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
评审材料报送要求及种类
一、报送材料要求
1.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统一使用“湖南省职称与专家管理系统”软件,按该软件设定的各类代码,准确完整采集上报申报参评人员基本信息电子档(工作单位栏的信息务必与学校(单位)公章名称一致)、申报参评人员花名册(一式2份,用A3纸打印)。
2.各学校(单位)要加强对材料的审核把关,确保申报参评材料填写完整、准确真实,并实行“谁审核、谁签名(谁盖章)、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申报参评人员名册、电子信息、评审表、公示材料、其他参评材料及材料袋封面等信息须准确一致。
3.申报参评人员参评资格及评审有效支撑材料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10日,其后取得的学历证书、论文著作(版权页所载日期)、获奖证书、发明专利证书、业绩成果等,不作为2020年度中小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职称评审的有效材料。
二、《职称评审材料(一)》种类及要求
1.相应学段教师资格证已验证的复印件,并且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合格(特殊情况除外)(1份)。
2.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已验证的复印件(各1份)。
-1-
3.任现专业技术职称的《资格证书》、《聘任(劳动)合同》或《聘任书》已验证的复印件(各1份)。
4.近五年(2015—2019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原件或已验证的复印件(每年1份)。
5.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经历的佐证材料(幼儿园教师提供送教下乡、送培到县等对口支援工作佐证材料;教研和校外教育机构人员提供在相应的基层单位或学校工作经历佐证材料;特殊教育学校不作要求)。
6.资历、学历破格者,提供符合破格条件的相关材料。
7.证明其属于留学回国、军转、党政机关调入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材料。
8.任现职以来反映其受处分的处分决定复印件、现实表现和结论有关材料(各1份)。
9.身份证已验证的复印件(1份)。 10.有必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职称评审材料(二)》种类及要求
1.《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见表4,一式2份,A4纸张双面打印)。“参评学科(专业)”按“湖南职称与专家管理系统”中的分支专业名称规范填报。
2.《个人述职评议情况表》(1份)。 3.个人述职报告(1份)。 4.外语、计算机水平材料。
-2-
5.继续教育材料。
6.任现职以来近五年内一个学年的政治、业务工作笔记。 7.任现职以来获得的综合性荣誉等已验证的复印件。
8.任现职以来育人工作业绩、成果,其中获奖的应同时提供已验证的获奖证书复印件等相关材料。
9.《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表》(见表5)。
10.教学反思(1份)。总结本人任现职以来教学实践的得失,对教学实践中所秉持的教学理念(价值、目标、策略)以及教学体验(成功体验及失败体验)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2000字左右。
11.任现职以来一学年的原始课表(教研室、校外教育机构人员提交一个年度指导学校课改、教师培训和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指导等业务工作计划;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个学年《活动安排表》)。
12.任现职以来近五年为中小学校学生讲授与申报参评学科一致的一个学(期)年的完整原始教案(教研室、校外教育机构人员提交一个年度指导学校课改、教师培训和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指导方案,或提交近五年内一个学年的本人所上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的全部原始教案与听课、评课记录;幼儿园教师提交与一个学年原始教案相对应的《班级幼儿成长档案》一套)。
13.任现职以来近五年内一个学年的听课、评课记录。
14.任现职以来教学工作业绩、成果,其中获奖的应同时提供已验证的获奖证书复印件等相关材料。
-3-
15.任现职以来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方面(如经验总结、论文、著作与科研项目、课题、专利、技术创新等)的“代表性成果”材料。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有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含论著、教材、新课程开发等),教师合计不超过5篇(部),教科研训人员合计不超过8篇(部),均须提供原件;任现职以来完成有代表性的课题(含立项报告、研究成果和结题报告等)不超过2项。
