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对幼儿活动目标的评价不包括。
A:评价活动目标与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以及单元目标是否有紧密的联系
B:评价活动目标是否包括了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方面的要求 C:评价活动目标是否与儿童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D:评价活动目标是否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从众
4、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____ A:丹瑟洛 B:尼斯比特 C:皮连生
D:鲍斯菲尔德
5、教学法中常用的发现法是个著名心理学家()倡导的。 A:布鲁纳 B:罗扎洛夫 C:瓦.根舍因 D:斯金纳
6、在下列家庭教育措施中,哪一项是不太妥当的?() A:凡是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家长务必身体力行 B:尽量满足儿童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C:家庭成员之间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 D:一切家庭事务都向儿童公开
7、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在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 A:教育 B:文化
C:国家的建立 D:学校的出现
9、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____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概括思维 D:间接思维
10、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的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11、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D:视具体情况而定 E:重视个别差异
12、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__ A.顺序性和发展性 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 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13、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属于() A:第一期 B:第二期 C:第三期 D:第四期 14、()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A:应试教育 B:终身教育 C:素质教育 D:创新教育
15、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问题言语;二是() A:情境言语 B:游戏言语 C:对话言语
D:交际言语
16、对一件具体的事物、动作或情境的恐惧称之为。 A:泛化恐怖症 B:单纯恐怖症 C:广场恐怖症 D:社交恐怖症
17、以下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A:有教无类
B: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绝圣弃智 18、第一个提出要把教育学变为科学,应该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的教育学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亚里士多德 D:杜威
E:重视个别差异
19、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的我国心理学家是__。 A.肖锋 B.章志光 C.邵瑞珍 D.李伯黍
20、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点,教师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用纸巾盖上伤口.电话家长
B:用清洁水冲洗伤口.盖上消毒纱布 C: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 D: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医院
21、下列不是我国保证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主要决定于个体身心发展的__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3、”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__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4、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的影响是() A.直接的 B.决定性的 C.较弱 D.间接的
25、班级建设的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班级建设的目标 B:实现目标的途径 C:具体方法 D:工作程序 26、《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里引用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意在说明() A:做事情要有耐心 B:做事情要精益求精 C:做事情要善于举一反三
D:做人要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27、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提出来的,区分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与剥削阶级学校德育根本标志的德育原则是()。 A.方向性原则 B.知行统一原则 C.教育一致性原则 D.教育连贯性原则
28、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现场教学 C:课堂教学 D:个别教学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讲授法可以具体分为______几种方式。__ A.讲述 B.讲评 C.讲练 D.讲读 E.讲解
2、幼儿园教学评价要以()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A:教学质量的提高 B:幼儿发展 C:幼儿安全 D:幼儿健康
3、教师只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而不发表任何评论的倾听是()。 A.介入型倾听
B.非介入型倾听 C.身势倾听 D.非语言倾听 4、”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__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动机
5、德育从内容上看包括——几方面。__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世界观教育
D.爱国主义教教育 E.道德品质教育
6、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是()原则的要求。 A: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B:发展适宜性 C:幼儿参与性 D:开放性
7、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称为____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认识
8、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是__。 A.强制性 B.权威性 C.普遍性 D.义务性 E.基础性
9、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__。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0、教师不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A:服务者 B:支持者 C:合作者 D:引导者
11、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始于()
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爱弥儿》 D:《大教学论》
12、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__课程观的观点。 A.人文主义 B.科学主义 C.知识本位 D.能力本位
13、以下学校机构中不属于行政性组织机构的是。 A:校长办公室 B:教务处 C:总务处 D:教育工会
14、主观题包括____ A:量力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5、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__ A.受教育的权利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 E.人身自由权
16、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1988年9月27日,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中国空间技术进入新的时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字是。 A:神舟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银河一号 D:黄河一号
17、盲人的听觉、嗅觉和触觉一般都特别灵敏,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8、由于看到鸟能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机制是() A:原型启发 B:负向迁移 C:功能固着 D:定势思维
19、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____
A:学习内容 B:学习方法 C:学习过程 D:学习目标
20、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__。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E.《雄辩术原理》
21、德育过程是由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E:复习资料
22、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23、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__。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4、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2009年,天津) 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25、总经理:我主张小王和小李两人中至少提拔一人。董事长:我不同意。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述了董事长实际的意思? A:小王和小李两人都不提拔
B:小王和小李两人中至多提拔一人 C:如果提拔小王,那么不提拔小李 D:如果提拔小李,那么不提拔小王 26、《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里引用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意在说明() A:做事情要有耐心 B:做事情要精益求精 C:做事情要善于举一反三
D:做人要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27、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提出来的,区分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与剥削阶级学校德育根本标志的德育原则是()。 A.方向性原则 B.知行统一原则 C.教育一致性原则 D.教育连贯性原则
28、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现场教学 C:课堂教学 D:个别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