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
【篇一:借物喻人教学设计-2】
《借物喻人》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出示图片,谈论已学课文《梅花魂》。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和观察力,请看大屏幕。这段文字是选自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梅花魂)非常棒!仔细观察,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一种什么事物?(梅花)它有什么特点呢?(愈是寒冷愈是......)仅仅是在写梅花吗?(不是)
2.揭示主题。师:而是借梅花的特点来赞誉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在文章中,像这样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
二、阅读《落花生》,循文解物
1.请大家打开手中的阅读材料,我们先来阅读第一篇文章《落花生》。快速阅读文章,看看许地山先生写的是什么事物呢?(板书:落花生)
2、文章只是在向我们介绍落花生吗?
请大家再次快速默读文章,这一次,可以选择性地阅读,勾画出写落花生特点的语句,在旁边批注下你的感受,或者写下你的疑问。
4.循文解物,全班交流: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特点?父亲又是怎样议花生的?引导学生归纳出落花生的特点。(板书:果实埋在地里,可以榨油)
小结: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常常被人忽视的、却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花生虽然没有像桃子、石榴、苹果惹人喜爱的外表,但它一样结果,而且将成熟的果实埋在土里,一点不张扬,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5. 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 (希望孩子们能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有用。)
6.讨论: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板书:做朴实、有用的人)
7.小结:文章《落花生》,主要写了花生这种事物,它的特点是果实埋在地里,可以榨油。作者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板书:阅读记录卡题头)
二、对比阅读,找出共通点
1.按照学习《落花生》的方法,快速阅读《白杨》找出它们的共通之处。填写阅读记录卡。
阅读要求:
(1)读快速地浏览课文。
(2)品勾画重点词句,品词品句,抓住事物特点。
(3)悟小组合作,感悟事物形象,感悟“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感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2.精读细品,感悟形象,重点体会散文中“借物喻人”的精妙。 借什么物喻什么人?
为什么借它喻人?
3.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师适时点拨。
3.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师适时点拨。
三、仿创“借物喻人”的散文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白杨树、桃花心木、高粱一样的人和事,它们让我们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你能打开想象的翅膀,举例子来说一说吗?
例如:蜡烛,十几厘米长的东西,在别人的眼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但它在没电的时候,却能给我们带来一丝光明、一点浪漫、一些温馨,每次想到蜡烛就会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蜡烛不仅给我们光明,更重要的是它那种奉献、牺牲自我的精神。就像老师一样把他一生的知识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们。老师是一支不起眼的蜡烛,默默奉献,无私付出,他们配受一切赞美。
四、阅读延伸
1.推荐课外阅读:像这样借物喻人的散文很多,同学们可以再读读叶圣陶的《牵牛花》,茅盾的《白杨礼赞》,还有杨朔的《荔枝蜜》,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夏衍的《种子的力》等等,真正的阅读是静下心来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与作者交流,与人生品酌。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无限。
2.小练笔:运用“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写一篇小散文。
【篇二:南海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参】
南海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参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2.c 3.a 4.d 5.b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6.c 7.b 8.a 9.d 10.c
三、积累与综合性学习(共15分)
11.默写或按照要求填空(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错、漏、多一字均扣1分,扣完2
分为止)
(1)塞上燕脂凝夜紫色(2)吏禄三百石(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浊酒一杯家万里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综合学习(5分)
(1)(2分)示例:①请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最美好的时节里留下汗水,留下希望,留下拼搏的足迹,让我们高呼:理想万岁,青春无悔。②世界上没有既定的命运,用你青春的利剑去斩断厄运的锁链吧。③青春是美好的,因为她拥有未来,她充满着力量、充满着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
