的闪光点有许多,当他们在前往北卡罗来纳的途中,在一处庄园。谢利与一群黑人有了一次深刻的对视,对面的黑人或许在想, 第 5 页 共 9 页 这个人为什么跟我们的身份不一样。但在谢利内心深处,他也有对自己身份的认识惧怕,尽管他是誉满天下的钢琴家,甚至在白宫演奏过,但他究竟还是一个黑人。他甚至不能够使用高级场合的厕所,也无法在高级餐厅进餐,仅仅是这些地方不接待黑人。或许谢利对于自己身份认知也存在困惑,因为他既不像其他黑人,也要忍受存在着的对黑人的种种不公平对待。而对于托尼,在被存在种族卑视的警察截下时,一开始还能保持冷静,但当警察说:所谓意大利人与黑人是同一类时,便冲动的打了警察。他们为此发生了争吵,托尼想要辩解时,谢利一针见血地指出托尼意气用事的缘由。 他们吵吵闹闹了一路,争吵缘由不全是因为身份背景的差异,更多的是当时种族卑视思想的蔓延对于每个人的影响。正如风浪中的飘摇小船,时代浪潮裹挟着的个人丢失了太多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当自己离开固有的环境,才有可能以崭新的思维思考个人的境况。 最终,谢利博士在圣诞夜访问了托尼一家,其乐融融地一起过了一个圣诞节。在这一刻,种族,身份,地位都显得无关紧要,他们的友谊超越了一切。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800字5 路始于两个人。 一个住在布朗克斯的一个街区,为了家人的生计奔波,烟不离手,油嘴滑舌,是一个活得像黑人一样的白人。 一个住在卡耐基音乐厅楼上,为上流社会的人士演奏,知书达理,举止优雅,是一个活得像白人一样的黑人。 第 6 页 共 9 页 这一路, 像一场修行。 对于唐,在种族卑视并不严峻的纽约,他拥有他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但他仍毅然前往南部,期望以一己之力去除成见。 每场演奏结束后,台下观赏的白人便会热忱地为他鼓掌,他满面笑容,优雅地起身致谢。但同时他也面对了:侍者弯腰恭敬地为他服务,但也恭敬地禁止了他走向“白人厕所”;在旅社他西装革履,坐在一旁品酒,黑人发出邀请,遭到拒绝后便嘲讽他“还不是怕把一身好衣服弄脏了”;在西服店他被禁止试穿;在酒吧他被卑视殴打……在台上,他光鲜亮丽,下了台,他什么都不是。他找不到合适的归宿,白人从心底还是瞧不起他,黑人因差距也讥讽他。“我不像个黑人,也不像个白人,那你告诉我,我是什么?”历尽苦痛后,他站上了酒吧的小舞台,敲响了那架不知品牌的钢琴。没有高雅的环境,没有清静的氛围,但唐却笑得很快乐。 托尼,尽管生活窘迫,却仍保有白人种族卑视者的傲慢。他拒绝接触黑人使用的东西,会偷偷把来家里干活的黑人用过的杯子扔进垃圾桶。但迫于养家糊口的压力,他不得不为黑人唐做事。“他高高在上地坐着,把自己装扮得像一个阿拉伯酋长。”他向妻子这样形容唐。一路相处,一路磨合。托尼在唐的“逼迫”下转变自己。保持语言文明,学会合理处事。“你永久不会以暴力取胜,只有保持尊严才能战胜一切。”在掌握脾气的同时,托尼也要收起自己的偏见。他在信中向妻子表达了他对唐高超音乐技巧的赞美,在唐遇难时总出手相助。在圣诞餐桌上,面对亲戚对唐“黑鬼”的称呼,托尼却阻挡了他“别 第 7 页 共 9 页 那么叫他”。 “嗨,托尼。” “嗨,唐,圣诞欢乐。” 路终于一个拥抱。 第 8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