论文要求:教师系列职称评审论文是指在国家或省新闻出版部门正式批准的有国际国内统一标准刊号ISSN、CN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的学术(含教研教改)论文。发表论文应严格遵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9〕35号)规定。
下述文章和资料不能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参评论文。 ①发表在增刊上(包括有条码)的论文。 ②发表在论文集上(含有书号)的论文。
③只发了用稿通知或已印清样但未正式发表的论文。
④新闻报道、译文、文献综述、史志、科普文章、科技新闻、病历、考试大纲、教学大纲、教学体会、复习资料、习题集(库)等。
⑤工作研讨资料、工作动态、讲座、文件汇编等资料性质的材料,以及只用于本系统、本单位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内部资料”。
⑥各级学会所属的二级学会及内设部门组织的论文竞赛等活动中的获奖论文,各级校外教育机构内设部门组织的论文竞赛等活动中的获奖论
-4-
文。
16.任现职以来示范引领方面的证明材料。包括: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教研教改的佐证材料(如学校或单位备案文件,师徒合同等)、服务基层材料等。
17.《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参评人员情况公示表》(用A3纸打印,见表6)。
18.《申报参评人员论文、专著、科研课题等材料的真实性查询证明》(见表7,中小学教师系列职称评审对论文区别对待,如有提供此类材料,则须进行真实性查询)。
19.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其他有效证明材料。 四、材料整理及要求
(一)材料填写及整理的基本要求
1.贴写材料原件或复印件等,应使用70g以上A4白纸作底。 2.填写工整,不得任意涂改。报送的材料真实、完整、一致,不得漏项。
3.审查核实手续完备,需加盖印章的栏目必须加盖印章。 4.复印材料须由所在单位人事(职改)部门或送审单位审核,审核人须签名并加盖“原件已核”印章及人事部门或送审单位印章。
5. 将已验证的个人述职报告、评审表、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表、公示表和真实性查询证明分别扫描生成.pdf文件,每个pdf文件的分辨率控制在100—300dpi,每个pdf文件大小不得超过100MB。按“个人述职报告
-5-
—姓名”、“评审表—姓名”、“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表—姓名”等命名有关文件,由各学校(单位)统一汇总按申报类别报送至省教育厅职改办。
6.职称评审材料实行“谁审核、谁签名(谁盖章)、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
7.送审材料由本人或送审单位自留底稿。 (二)材料整理及装订
送审材料要严格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1.不需装订的材料
(1)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一式2份)。 (2) 政治、业务工作笔记原件。 (3) 《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表》(1份)。 (4) 听课、评课记录原件。
(5) 有关反映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方面的材料原件。 (6) 原始教案、指导方案、班级幼儿成长档案等。
(7)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参评人员情况公示表》。
(8) 不适宜装订成册的材料。 2.装订成册的材料
除上述不需装订的材料外,申报参评人员所在单位应按 “职称评审材料(一)”和“职称评审材料(二)”二类,制作 “×××同志申报×××职称评审材料(一)”和“×××同志申报×××职称评审材料(二)”目录、封面,并
-6-
按上述规定的排列顺序装订成册。
(三)材料袋标识及规格要求
1.所有送审材料应装入送审材料袋内。材料袋的正面写明申报参评人员姓名、所在(送审)单位、申报参评何系列、何职称及何学科专业(其中申报参评艺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须注明到专业),并列出评审目录。材料袋的底端封口处应醒目地标明申报参评人员姓名及所在(送审)单位。
2.送审材料最多不超过3袋,材料袋使用牛皮纸纸质袋,为防止材料袋在转移中破损,不可使用塑料袋和档案盒作为材料袋。
3.美术、艺术设计等艺术类专业申报参评人员提交的作品应采取特别保护措施。
四、材料中的表格样式
表1:《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 表2:《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表》
表3:《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参评人员情况公示
表》
表4:《申报参评人员论文、专著、科研课题等材料的真实性查询证
明》
-7-
