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
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及我校教务处下发的《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大纲》的要求,依据杭师大教管[2009]3号文件《**大学**级师范类本科专业教育实习工作通知》精神,特制定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专业(师范类)教育实习工作计划: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教育实习,使实习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树立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志向。
2.通过教育实习,使实习生将所获得的体育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综合运用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学校运动队训练的工作实践中,培养他们独立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3.通过教育调查等方式,使实习生了解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状况,总结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培养他们基本的学校体育科研能力。
4.检验我院的办学思想和培养规格,不断改进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工作。 二、具体任务
1.实习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初步培养学生课堂教育、教学的能力。
2.参与班主任工作,使实习生初步掌握班级工作管理经验,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 3.撰写教育调查报告(小论文),对实习学校的发展历史、先进教师事迹、教学改革成果等亮点进行探索,提高观察、分析和研究能力。
4.实习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校运会的组织工作及裁判工作,培养学生组织与指导各项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
5.结合毕业论文选题进行相关研究内容的调研、取证及问卷调查等,为毕业论文撰写积累实践依据。
三、组织领导
(一)本年度教育实习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带队教师:全面负责实习与实习生的思想、生活和业务指导及教育工作,主要职责: 1.带领实习生了解实习学校的教育工作情况(包括听课、参观等)。
2.指导实习生参加观察教学、课外指导、评议会、班级活动。
3.配合实习学校体育组、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备课、上课等环节进行辅导。 4.检查督促实习生遵守《实习生守则》。
5.每周填写一份实习点情况反馈表,交学院教务科。
(三)实习小组长:实习小组长在带队教师、指导教师的领导下,协同做好实习小组的思想、业务和生活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1.带领实习组全体同学认真做好教育实习的一系列工作。 2.协助教师抓好实习生的备课、试教、听课和课外活动等工作。 3.严格执行和认真检查实习生的组织纪律,做好安全和团结工作。
4.负责做好小组实习总结、小组成员鉴定工作及所有作业(包括:各实习生实习总结、教案若干份,实习记载及听课笔记若干份等。)
5. 督促本组同学向本校《实习通讯》及校刊、广播台投稿,报导实习工作动态。 四、实习学校
教育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培养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重要措施。而实习学校是高师院校进行教育实习的基地。为了做好教育实习工作,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实习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实习生进行教育实习。 (一)请实习学校建立指导教育实习领导小组.由实习学校校长、指导教师和学院派出的带队教师三方组成,统一领导教育实习。具体任务是:
1.确定实习班级和实习生指导教师。 2.安排具体实习任务,制定有关制度。 3.认真指导和积极支持实习工作。
4.对实习生进行思想教育,介绍建校历史、提供改革与发展现状的相关信息。 5.研究解决实习期间的有关问题。
6.总结指导教育实习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任务
1.帮助实习生熟悉班级的教学情况和学生思想、学业、体质以及班级工作情况。 2.指导实习生备课、上课及课后评价,做好班主任工作及教育调查工作。 3.指导实习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运动队训练及竞赛组织等工作。 4.对实习生的教育实习写出评语和评定成绩等级。 五、实习时间
**级教育实习时间共12周(从9月7日至11月27日),进实习点时间为09年9月14日,具体安排:
1.准备阶段1周(进实习学校前一周,在杭师大进行强化训练)。 2.见习阶段1周(进实习学校后第一周:听课和了解情况)。
2.实习阶段9.5周。
3.总结阶段(在实习学校最后2天,总结与鉴定)。 注:11月30日(周一)复课。
六、有关教育实习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体育教学
1.备课:实习生必须备好课。备课时应做好一切课前准备工作,写出详细教案并提前送交指导教师审批,经同意、签字后方能上课。
2.预练:是上好课的前提。预练要根据教案进行演示,在预练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予以改正。
预练侧重于讲解示范和组织教法两个方面,凡是这两个方面不符合要求的,应对教案进行修正。原则上每位实习生在前2-3周的课前必须进行预练。
3.上课:是体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实习生应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实习学校具体情况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上课要做到:(1)要有先进教育理念,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做到言传身教;(3)认真编写教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要达到增强体质,促进技能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5)注意安全教育,防止运动损伤;(6)实习期间至少上2节理论课。(7)认真写好课后小结,要求内容具体,文字力求简明扼要。
4.看课:看课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有效措施,因此,看课应有目的性。它包括课时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以及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安排等。看课要做看课笔记,课后及时交换意见,评议课时要积极发言,提出建议。 (二)早操、课间操
