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科学角度了解中国近代落后的真正原因

来源:好走旅游网
从科学角度了解中国近代落后的真正原因...

最近看到kds有人在讨论中国近代贫穷的原因,我也来说两句,看看从一个科学的角度是不是能对我们的落后作出满意的解释。

许多西方的学者都承认,我国一直到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都保持着在科学,文化等诸多领域的领先。就拿明朝时期的航海技术来说,郑和下西洋那240多条巨型船只所组成的庞大船队比当时哥伦布穿越大西洋是所用的Niña, Pinta 以及 Santa Maria三条船大上三倍有余。说的难听点,当时哥伦布发现美洲纯属偶然,一直到死哥伦布都以为自己到达的地方应该是地球另一端的南亚。这与我国明朝的航海技术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明朝船队每次航海都有周密的策划,通过测量位置,绘制航海图来按照计划航行。而我国早在宋朝就有了先进的纺织以及炼钢技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工业革命这一人类社会的核心转型发生在了当时的欧洲而不是我国?

我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世界是由明朝实行海禁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所以当时过于强大的中央集权对发展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长期没有强大的邻国对我们造成竞争导致我们开始固步自封,逐渐走向落后。回望当时的欧洲,诸多的小王国争先恐后的发展着经济,来争取更多的富人移民到自己的土地上以便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军事,政治,外交 ;如此便淘汰了一批不思进取,治国无术的国王。但是,光这个原因恐怕不足以解释为何我们从当时的super power一直衰退到后来任人宰割的大绵羊,伴随我们逐渐衰败的其实还有更多人力无法改变的外在原因。 1. 饮食习惯

首先我们的落后不可思议的与我们汉人一个民族习惯不可分割,那就是把大米作为主食。要知道稻米的种植方式与欧洲人的主要食物小麦有很大区别,每年稻米可以多季收割,并且在生长过程中一直需要人工扶植。这一大量的人力需求导致我们的农名伯伯需要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田里,而无法像欧洲农民那样除了每年的播种与收割两期以外,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来从事一些别的生产以及发明。这直接导致了以后我们在除了农业以外产业的落后局面,当然这一习惯对中国来说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同样面积的稻田可以产出的粮食是小麦的数倍,因此我们较西方世界更早脱离饥荒。

2.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因素对我们的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要知道相比风和日丽的欧洲,炎黄子孙的发源地环境本身是相当恶劣的,每数十年中国都会经历洪水,台风以及地震的毁灭性打击 ;光这点对就足以让我们无法把历年产出的多余资源累积起来。也就是说当西方人通过资本的不断累计,最后达到一个让工业革命爆发的临界点,我们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资本不断地用来从灾难的废墟中重建家园。这也是为什么数千年前来中国社会都是以中央集权为核心,如果我们离开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我们将无法从灾难的废墟中爬起来。

3. 气候

和自然环境因素不可分割的还有气候的差别。中国南部潮湿,温热的气候对细菌的繁殖提供了相对好的条件,所以历史上在中国发生瘟疫的几率比欧洲相对要高。而即使在没有瘟疫的情况下,快速的细菌繁殖让古代贫困的中国人在体力上较欧洲人虚弱。

4. 生产

自工业革命前期开始,欧洲人比中国人少利用人力或者动物来生产,虽然借用风力,水力来劳作是中国人所首创,但是广泛的应用确是在欧洲出现的。他们更多利用风力以及水力,这就近一步使他们能有空闲来从事别的活动,而牲口也能更多地被用作实用来增强人民的抵抗力。另外由于中国历来都没有从其他地方引进奴隶,所以耗费体力的劳动只能由本国人民完成。

5. 制度

中国历来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对知识产权的藐视。一直以来帝王们似乎很少对创新感兴趣,所以对新的发明也就没有明显的嘉奖制度或者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在这种对创新不鼓励的情况下,聪明的中国人后期在发明数量上自然无法与相互之间竞争激烈的欧洲诸国相提并论。另外我国历史上对私人财产从来就采取过保护与尊重,中国历史上富甲一方的商人们拥有的私人财产最后结局不外乎收归

国有,这与西方国家对私人产业的扶植与帮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然天下事都是皇帝老儿一个人说了算,既没有制度,也没有法律来制约于保护他们的利益,那么富商们自然而然的开始有一种不思进取,只求温饱了的思想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