(2)(3分)示例:①如果说人生是五彩缤纷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绚丽的一抹;如果说人生是动静交融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活力四射的一份。②青春如梦、如火。纯洁的心灵向往美好的未来,设计着一幅又一幅壮丽的蓝图,这就是梦幻般的青春;生机盎然的我们凭着那份执着和激情无悔地去寻求生命中的价值,这就是热情的青春。
四、现代文与名著阅读(共35分)
(一)最难一颗梅花心(15分)
13.(3分,意对即可)在没温暖的阳光和充足的雨露的季节,梅树为积蓄营养,喂养并孕育待开的梅花,以及有足够的力量,爆裂出一朵朵花,只能忍痛割弃满树绿叶(1分)。而枯叶不落,正是用仅剩的温存,为待开的梅花遮风挡雪,尽量使其减少消耗,节省精力(1分)。
14.(3分)“梅花心”的内涵:一身胆气,在艰难中保持坚强的意志,甘受寂寞,甘于献身、无私奉献。
15.(3分)示例:句子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方法(句式),增强语言气势(1分),强调了梅坚贞、甘受寂寞、无私奉献的品格(1分),表达了作者对梅的赞美之情(1分)。
16.(3分)写梅花联想到屈原、文天祥和鲁迅等人,是运用了借物喻人(或:象征)的写作方法(1分),借一身胆气、坚贞、甘受寂寞、无私奉献的梅来象征在黑暗和艰难中前行,具有梅的风骨和精神的人(2分)。
17.(3分)不能删掉。最后一段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1分),并且画龙点睛,深化
文章主旨(1分),抒发了作者对梅花以及具有梅花风骨和精神的人的赞美之情(1分)。
(二)议论文阅读(12分)
18.(3分)在当今时代,我们要追求淡而有味的人生。(或:为人淡而有味才能享受成功。)
19.(4分)首先提出“淡定,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的观点(1分),接着引用名言进行阐述(1分),然后列举孟非坦然面对每一次改变的例子作具体分析论证(1分),最后总结上文,强调懂得淡定、与世无争低调的人做事想不成功都难(1分)。
20.(2分)示例:明代文学家宋濂年轻时看淡物质追求,全身心投入求知求学中,最后终有所成,享受到了成功的滋味。
21.(3分)“淡而有味”的人生是以有限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上,看淡物质追求和享受,少计较、少折腾名利(2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是全身心投入学习,不要和别人攀比学习之外诸如衣着打扮等物质条件,踏踏实实求知(1分)。
(三)名著阅读(8分)
22.(4分)众泼皮冒犯鲁达纯属恶作剧,所以鲁达手下留情(1分);郑屠是恶人,强占民女,鲁达嫉恶如仇,自然对他严惩痛打(1分)。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鲁达三拳打死郑屠的场景,写出了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的郑屠的可悲下场(1分),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强烈愿望(1分)。
23.(4分)a文中鲁达见张三、李四拜在地上不肯起来便疑心众泼皮想戏耍他;b文中鲁达打死了郑屠却假意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1分)。这可见鲁达粗中有细的性格(1分)。a文中鲁达不等张三、李四占身,一个左脚一个右脚就把他们踢进粪窑;b文中鲁达三拳就打死郑屠(1分),这可见他武艺高强的特征(1分)。
五、作文(50分)
等级 分值评分标准
一类卷(50-45分) ①立意正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②结构完整,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③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44-40分)①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材料具体。
②结构完整,条理清楚。③ 语言通顺,很少错别字。
三类卷(39-30分)①立意基本正确,能表现中心。
②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③语言基本通顺,错别字不多。
四类卷(29-15分)①立意不明确,材料不能较好地表现中心。
②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③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14分以下) ①无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②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③文理不通,错别字多。
建议:1..加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加1—5分(加到作文满分为止):①立意深刻; ②选材新颖; ③语言优美; ④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2.扣分:①不足500字的,每少30字扣1分;
②文中错别字超过3个后,每1个错别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③文章中出现真实姓名或真实校名的,降一等级评分;
④出现抄袭、雷同的文章,证据确凿,一律按五类卷评分。
⑤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扣1—3分
附加题(10分)
(一)课文文言文阅读。(6分)
1.(3分)当船行驶到有漩涡的急流中,他大声喊:“应当这样掌舵,这样摆正行船的方向。”(重点词“唱”“捉”“正”等必须解释正确,每词1分)
2.(3分)①理论应该联系实际,要学以致用才能成功。或:②做任何事千万不要盲从,不要轻信。
附:参考译文
从前有一个富有钱财的老人的儿子, 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寻宝。这位老人的儿子擅长背诵入海驾船的方法,如果船在海中行驶到有旋涡、回流、礁石的地方,应该怎样驾驶怎样校正方向怎样停靠。他就告诉大家说:“入海驾船的方法我全都知道。”大家听了都相信他的话。 船行驶到了大海后没有多久,船师生病忽然死了,这时老人的儿子就代替死去的船师驾船。当船行驶到有漩涡的急流中,他大声说:“应当这样掌舵,这样摆正行船的方向。”可是船只是在漩涡中打转,无法继续前进到达寻宝的地方。满船人最终都落水而死。
