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作者:张立干 徐道康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年第03期

【摘 要】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使学科知识与体育融合,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个有效教学途径。它具有很强的竞技性、趣味性、知识性和观赏性。学生经常参加该项目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定向越野》这一课题,潜在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家长需求、学生需求等,我们针对这些需求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利用它进行课堂教学、开展课余活动、进行校本课程研发与利用,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特征与开发实践成效作了思考。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定向越野;开发 1.前言

本课程是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资源状况自主开设的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以体验性学习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的背景

在中小学开展定向运动研究的课题的提出既有与时俱进的时尚,更有从已经开展项目的学校所取得的经验和社会效益为借鉴,以及运动参与者的认同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加上我市开展该项目已知条件和该项目的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优势,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并立项的。 3.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试图为发展学生耐力水平寻找一个更为行之有效的替代项目。 3.2该课题研究的意义

重在依据武夷山特有的地理条件,在了解我市可以用于开展定向运动的空间和资源的基础上,对该项目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力图为在武夷山中小学开展校园定向运动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课题研究的目标 4.1总体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努力做到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就基本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这是我校《定向越野》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5.课题研究的时间、任务、方法 5.1研究的时间

5.1.1准备阶段:学习相关理论,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组建好课题团队,提交课题立项申请表和研究方案。

5.1.2实施阶段: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问卷等,确定教学的内容、项目、考核,研究和探讨有关理论。课题组成员培训。

5.1.3总结阶段:按实际方案进行总结,收集整理研究论文,撰写教案,研究成果鉴定,撰写结题报告。 5.2课题研究的方法

5.2.1调查访谈法:为了让本课题有一个较强的对比性,在实验最初对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预估,提供一个有利的依据。 5.2.2准实验法:设立对比班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对比研究来探索小学生定向越野与常规耐力跑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个体发展的可行性和效果。 6.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1课题研究的内容

6.1.1本课题将作“土壤(武夷山市)”与“植物(定向越野)”生存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该项目在武夷山市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

6.1.2本课题将对传统体育的耐力跑与定向越野对学生的锻炼效果做比较研究,从而达到改革耐力跑教学方式,引入新兴的定向运动项目,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目的。 6.1.3《定向越野》校本课程框架制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7.课题研究的过程、保障措施 7.1开展体育课余活动

体育课余活动必须依托学校现有的体育活动基地,学生进行体育课余活动,通常由个体兴趣出发、采取群体行动,运动项目具有极强的自主性、选择性,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体育技能的拓展延伸,是学生健身运动的主阵地。通过课余运动,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有利于群体、合作等集体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8.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成效

8.1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校本课 程教材。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充分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编写了《定向越野》校本教材,并作为校本教材在我校广泛使用,同时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体育项目方面的特色。

9.课题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首先,在影响《定向越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众多因素中,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定向运动专业技术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于继续研究。

其次,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给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处理在师资不足,既要完成国家课程设置,又要搞好该课题研究、提高开发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再次研究经费不足,没有规范、迅捷的电子计时设备,活动的组织难度大,学生练习体验成效不显著。如何将本课程推广达到普及,也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之一。

最后学校课程实施需要健全、有效的课程管理、评价机制。关于如何对定向运动课程进行评价,才有利于学校课程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总之,我们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培养了我们的研究能力和课题意识。课题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实施体育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体质,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翔.定向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季浏.论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J].体育教学,2006(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颜礼波,周飞虎.巧设校园定向课进行耐力跑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9(2):52-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