表1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
单位名称 : 单位代码 : 姓 名 : 身份证号 : 现专业技术
职 称 : 申报专业技术
职 称 : 参评学科 : 填表日期 :
年 月 日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
-8-
填 表 说 明
1.本表供中小学教师评审专业技术职称使用。1-19项由本人填写,单位人事职改部门认可;20-24项由各级组织按程序填写。
2.本表第2项中“聘用情况”填写取得现专业技术职称后专业技术职务聘用情况;第3项“学习类型”填全日制、自考、函授、电大、夜大、职大、其他。
3.手工填写本表,需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内容要具体、真实,字迹要端正、清楚;采用计算机打印本表,则正反两面均需打印,并用胶固定装订线。凡签名处须本人手工签名。
4.打印本表不得修改栏目,如填写内容较多须扩大表格行距,须保证最后一页为双数,且不得另行装订封面、封底。
5.本表一式二份,一份存个人档案,一份存评审机构。
-9-
1、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民族 身份 证号 出生 年月 年 月 出生地 年 月 照片 政治 面貌 年 参加工 作时间 现从事 专业 取得 方式 现从事专业技术 工作年限 现专业技术职称 审批机关 取得 时间 年 月 证书 编号 2、专业技术职称聘用情况
任职起止 时间 工作单位名称 工作部门及岗位 聘用专业技术职称 及担任行政职务 3、学历、学位情况
学历 学位 毕业时间 毕业学校 所学专业 学习类型 学制 -10-
4、学术团体任职及社会兼职(不超过3项)
学术团体名称 担任职务 任职起止时间 5、继续教育情况
起止年月 培训学校 专业或内容 主办部门 单位签章 -11-
6、主要工作经历
起止年月 工作单位 工作岗位 从事专业 或项目 单位签章 7、任现职以前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不超过3项)
起止年月 讲授课程名称及其他教学任务 学生 所在 人数 年级 总学 时数 单位签章 -12-
8、任现职以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情况(逐年填写)
起止年月 讲授课程名称及其他教学任务 学生 所在 人数 年级 总学 时数 单位签章 -13-
9、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著作、论文登记
时间 题目 刊物(学术会议)出版(组织)独(合)著 名称与等级 单位 及本人排名 10、任现职以来科研工作登记
科学研究工作名称起止时间 (项目、课题、成果) 下达单位 工作内容、本完成情况及人作用(主持、效果(奖励、独立、参加) 效益或专利) -14-
11、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和获奖情况
(或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情况)
12、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指导青年教师情况 -15-
13、考试考核情况
业务考试情况 考试日期 考试种类 考试科目 考试成绩 组织考试单位 外语考试情况 考试日期 考试种类 考试语种 考试成绩 组织考试单位 计算机考试情况 考试日期 考试种类 考试科目 考试成绩 组织考试单位 -16-
近5年年度考核情况 年 年 年 年 年 近5年年度继续教育情况 年 学时 年 学时 年 学时 年 学时 年 学时 -17-
14、破格申报或其他情况说明
15、取得现专业技术职称后违纪违规情况
-18-
16、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支)教情况登记表
何年何月 (起止时间) 任教期间 师德表现、 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在何农村学校 或薄弱学校任教 任教 学科 任教班级 周课时数 任何行政职务 (含班主任) 该同志人事 档案中记载 的工作简历 查阅档案的人事干部签字: 查阅档案的证明人签字: 认定该同志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支)教年份为 认定该同志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支)教地点为 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_月 _______省 市 县(市) 乡(镇) 学校 学校意见 经认真核实该同志具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支)教 年以上的经历。 校(园)长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认定意见 市州教育主管部门认定意 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注:有多个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支)教情况的需一校一表。
-19-