实习生要按时到场,配合班主任进行组织纪律教育、领操或技术指导、检查评比工作。 (三)班级体育活动
每个实习生要负责自己教学班级的课后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包括班级体育小干部培养以及对体育技术、身体素质差的学生的辅导等)。
(四)运动队训练和运动竞赛
1.实习生应积极协助实习学校体育组搞好运动队的训练工作。注意对周训练计划和训练课计划的制订。
2.积极参与学校的课余竞赛活动的指导,担任竞赛组织、裁判工作。 (五)班主任工作实习
内容:制订班级工作计划、主持班主任日常工作,开班会、个别教育、德育讲话、处理班级中突发事件等。
要求:深入教学班级了解学生情况。听取班主任指导教师对班级工作的经验介绍,在指
导教师指导下学习并掌握班主任工作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特点。
(六)教育调查
内容:1.了解实习学校的历史、现状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情况。2.调查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教育教学的改革及经验情况。3.调查上课对象的思想情况、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学习态度与方法、知识结构与智能水平及身体素质发展情况。
要求:调查报告选题及调查计划拟定可在指导教师或带队教师指导下进行;调查报告内容要真实,主题明确语句通畅并文字要简明扼要等,全文3000字左右。
(七)对实习生的几项具体要求: 1.每位实习生每周上课一般为4-6节。
2.进实习学校后的前一周,首先要认真听指导教师的课,实习期间每周听同学的课不得少于3节,做好听课笔记。
3.在实习期间上一堂\"实习公开课\课后实习小组进行评议。
4.写好个人实习总结。要求内容丰富具体,表达通畅,一般在1500-2000字为宜。
5.遵守实习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和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
(1)严格请假制度。因事、因病不能实习时必须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请假1天以内由带队教师批准,2至3天向实习学校实习领导小组请假,超过3天向二级学院实习领导小组请假,一周以上必须报杭师大教务处备案。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准迟到早退。
(3)认真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做到衣着朴素整洁,仪表端庄大方。 (4)团结友爱,互帮互学。
(5)尊敬师长、尊重指导教师,爱护学生,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 (6)重视安全保护工作。
6.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坚持人人讲普通话,讲文明话,写规范字并相互督促。 七、教育实习成绩评定
(一)评定等级分优秀、良好、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
(二)评定等级的相应标准为90分以上、80分、70分、60分、不到60分。
(三)教育实习成绩考评内容及分值如下:教育实习成绩总分为100分,其中教学工作为50分、班主任工作和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工作各20分、教育调查为10分,以上成绩以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为主并与我院带队教师协商予以初评,实习成绩 “优秀”率严格控制在40%以内,其标准可详见细则(见附件一)。
(四) 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成绩,必须在11月27日前评定完毕,并将总成绩栏的百分制转换成五级制,签名盖章后一式二份由实习带队教师带回体育学院。
附件一:
**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级师范类(本科)教育实习成绩评定细则
优秀:
1.教学
(1)备课:准确把握大纲中关于某项教材的具体要求,明确本年级段教材的重、难点;科学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障碍,并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教案书写工整、准确、条理清晰。
(2)上课:切合学生实际分解教学中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德育等目标,并具可测性。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并采取有效的辅助性与诱导性手段;复习、引导、讲授、反馈、总结等教学环节清晰;分组教学有序;场地、器材的设计新颖、合理;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安排适宜。
(3)教学管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强调师生互动,不搞“一言堂”;注重组织学生小群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9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思考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
(5)自我总结:主动与指导教师谈上课的体会,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并付诸实践。
2.班主任工作和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工作
(1)熟悉班级工作的内容,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协助班主任指导教师妥善地处理班级出现的问题。 (3)协助班主任指导教师组织1至2次有特色主题的班会。
(4)协助原教练员做好运动队训练指导工作和运动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效果优良。 3.教育调查
(l)调查报告选题适宜、计划可行。
(2)内容真实、材料充实,分析合理,见解独特并具可行性。 (3)格式规范、文笔流畅、结构完整、表述清晰。 4.其他
(1)主动参加班级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
(2)自觉遵守《实习生守则》和实习学校规章制度。 (3)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教育实习各项作业和总结工作。 良好:
1.教学
(1)备课:准确把握大纲中关于某项教材的具体要求,能够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障碍,并提出教学策略;教案书写工整、准确、条理清晰。
(2)上课:切合学生实际分解教学中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德育等目标,可测性一般;基本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能采取辅助性与诱导性手段;教学环节清晰:组织教学有序;场
地、器材设计合理: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安排适宜。
