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发展的机遇与挑
战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
日照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为了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沿海地区城市实施了依托港口发展对外贸易的规划。日照地区在1982年开始筹划建设石臼港,于1986年投入使用,形成了以日照港为枢纽的港口城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港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照港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同时也发展成为一个集货物装卸、港湾建设、机械制造好、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后,日照港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有来自于国内其他港口,还有来着于国际的竞争者,如何转换机遇成为发展的掣肘点。在面临这样的境遇时,日照港应该加强战略研究,既考虑国家宏观要求,又结合本地实际,了解港区建设与发展状况,科学规划港口的布局与发展,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谋求未来的长远的发展。
在进行本次实习后,了解日照港的基本概况,联系所学过的区域发展、人文地理及相应的自然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对日照港发展有深入的认识,通过联系实际,分析其发展,发现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
关键词:日照港机遇挑战港口发展
1日照港的基本概况
依托优良的港湾,经过30年的发展,日照港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新型沿海港口,在国内运输及国际进出口贸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日照的地理位置
日照市位于东经118度35分-119度39分,北纬35零四分-36度零2分之间,地处中国沿海中段,地处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临青岛,南接江苏连云港,向西延伸到中国内陆地区。
日照港位于日照市东部的沿海地段,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发展海陆联运提供了便利。
日照港的历史沿袭
第一阶段---选址建港阶段
1978年山东省组织了14个部门及600余人进行为期4个月的鲁南选港规划勘查,最终把具有水深条件好、不冻不淤、无台风登陆、工程量小、工期短、投资省、建设维护费用低、陆域平坦、沙石料丰富等优点的石臼港湾定为港址。1980年,为了发展工业,国家决定在石臼港所在地建设大型煤炭输出港。后经国家计委批复了石臼港设计任务书,计划建设两个10万吨级泊位的煤码头,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并列入“六五”计划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1986年5月20日,批准石臼港为一类对外开放港口,石臼港正式开港开放。石臼港逐渐成为能源运输大格局的重要据点,肩负起带动日照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承载起日照港人奋发崛起的梦想。
第二阶段,夯实基础阶段(1986年5月日照港开港开放——2003年5月日照港集团公司成立之前)
在1986年开港当年,石臼港完成吞吐量万吨;1987年,完成吞吐量425万吨,在提足折旧等项目费用后实现利税365万元,实现了由亏到盈的转变;19年,日照市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县级市到地级市的转变,为日照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1991年《石臼港总体布局规划》得到批复,这揭示日照港从一个仅有5个生产泊位港口的转变,为了增强港口的发展后劲,打破单一煤炭输出的格局,日照港率先进行了科学规划,确立了“多功能建设,全方位服务,综合性发展,集团化经营”的发展方略;1992年5月,石臼港务局更名为日照港务局,日照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9年完成吞吐量2003万吨,突破两千万吨大关,2000年完成吞吐量4507万吨,吞吐能力
显着提升,实现初步发展;2002年在西港区建设的万吨级木片码头通过验收,成为港口发展新的增长点。2002年7月,日照港作为发起人,联合兖矿集团等五家港口主要煤炭客户,成立了日照陆桥港业股份有限公司,迈出了向资本市场进发的第一步。同年,日照港务局由原来山东省和交通部双重领导转变为日照市管理。通过加快建设,日照港不仅形成了能吐能吞的良好局面,而且逐渐成长为多功能、综合性主枢纽港。
第三阶段跨越发展阶段(2003年5月日照港集团公司成立至今)
2003年5月,港务局与岚山港务局企业部分联合重组,成立了日照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使日照港真正成为一个政企分开的市场竞争主体。日照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完善投融资,实现了“经营集团化、管理现代化、服务物流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目标;坚持跨行业经营、多元化发展,努力发展现代物流、港湾建设、建筑安装、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等多元产业,形成了新的产业支柱;坚持“跳出港口看港口,跳出港口发展港口”,将港口规划岸线由原来的公里延长到公里,由80个泊位、1亿吨以上规划能力扩大到253个泊位、6亿吨规划能力。2004年完成吞吐量万吨,2005年完成吞吐量万吨;2006年完成吞吐量亿吨,开港20周年超过亿吨,全国沿海港口排名由第14位升至第9位;截至2010年,突破2亿吨;2015年,吞吐量达亿吨。
日前,日照港以石臼港区和岚山港区为核心发展集装箱作业、临港工业。石臼港区分为东、北、西、南四个区域,东区以铁矿石、散装水泥、煤炭为主;北区作为一个后备保障区;南区作为东西两区的衔接区域,主要为散装码头,以小麦、大豆为主要的货物,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西区为凸堤码头,以木片集散为主,有亚洲最大的纸浆厂-森博。岚山港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发展临港工业,北区以铁矿石为主,年吞吐量达亿吨,计划未来吞吐量达到亿;中区发展原油、液化、危险化学品;南区为老港区,以木材进出口为主。