(二)古诗鉴赏。(4分)
3.(2分)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水晶帘动”来比喻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生动写出了池水晶莹透澈、水光潋滟、碧波粼粼的特征。
示例(2):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先写看见池水波动,然后才写感觉到起风了。如果
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4.(2分)诗歌描绘了一幅由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等所构成的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夏日风光图(1分),抒发了诗人悠闲恬淡、愉悦自在的心情(1分)。
附:诗歌大意——盛夏时节,绿树葱郁,树阴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清澈的池塘中映射出楼台的倒影。微风拂过,池水轻轻晃动,犹如水晶帘子被掀开一样。蔷薇花开满了蔷薇架,满院都可闻到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篇三:语文阅读与写作】
语文阅读与写作
一. 1.阅读考察能力点
基础知识----------注重考查积累
内容理解----------注重考查理解能力
思维拓展---------注重考查个人感悟
2.阅读提分技法
第一,快速扫描, 整体感知全文
第二,代入问题,有针对性思考
第三,锁定关键段落,重点检索
第四,抓住重点分析研读, 得出答案
二.作文有方法
第一;围绕中心合理安排素材
第二;叙事有条理,突出主要内容
第三;写好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
第四;写出自己观点和情感
第五;大胆构思,多角度展开想象
2.作文高分指导
技一;用排比,增气势
技二;借物喻人,突出中心思想
技三;动静结合,写出动态美
技四;把握细节;使文章更生动
技五;巧用古诗词.谚语,名言,增亮点
三.读写训练
1.体会作者独特感受
展开想象和联想写出独特感受
2.体会环境描写作用
通过环境描写抒发情感
3.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
4.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5.理清文章思路
把事情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6.体会文章感情表达方式
抒发自己对事物的喜爱之情
7.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
8.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写演讲稿
9.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把情感写真实,具体
10.体会标点符号作用
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进行表达
11.体会重点句段意思
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12.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把结构写完整
13.体会鲜活的人物形象
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
14.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式
借物喻人,借景抒情
15.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写平凡小事,以小见大
三.技巧指导
1.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通过人物所作所为体会;人物语言;心理;具体事例
2.描写人物心理活动:
以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品质,展现人物心境,抒发人物情感
3.体会作者独特感受:
通过文章关键语句,他人及个人经历,具体事例,主人公所作所为,一些描写,侧面揣摩.
4.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独特感受:
可以用个人亲身经历;联想和想象的方式,以想象作文如童话,寓言;以旁观者身份;采取换位思考的形式
5.体会环境描写
的作用:
对人物活动描写,人物心理,全文气氛烘托
6.通过环境描写抒发情感
可以此方式正面抒发情感,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7.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通过人物活动;通过具体事件或典型事件;按照记叙顺序
8.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详写突出中心的人物或事件,略写次要。重点写有力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内容;重要事件的重点过程要详写.根据表达需要定详略.
9.理清文章思路
通过人物的相关事件理清;有关时间词语理清;把握关键词理清
10.把事情经过结果写清楚:
按时间顺序,在记叙文中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通过相关描写方法,结合人物行为,重点把事情经过结果写清楚具体
一般,事情的经过详写,结果清楚明白
11.体会文章感情的表达方式:
记叙的字里行间寄予作者感情,具体事例直接体现,引用他人话语间接体现
12.抒发自己对事物的喜爱之情:
将自己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蕴含在文字中,通过议论方式抒发情感,抒情方式抒发
13.体会文章中心思想:
通过关键句子或段落体会;通过文章中具体事例;通过人物情感
14.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
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深入思考
15.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联系全文体会;联系文题体会;联系主题体会
16.写演讲稿
通过写他人的故事表达个人看法的正确性;通过个人故事表达个人看法的正确性;通过”情字来打动读者.