(3)教学管理:给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的机会;基本不组织学生小群体的活动。
(4)教学效果:课堂气氛一般,80%的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思考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
(5)自我总结:主动与指导教师谈上课的体会,提出改进方法。 2.班主任工作和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工作
(1)熟悉班级工作的内容,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协助班主任指导教师妥善地处理班级出现的问题。 (3)协助班主任指导教师组织1至2次有特色主题的班会。
(4)协助原教练员做好运动队训练指导工作和运动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效果良好。 3.教育调查
(1)调查报告选题适宜、计划可行。
(2)内容真实、材料较为充实,分析较为合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3)格式规范、文笔流畅、结构完整、表述清晰。 4.其他
(1)主动参加班级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 (2)自觉遵守《实习生守则》和实习学校规章制度。 (3)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教育实习各项作业和总结工作。 中等:
1.教学
(1)备课:基本把握大纲的具体要求;能够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障碍,并提出教学策略;教案书写工整准确。
(2)上课:切合学生实际分解教学中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德育等目标,可测性一般;基本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能采取辅助性与诱导性手段;教学环节清晰;组织教学有序;场地、器材设计合理;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安排适宜。
(3)教学管理:给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的机会;基本不组织学生小群体的活动。
(4)教学效果:课堂气氛一般,80%的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思考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
(5)自我总结:主动与指导教师谈上课的体会,提出改进的方法。 2.班主任工作和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工作
(1)熟悉班级工作的内容,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在班主任指导教师的协助下,能妥善地处理班级出现的问题。
(3)有一定指导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的组织、裁判的能力,具有一定效果。 3.教育调查
(1)调查报告选题适宜、计划可行。
(2)内容真实,材料较为充实,分析合理,缺乏自己的独到见解。 (3)格式规范、结构相对完整、表述清晰。 4.其他
(1)参加班级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活动辅导不积极、不准时。 (2)不能严格遵守《实习生守则》和实习学校规章制度。 (3)按时完成教育实习各项作业和总结工作,质量不高。 不及格:
1.教学
(1)备课:不了解大纲的具体要求;不能提出教学策略;教案书写条理不清。
(2)上课:不能切合学生实际分解教学目标;不能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练习方法僵化;教学环节不清,组织教学无序;场地、器材的设计不合理;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安排不适宜。
(3)教学管理:不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搞\"一言堂\"或放任学生自由活动,课堂纪律涣散。
(4)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沉闷,全班50%以上的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5)自我总结:不与指导教师谈教学体会,一意孤行。 2.班主任工作和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工作
(1)不熟悉班级工作的内容,尚未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2)对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认识不足,缺乏处理班级问题的能力。 (3)组织主题班会的能力差。 (4)组织训练和竞赛能力差,效果较差。 3.教育调查
(1)调查报告选题适宜、计划可行。
(2)内容失真、材料不充分、分析不合理,观点不明确。 (3)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完整、表述不清。 4.其他
(1)参加班级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不积极、不准时。 (2)有违规行为。
(3)不能按时完成教育实习各项作业和总结工作。
附件二:
体育与健康学院**级师范类(本科)教育实习前期工作安排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教育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是高师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实习前期的准备工作是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的重要保证。为此,院办公室、教务科、团总支、各教研室应通力合作,确保实习前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把工作步骤安排如下(09年4月至9月): 1.确定实习领导小组成员。 2.联系、确定实习学校。
3.确定各实习点带队教师与实习生名单。
4.召开教育实习带队教师会议,培训教育实习带队知识。 5.召开实习生实习动员大会。
6.各带队教师组织实习生开会,布置前期准备工作。 7.进行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强化训练。
8.进行口令、队列队形、广播操等训练,进行组织教学能力训练等。 9.请教研员和中学高级教师给实习生作相关讲座。
10.由学院学工办负责做好实习前期宣传指导工作(每组可定一名通讯员)。 11.各带队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指导和教学设计能力的训练。 12.中教法教师运用新课改理念对实习教材进行讲解、分析并指导实习生写一个教案、试讲一堂课,开展说课和评课以及组织学生到中学进行见习活动,对实习生撰写教育调查报告进行指导。
(注意:口令、队列队形训练及领操练习安排在早操、课外活动时间,每次至少60分钟。课外活动还可针对实习教材内容,进行技能等训练)。
体育与健康学院**级体育专业(师范类)本科教育实习分组名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