如今,日照港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双亿吨大港,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乃至中亚和中俄蒙经济走廊的主要出海口,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转基地之一,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新亚欧桥东方桥头堡,实现了海港城的发展。日照港继续坚持科学发展的战略,加强对沿海滩涂的利用,加快填海造陆,将岸线规划为35公里,筹建建60万立方库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港口升级转型,逐步将日照港建设成国际强港和世界名港。
2日照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理论依据-SWOT分析法
SWOT分析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这四个部分。
采用SWOT分析法,考虑了日照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身后的基础,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具备充分的优势与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与挑战。分析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首先,分析的时候必须对日照港的优势与劣势有客观的认识;其次进行SWOT分析的时候必须区分港区的现状与前景;再次,SWOT分析的时候必须考虑全面;最后SWOT分析的时候必须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比如优于或是劣于临近的港口。根据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几个方面对日照港进行分析。
运用SWOT分析日照港的发展
日照港发展的优势
1区位
从全球沿海地区看,日照港位于环太平洋经济圈与亚欧桥经济带的交界地带,处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
从全国范围看,日照港位于北方环渤海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的结合部,处于沿海经济带、沿主要交通干线经济带、沿桥经济带的交汇处,也处于我国日前提出的“一带一路”地带,在战略地位上沟通东西,连接南北。从整个山东省来看,日照港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属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在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山东省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日照港已经成为全国矿石运输系统第一层次港口,全国煤炭运输南部大通道出海口,全国最大的散装水泥和中国北方第二大粮油加工中转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木材装卸集散地和规模最大的液体化工业集散地,国家规划的大型石油、天然气中转储运基地,居全国第八位,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大宗散货运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地理区位条件显着。
2资源环境
正如、所提到的日照港区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在环境方面方面,日照港位于苏北浅滩和山东半岛交界的凹部,历史时期也没有台风直接登陆,也没有强烈地震的发生,大雾年平均出现天数为天,水温较高,全年大于6级风的频率不足百分之一,综合各种因数全年作业天数达到300天以上,从安全性、自然灾害角度考虑,其环境优势明显。在陆地方面,沿海地区处于平原地带,地势相对平坦,沿海滩涂、沙滩广布,土地开发利用的资源丰富,为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日照港作为我国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深水港区,各类专业性深水泊位100多个,适合建设20-30万吨级大型渗水码头适合港口大型化、专业化、深水化的发展趋势。陆域海域环境适合发展港口城市。
3集疏运条件
日照港形成以港口为交通运输点,铁路、公路、水路为支撑的综合交通运输格局,具备良好的集散运条件,便于物流运输。
在铁路方面,东起日照的兖石铁路-坪岚铁路-向西经过新乡、侯马、西安直达的阿拉山口,基本平行与陇海线,相交于纵向的京沪、京九、京广、焦枝、同蒲铁路六条铁路,将港区与华东、中部、西北地区连接在一起。随着胶州-新沂铁路、东都-平邑、枣庄-临沂等山东省内铁路的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日照港在山东省的交通运输地位。
在公路方面,日照港区的疏港高速公路与日东、连霍高速相连接,在纵向上与同三、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相交,与港口相连的4条公路国道干线通往全国,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
在水路方面,日照港海上航线众多,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港区的集装箱作业便捷高效,运输货源品质齐全、吞吐能力强。
4经济腹地广阔
腹地是港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腹地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布局,港区的产业发展也会逐渐改变。日照港的经济腹地广阔,直接经济腹地包括山东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区域,人口8000多万,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间接腹地包括中部及西北广大地区,面积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腹地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使日照港成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通道。
5港口地区的支持
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通常以港口城市起步,通过港区的发展,带动区域内部的经济现代化建设,形成与国内与国际的密切联系。在日照港归属日照市后,日照意识到港口的重要性,大力支持日照港的发展确立了“港口立市”的发展战略,各方面优先考虑港口的建设发展,并切实给予扶持与帮助。2015年上半年,日照累计争引国家、省扶持项目120个,比去年同期多24个;各类扶持资金113708万元,比去年同期多56153万元,增长%。