17、真实性审核责任卡 姓 名 申报职称 性别 专业 现任职务 专业工作年 限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获奖篇数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获奖部数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任职时间 是否破格 编号 签名 签名 编号 签名 签名 编号 签名 签名 颁奖单位、时间 签名 签名 最高颁奖单位时 间 签名 签名 最高颁奖单位时 间 签名 签名 颁奖单位、时间 签名 签名 颁发时间 学历专技职务(职称) 证证行政职务 明书 (职称) 人 专技职务行政职务 资格专技职务(职称) 证证行政职务 明书 (职称) 人 专技职务行政职务 首聘时间 聘专技职务(职称) 任证行政职务 书 明(职称) 人 专技职务行政职务 成证书份数 果获专技职务(职称) 证奖行政职务 明证专技职务(职称) 书 人 行政职务 论文及获奖证书 著作及获奖证书 其他奖励证书 论文篇数 任职资格 颁发学校 专业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发证时间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续聘时间 最高奖励种类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发表篇数 出版部数 证明(职称) 人 专技职务行政职务 著作部数 专技职务(职称) 行政职务 专技职务(职称) 证行政职务 明(职称) 人 专技职务行政职务 证书份数 最高奖励种类 专技职务(职称) 证行政职务 明(职称) 人 专技职务行政职务 -20-
份数 学年 年度 年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年 学时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考试时间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签名 签名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身份证 号码 年 学科 学科 年 签名 签名 分数 签名 签名 签名 签名 年 签名 签名 年 教案专技职务(职称) 证材料 行政职务 明专技职务(职称) 人 行政职务 份数 病历专技职务(职称) 证材料 行政职务 明专技职务(职称) 人 行政职务 份数 考结 核论 年度考核专技职务(职称) 材料 证行政职务 明专技职务(职称) 人 行政职务 外语考试成绩单 语种 等级 计算机考试证书 专技职务(职称) 证行政职务 明专技职务(职称) 人 行政职务 所获证书名称 及分数 专技职务(职称) 证行政职务 明专技职务(职称) 人 行政职务 年 学时 年 学时 年 学时 年 学时 继续专技职务(职称) 教育证行政职务 证书 明专技职务(职称) 人 行政职务 部审门 查负 意责见人 签名 签名 签名 年 月 日 审单位核主意管领见导(单位盖章) 签名 年 月 日 -21-
18、个人承诺
本人郑重承诺:以上表格所填报的各项材料、数据、业绩、奖项等为本人填报,真实有效。若有虚假,愿意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人社部40号令) “申报参评人员通过提供虚假材料、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或者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职称的,撤销其职称,并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录期限为3年”的规定,接受处理。无论什么时候,经核查发现存在有违纪违规取得职称的行为,同意撤销该职称,并同意将据此获得的后续职称或其他权益也一并取消。 承诺人签名: 年 月 日 19、个人自我评价
-22-
20、单位推荐意见
用人单位测评、公示结果,初审及推荐意见 同志〔□专技岗人员 □管理岗人员(含□“双肩挑”人员)〕 职称申报材料 月 日至 日在 (地点范围)公示,公示结果: 。通过 (方式)进行职业操守、从业行为和科研诚信测评,测评结果: 。资格初审意见: 。 同意推荐 同志参评。 经 办 人: (公章) 负 责 人: 年 月 日 21、主管部门或市州形式审查及呈报意见
形式审查意见: 。 同意 同志呈报。 经 办 人: (公章) 负 责 人: 年 月 日 -23-
22、评委会组建单位人事(职改)部门材料复核意见
经 办 人: (公章) 负 责 人: 年 月 日 23、评委会材料复审意见
(公章) 负 责 人: 年 月 日 -24-
24、评审审批意见
专家评议组或同行专家意见 签 字: 年 月 日 评委人数 出席人数 表 决 结 果 赞成人数 备 注 反对人数 评审组织意见 经评审, 同志符合 条件。 (公章)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职 改 部 门 意 见 经 办 人: (公章) 负 责 人: 年 月 日 资格确认文号 资格证统一编号 -25-
表5 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表
单 位:
姓 名:
身份证号:
现专业技术职称:
申报专业技术职称:
分支专业:
填 表 日 期: 年 月 日
湖南省教育厅制
-26-
填 表 说 明
1.本表供评审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使用。1-6项由本人填写,审核人审核;7项由学校(单位)填写。