17.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据上下文理解;与主题联系理解;联系作者情感理解
18.把感情写真实写具体:
通过具体事例;通过动人的抒写;通过构造意境
19.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重点体会省略号常见几个作用;引号常见几个作用;
20.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进行表达:
用夸张,使想象变得更加神奇;用比喻,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恰当运用拟人,排比
21.体会重点语段意思:
联系本段内容,联系全文内容,联系全文主题
22.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开篇点题,结尾扣题,首尾呼应
开篇引题,结尾扣题,深化主题
首尾呼应.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23.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
由时间性词语确定顺叙顺序;由开头交代的结局确定倒叙顺序;根据记叙的需要,明确文中恰当运用的插叙.
24.把结构写完整:
写好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结尾一般要简要交代,主体部分要详写
注意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5.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语言;人物行为;人物神态
26.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
选择日常小事刻画人物; 事例不在大,要典型
注意事例的说服力和表现力
27.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式:
通过人物活动,通过自然界景物;通过描写某个事物表达
28.借物喻人,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情景交融. 通过写物来写人,表达一种情感或品质
作文应用
1.展开联想和想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想做一些对他人,甚至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也好去真正体验一下做成大事时独有的感受.请你以生活的感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可以展开适当联想和想象.写出真情实感.450~500字.
2.通过环境描写抒发情感:母爱是个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很多文人都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写出母爱带给自己的温馨和感动.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注意要有恰当的环境描写.500字左右.
3.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父亲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大大咧咧,或者是不近人情,远不及母亲,你的父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请以父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有适当心理描
写.500字左右.
4.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做着七彩的童年梦,唱着欢乐的童年歌,不知不觉已经成长为少年,童年是美好的,是令人回忆的.请围绕童年的朋友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要注意写作中的详略问题.重点突出.500字左右
5.把事情经过和结果写清楚:从小到大,相信每位同学`都经历过一些让自己难忘或是令他人难忘,至今想来都觉得很有意义,对人是一种激励和促进.请以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
6.抒发自己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请以我爱.....”写一篇作文.
7.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请以智慧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展现出生活中智慧的思考带来的无限力量.
8.写演讲稿:生活多姿多彩,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做生活的主人,无论苦还是乐,都能带来诸多感悟.请以感悟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9.把感情写真实写具体:友谊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一片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获得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感受到心灵的慰藉..请以友谊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0.运用夸张比喻手法写
11.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快乐的感悟,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2.把结构写完整:成长道路上,总要一些事情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对你的学习或做事有很大启发
13.
14.
作文高分指导:
1.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使内容表达更充分.突出.显得文章富有文采
例: 生活是一篇华丽的乐章,生活是一条欢腾的小溪,生活是一次漫长艰辛的旅程,
生活是永远看不到尽头的风景.
2.借物喻人,突出中心思想.通过对事物的描写表达对一种精神的赞颂,表面写物,实质写人. 例: 落花生,通过写花生来说明做人要朴实的道理.写作文时,通过写粉笔来歌颂无私奉 献的精神,写梅花来表达不为严寒傲立雪中的傲骨精神的赞美.这样使文章更形象,重心更 突出.
3.动静结合,写出动态美
例: 写人时,除开写人物身材,样貌,衣着等静态特点,也要写出他/她笑的特点,说话的样子,及
动作神态等.写小动物时,不仅要写出它的颜色,头,身子等外型特点,也可以写它跑动,嬉闹 的情态.
4.把握细节,使文章更生动.-----属于作文写好的更高条件.有时候一个眼神刻画可以展现一个
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个细微动作可以表达人物得重要情感,一个特点的细致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突出特征,一个环境描写可以烘托整个故事发展的氛围.
例: 写爸爸的爱,可以通过写爸爸的手来反映爸爸沉默如山的爱,可以写爸爸的手宽大
有力,带有老茧或不在年轻,显得苍老.
5.巧用古诗词,增添文章亮点.使文章有诗意.我们学习积累的诗句名句,作文时灵活运用.
例: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江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