在新常态下,招引项目、资金的门槛更高,国家对日照港的扶持领域主要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蓝色经济、社会事业、农村民生、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行业,已获批下达投资计划项目82个,扶持资金68742万元(预算内资金318万元,省级资金36878万元),增长81%;已承诺项目38个,承诺扶持资金44966万元,增长%。同时,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成果丰硕:已争取国家、
省批复项目9个,总投资亿元,使项目、资金招引渐成良性循环态势。日照港发展得到强有力的资金、等的支持。
6品牌优势明显
日照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完整的内部制度,完善服务质量和货运质量管理体系,以“零投诉、零缺陷、零杂质”为工程标准,打造高品质港口,使得日照港凭借高效的装卸作业和质量优势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日照港发展的劣势与威胁
1宏观经济发展的走势
尽管国内经济贸易态势良好,受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金融领域风险并未完全消除,世界各国对国际贸易持观望态度,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及主要货币汇率变率提高,为发展带来了带来国际挑战。
国家制定“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战略,严格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以铁矿石、煤炭为主要货源的日照港发展,形成了阻力。
2城市与腹地支撑力
日照位于山东半岛南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均GDP及城市化水平低,传统农业在经济中仍占有较大比重,社会服务体系以及各类要素市场不发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在经济实力、城市规模、知名度上差距很大,缺少城市依托,一定程度制约港口的发展。
鲁南地区作为日照港的直接腹地,由于历史原因,仍然属于山东经济发展的落后区域,不能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3临近港口的压制
日照港与青岛港相邻不足百里,腹地交叉,运营模式相同,这日益成为日照港发展的的危机。随着山东省内交通运输条件的完善,便利了青岛西海岸的交通,将会使日照港货流分散。
北临青岛港,南邻连云港港,相邻地区港区的发展历史悠久,城市经济实力雄厚,技术人才优势明显,在集装箱运输吞吐量方面远超日照港,会其在集装箱运输方面的发展。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对外经济发展的趋势,青岛与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重点发展港口,一方面获得的支持,另一方面本地区会加强岸线的扩展,这会与日照港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4货类结构
日照港形成以煤炭、铁矿石、集装箱、粮食、液体化工及油品、氧化氢、焦炭、水泥、木材、钢铁为主的十大主导货种,尤其是铁矿石和煤炭,受到国内和矿石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发展前景受限。集装箱作为衡量港口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日照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不及总吞吐量的四分之一,与青岛港相比差了几倍的数量。
5科技实力薄弱
在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中,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日照港仍未建立自主掌握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国际贸易中,信息交流的不及时,会导致工作的误差,无法应对突发状况,造成港口物流作业的延误。
日照市规划大学城发展,本科类学校有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医学院,专科类学校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日照技术学院、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海事专修学院,将几所大学统一规划管理。大学城发展面临挑战,各学校闲置空间大,学校学生生源不足,培养高素质人才有限。日照港发展需求各种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急切需要培养和引进相关技术人员。
6日照港环境问题显着
在生态环境方面,与港口一样,日照港快速发展会遇到扬尘和废水污染的问题。随着矿石、煤炭、木薯干等部分易起尘货物吞吐量迅速增长,粗放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遏制港口生产中产生的扬尘污染,看似不起眼的小粉尘逐渐成为影响日照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和市区人居环境的大问题。
在海域环境方面,封渔期解除后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时段,渔船大量聚集于锚地、引航站、航道附近,以及航道附近的养殖区,给大型船舶的靠离带来巨大隐患。
3探索日照港的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巩固优势,加快港口发展优势
在规划建设方面,日照港应站在山东省“一体两翼”战略部署、中西部地区发展及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上,紧密结合日照港发展的实际水平,紧密结合腹地产业发展布局,提出科学合理的短期与长期规划,全力推进港口与临港工业、现代物流发展,建立完备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港口的大型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采取重点发展与临港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战略,继续拓展矿石业务,满足铁矿石装卸市场的需求,加强码头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卸船、堆存、装车等生产运营设施的建设;强化传统运输的主导地位,积极开拓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的煤炭市场,开发焦炭市场,提高港口的运输份额,加强煤炭运输能力;推进原油码头的建设,增强航道通航能力;大力发展集装箱作业,增强陆域纵深,满足港口物流发展需要,拓展南北航线;发展临港产业,继续坚持“前港后厂、港工互动”的发展模式,重点培育钢铁、水泥、造纸、粮食、木材、液体化工业为主的六个基地,推进港口与城市工业的一体化进程。