2.表中“审核人”是指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主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
3.手工填写本表,需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内容要具体、真实,字迹要端正、清楚;采用微机打印本表,则正反两面均需打印,并用胶固定装订线。
4.本表一式一份,不装订。
-27-
1.基本情况 姓 名 学 历 教师资格证 类 型 学位 性别 出生年月 毕业时间 所学 专业 教师资格证书 编 号 2.教育教学工作获奖情况 时 间 获奖工作 内 容 获奖名称 本人角色 及 排 名 颁奖单位(部门) 审核人签名 3.教学事故情况 时 间 事 故 情 况 处理结果 审核人签名 4.担任班主任或学生辅导工作情况 审核人签名: -28-
5.任现职以来完成教学工作情况
教学工作量 授课班 级名称 教学时量 学生 人数 周学时 总课时 教学工作质量评价结果 学校教学 测评等级 学年学期 讲授课程名称 (含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 学生评价 同行评价 督导评价 工作量核实 教务负责人签名: 教务部门盖章 : 注:教学测评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教学测评 结果核实 教学测评管理部门盖章: -29-
6.承担其他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情况 指导年轻教师进修提高情况 实验室建设工作情况 参与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等工作情况 单位 审核 意见 审核人签名: -30-
7.单位对个人教育教学情况定性综合分析 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 审核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31-
表6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参评人员情况公示表
基本情况 任现职以来主要工作经历和业绩 出生年月 参加工作时间 现从事专业 主要工作经历 单位 姓名 申报职称 学科(专业) 姓 名 性 别 所学专业 现任专业技术职称及任职时间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试 (水平)情况 是否破格 教学工作量(学时)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课外活动 师德师风主要业绩 学历、学位情况(从高中及以上逐一填写) 学历 学位 毕业时间 毕业学校 近五年年度考核情况 考核 年度 考核 结果 所学专业 学习类型 年度 项目 教学工作 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支教情况 支教时间 学校名称 任教学科 任教班级 班主任工作经历和业绩 指导青年教师经历和业绩 跨校评聘情况(符合跨校评聘条件且自愿竞聘人员填写) 拟聘学校 拟聘学科 拟聘岗位 任现职以来继续教育情况(培训经历) 项目名称 机构名称 培训时间 考核成绩 培训结果 教育教学水平或教学管理主要业绩 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主要业绩 公示结果(有异议/无异议):
单位(公章): 单位审核责任人签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32-
表7
申报参评人员论文、专著、科研课题等材料的真实性查询证明
单位 姓名 申报参评职称 学科(专业)
一、申报参评职称提交的论文 序号 论文名称 发表 时间 发表期刊名称 “CN”和“ISSN”刊号 合作情况 期刊主办 单位名称 独著 合著排名 署名单位 论文类型 查询 (本专业或 方式 教育教改) 注:论文类型栏填写以下内容:“CSCD核心”、“CSCD扩展”、“CSSCI核心”、“CSSCI扩展”、“EI检索”、“会议论文集EI检索”、“SCI检索”、“SSCI检索”、“AHCI检索”、“ISTP检索”、“人大复印”、“新华文摘(全文或摘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或摘录)。不属于所列类型的此栏不填,属于多个类型的可以重复填写。
二、申报参评职称提交的著作
序号 著作名称 本人 排名 本人写作 字 数 出版社名称 书 号 出版 印数 版次 印次 著作类型 CIP核字号 注:著作类型填写以下内容:“专著”、“编著”、“译著”、“教材”。 三、申报参评职称提交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
序号 项目或成果名称 项目性质 项目编号 批准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本人排名 主持 参研排序 完成情况 注: 项目性质填写:“重点项目”、“青年项目”、“一般资助项目”、“一般项目”、“委托项目”、“面上项目”等能说明项目立项性质的名词。批准立项部门填写:批准立项的行政管理部门。完成情况填写:“在研”、“结题”。本人排名的认定:已结题的科研项目排名以结题(鉴定)证书为准,未结题的以项目合同书或立项技术文件为准。
本表申报参评人员本人填写,学校科研部门核实。
-33-
主管副校长签字: 学校盖章: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