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记叙本人在寒冬时节游览庐山风景区的所见所闻,从而表达对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赞美之情。
关键词:庐山、旅游、风景区
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次大家心血来潮,一支去旅游庐山的四人团队组成了,我们怀着高兴而又激动的心情踏上这次轻松而又愉快的旅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回忆起那段去庐山游玩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的开心。伴随着冬日的气息,我们出发了。
出游庐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的雄、奇、险、秀不得不让人们惊叹,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
第一站、石门涧
石门涧这时早已经裹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白雪——这是最早被记入史籍的庐山瀑布,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自古有庐山第一景之称。坐15分钟的星龙索道,跨过悬索桥就进入石门涧景区,一路上也是无尽的台阶,时而脚下是深谷万丈,时而是身边溪水淙淙,鸟鸣和蝉叫不绝耳。 尽管没有导游,但是石门涧的奇丽景点,我们并没有错过。细心的我们发现了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指引的标识,顺着标致看去,我们折服了,大自然的力量实实在在令人惊讶啊!“仙人指路石”、“金龟回头”、“神猴观瀑”、“老鹰咀”等奇景令人咋舌。很远就能听到“轰轰”的水声,我们来到石门涧瀑布前,顿时,一幅宏伟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寒冷让瀑布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冰衣,悬挂着,摇摇欲坠,看上去泛黄的水从天而降,拍打在冰面上,激起层层水雾,气势宏伟。一路走来,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无法形容这绝壁悬崖,树木葱茏。这无限风光让我们除发出不停的赞叹声,就是不停的拍照声了。难怪当地人都说“不游石门涧,难认庐山面!”
第二站、牯岭镇
告别石门涧,我们就直奔庐山大镇——牯岭镇。为了充分体验庐山的山文化,我们鼓起了冒险的勇气选择了一条丛林小道,我们知道这样最差的后果就是迷路,当然这样的事没有发生。
途中我们遇到了一群猴子,说实在的我们当时很紧张,因为之前一位老奶奶说猴子会枪东西,叫我们别走这条路,她给我们带路,不过我们知道,这只是她想赚我们钱的理由,但是当我们与猴子短兵相接时,我们着实有些子恐惧。背包里的吃的早没有了,要是猴子跟我们要吃的,我们没有,他发飙了,我们就危险。不过好在遇到了两个游客,我们便于他们结伴而行。到过仙人洞、猴园,然后从一条小径,我们终于我们在暮色降临之前到达了牯岭镇。在泛黄的灯光下,雪倒影着这座繁华的小镇,是那么的惬意。等一切安顿好以后,我们开始欣赏这夜色里的小镇。那里的商店邻次栉比,有名牌服装店、特色小吃、风味炒家、百货商店,应有尽有。我们游玩了一家饰物商店,完全折服在庐山人的智慧下,有竹筒做的精致玩具,形状像鱼的怪异坠饰,展示的都是庐山的特色物品。现在如果问我最特别的感觉是什么,我会说好贵啊,最令我们惊讶的是我们的晚餐竟然贵得吓人。嬉闹的我们渡过了那个寒冷但又非常难忘的一晚。
第二天天一亮我们便开始新的旅程,对于牯岭我们现在才亲眼目睹她得美丽容貌。四面环山,一面临谷,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是座钟灵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岭为界分为东西两谷,地势平坦,峰峦葱茏,溪流潺潺。青松、丹枫遮天蔽日。
第三站、五老峰
依依不舍的离开牯岭,我们是打算去含鄱口,那个传说 海拔 1286 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 故而得名。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峰“犁头尖” 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 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 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 ,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去,于是我们直奔三叠泉,这是一个漫长的路程。在五老峰的脚下,我们是那么的渺小。老峰陡峭挺拔,峰接霄汉,奇峦秀色,驰誉天下。其东南面绝壁千仞,陡不可攀, 而西北坡地势较缓,游人可循小道爬坡登山。 登上五老峰,只见危岩削立,层崖断壁,天高地迴,万仞无倚。站立山顶俯视山下峰峦, 有的挺立如竿,有的壁立如屏,有的蹲踞如兽,有的飞舞如鸟, 山势此起彼伏,犹如大海汹涌波涛。 极目眺望,远处的城廓川。花了好大的力气我们终于从五老峰上下来了。
第四站、三叠泉
下了五老峰,我们都已经很累了,但是我们必须要在天黑的时候下山,尽管时间还早,但是据了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我们选择三叠泉那条下山回家的路。由于不熟悉路线,我们徒步了很久很久都没有看到任何游客,心里很急,不会一个下午都在这里面转悠吧。一边拍照,一边继续往前行进,不知时候,几栋房子矗立在眼前。终于我们快到三叠泉了,然而我们又遇到问题了。要去三叠泉必须买票,可是我们这时已经很窘迫了。事后我们都感慨没有钱旅游真的是折磨自己。买过门票,顺着长长的阶梯我们下到三叠泉。哇,实在是太壮观了。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 155 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冬日的严寒早已经挂满了瀑布,倾泻而下的飞水拍打着冰激起阵阵水花,碎玉摧冰。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 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对于“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早有耳闻。
驻足很久后,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知道坐上回家的火车,我们还深深地回味着庐山的美丽。横看成岭侧成峰,庐山的奇石怪山不仅显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显示了现代人对于大自然的解读。相信,庐山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会走的更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也更加美好,让我们怀着共同的愿望祝福吧。
参考文献:
1、 庐山旅游精品景区,城市名片 2、 庐山旅游映象研究,贺小梅、郑林、王艳珍、刘 婕,经济地理,第 31卷第3 期 2011
年 3 月
3、 旅游影响与社区参与旅游意愿实证研究,钟晟、樊志勇,珞珈管理评论 [ 2009年卷
第 1辑 (总第 4辑 ) ]
4、 如何提高庐山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李相儒
5、 论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谌利、沈中印,管理视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