促进腹地发展,开拓市场
日照港作为鲁南地区的唯一出海口岸,必须加强两者的经济联系,必须考虑鲁南产业布局规划,必须增强港口的服务功能,延伸港口相关产业链,降低物流成本,发挥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开展港企、港港间的合资合作,采取多种形式经营。发掘鲁南经济腹地的潜力,增强两地经济的互补性,开拓资源进出口的市场,推进“区港联动”,市日照港成为鲁南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枢纽,为其发展提供一个开阔的平台。
打造企业文化,争创港口服务名牌,提升港口竞争软实力
日照港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传承真诚、追求卓越、共享阳光”为核心价值观的阳光文化体系,肩负着“发展港口、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成就员工”的企业使命,发扬着“艰苦创业、励志践行、拼搏奉献、激情超越”的企业精神,把“客户至上、市场第一、义利共济、诚信共赢”作为经营理念,同时提出服务理念、质量理念、安全理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调动港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奠定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加强文化建设中,意识企业品牌的重要性,推行“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借鉴青岛港发展的经验,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加强各生产单位的协作,争创行业服务名牌,打造文明之港、智慧之港。
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人力、智力支持
任何港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离不开人才。日照港在发展中,缺乏创新型人才,缺乏港口建设人员,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为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对人才的需求。一依据港区发展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区域高校在设置物流专业时,需要考虑港口发展需要,满足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二要完善与港口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地考察港区,了解其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引导学生对港区建设及设施建设方面的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教学新模式;三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学校立足与企业发展需要制定
教学计划,培养专业人才,企业参与到学校教学中,给予其专业技术、资金方面的支持,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现校企双赢发展。
加强日照港区环境治理
在环境污染方面,日照港集团细化了综合整治方案,与七个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肩负着的环境责任,提升生产与处理标准。同时为加强石臼港区、港界环境综合整治,日照港集团在2号、7号、9号门严格执行车辆清洗制度,严禁车辆带泥、带尘上路。在港内及港界建设13—21米高、7000米长防尘网,防止尘土外溢。在上海路东段、北京路南段和港区内进行道路分级管理,严格落实洒水清扫措施。积极推动绿化工作,通过新建绿化带、摆放移动式花箱,大面积新增绿化区域。
4实习总结
经过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参观了日照市科技馆、日照港博物馆等馆区,听到了关于日照市发展的报告及日照蓝色海洋环境的建设,游玩了万平口景区、灯塔景区、刘家湾赶海园等旅游地,以及了解了我们所居住的-王家皂民俗村的发展。
在与住宿地老板聊天时,了解这个地区在十几年前是一个小渔村,由于日照市快速发展,在统一规划下形成了整齐成排的建筑区,以发展特色海产品、工艺品、日照茶及零售海滨用品的旅游村落,该村大多数渔家仍从事于捕捞业。该地区渔民基本不从事小农业,例如小麦、玉米种植,也基本没有农用地,这与我们所在的内陆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由此感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认识到内陆与沿海地区农业发展方式的差异,了解差异的影响因素。同时,该村在近几年内会建造商品房,这意味着日照市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利于日照旅游业消费层次的提升。
在听报告及参观展馆时,进一步了解沿海港口的发展模式,知晓港口经济对海岸带地区影响,深切感受到港口建设及临港工业发展对近海生物资源的危害,在观看海洋生物时,一方面感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是我们可以见到那么多样的生物;另一方面惋惜许多生物濒危,甚至灭绝。
在游览日照港时,看到港区占地面积大,岸线较长,内部交通便捷,在建港区面积很大。同时我也观察到了港区内部矿石堆放随意,没有形成专门的规划区域;正在施工的范围内,准备使用的材料,废弃脚料随处可见,工业废渣并没有及时清理,港区内部空气污浊。
在听取报告时,得知日照大学城发展萧条,没有形成大学集聚效应,港区建设人才缺失,形成严重的供需矛盾。
经过大三这次实习,我最大的收获是善于观察细小的地方,能够将所观察的与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最大的喜悦是与大海有了亲密接触,与同学们一起愉快的玩耍。日照,不虚此行。
参考文献;[1]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 [3]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经济与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手册 [4]百度百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