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摘要 公路工程中的路基是公路基础结构,具有稳定性与承载力等功能,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路面平整度与使用寿命,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可有效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确保公路路基的使用寿命。本文就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近些年,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公路工程建设成就巨大,但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也出现了一些施工问题,类似于路基施工控制技术不严,管理粗放与质量管理不恰当等,路基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加强路基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并采取恰当的技术方法进行控制,可有效保障公路路基质量。
1 公路工程常见的路基问题
1.1 路基沉陷与冻胀
在公路工程中,会常见路基沉陷问题,路基出现沉陷原因是较多地,大致可归结为下列方面,其一,桥涵通道的结构和路基衔接位置应用材料质量比较差,辗压的压实度不够,长期应用中出现路基沉降问题;其二,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当中,软土路未处理,或者处理方式不够合理,致使沉降问题出现,如果公路建设时间段,其路基并没有自然沉降的时间,稳定性不够,再加上工期制约,多数施工企业在公路路基未充分自然沉降基础上,实施路面修建,这样路基沉降就会直接反映在路面之上;其三,在路基施工当中,公路土壤的水分比较多,其填筑过程,土壤未达到要求,致使公路路基出现沉降。公路路基在施工时,潮湿路段出现冰冻,路基里的水分向上聚集移动,出现公路路基冻胀情况,在春天暖融季节,公路路基就会变得湿软,其强度也会下降,公路上大量行车,路面会出现鼓包、弹簧与车辙等状况。
1.2 公路沙害与纵向裂缝
公路工程位于风沙地区的,公路路基常见风沙病害,主要表现为风埋于风蚀,特别是沙埋,公路路基遭遇沙埋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流动的沙丘地,因沙丘不断移动,路基被掩埋或风蚀,出现变窄、削低与崩塌等状况;另一种是风沙活动区,因砂粒堆积沉落,路基被掩埋。纵向裂缝在公路路基施工中,也是常见路基病害,纵向裂缝出现原因主要是由于下列因素造成的,一是开始时,路基的填筑宽度不足,镶边时,未依据有关规定自上向下分层的填筑碾压,致使公路工程竣工后,镶边出现下沉,造成裂缝出现;二是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实施半挖半填路段时,其填挖的交接处未依据挖台阶的方式进行分层填筑并压实,致使路基出现纵向的裂缝,公路路基施工当中,应适当加宽填土的宽度,以防裂缝出现;三是公路路基施工当中,植被与软土地的清理不恰当,有些地方未清除干净,淤泥没有全部运送到场外去,此时实施填土,容易出现纵向裂缝。
2 路基的施工控制技术
2.1 路基路面的平整性
在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当中,基层不平,面层摊铺平整,当压实后,也会出现路面的不平现象,为确保公路路面的平整性,施工当中,需要注意基层的平整性。在基层施工时,要严格依照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要求来施工,并做好基层的养护工作,可采取湿砂或不透水的薄膜给予养护,或者采取沥青乳液的喷洒给以保护;同时,对行车进行严格控制,一旦出现坑槽,可采取同样的材料进行修补压实,不能应用松散的颗粒进行填补;面层在摊铺前,要将基层的表面进行认真清扫,保证基层表面的清洁,并无杂质与松散的浮料,放线要认真抄平,保证基准线与基层标高的无误性,如果基层的标高在控制范围外,需要铲平,对于低处要用下面层进行补平,将石灰稳定土当作底基层,能应用平地机进行刮平,一直到平整度合格,应用水泥稳定的碎石时,其基层应该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并注意摊铺的宽度与施工接缝位置的平整性。
2.2 路基填料与裂缝防治
公路工程中,路基稳定性与强度与路基压实度与填料性质具有很大关系,对路基的填料进行选择规范是必要的,路基填料通常包括砂砾与含水量、塑性指数合格的土,对于沼泽土、淤泥、生活垃圾与冻土等是不应用的,粘土的塑性指数比较大,通常不用于填料,如果使用粘土,一定要控制好含水量,并在最佳状况下,实施碾压,排水设施要准备好,路堤填筑的时候,要对原地面给予处理,如果经过耕地,在填筑前,要预先将其填平压实,填筑高度要控制在1m以内,注意路基范围有无树根与草丛,要将其全部挖除清理,基地表层土含有腐殖土,可使用人工或者机械将其清除并换填。我国目前的公路工程多采用整体道床方式,这种裂缝类型主要有非荷载裂缝与网状裂缝,前者是因反射性或者自身温差所导致的裂缝,后者为整体道床的自身承受力不能支持外界拉力造成的,致使网状裂缝出现,要防止裂缝出现,做好质量控制,需要注意下列两方面:一是对面层裂缝进行防治,沥青非荷载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度或反射等因素造成的,跟沥青自身质量相关,沥青针入度的指标高,其温度的敏感性会越低;二是基层裂缝控制,在施工时,基层材料最好选择混凝土的收缩性比较小的,并在施工过程,考虑到混凝土自身裂缝机理,以免基层出现裂缝。
2.3 公路路基的压实度
在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当中,压实度是质量控制中重要的指标,为控制公路路基的压实质量,应注意压实机械工作的效率,主要做好下列工作:首先,对不同种类的填土进行实验,准确确定填土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对路基压实度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由碾压工艺、压实功能、含水量与强度等,多数情况下,通过压路机械合理选择,对松铺厚度与碾压的遍数进行确定,在填筑前,处理压实路基,并解决碾压工艺与压实功能等;其次,填料的含水量并不好控制,对于路基的压实度造成影响较大,加强填料含水量控制,可有效确保路基的压实度,
要在填料含水量最佳时给予压实,如果填料的含水量比较大,可通过掺灰或者翻松晾晒来处理,以降低含水量,如果含水量比较低,可给予翻送洒水进行闷料,让填料含水量符合要求;再者,施工时,要分层填筑与碾压,松铺厚度要适宜,注意机械燃料消耗量,避免填土压实费用的增加,在路基施工的时候,可选择低液的限粉土与限粘土,确定填土分层压实度,其厚度要控制在2dm以内,碾压前,要注意填土层平等度与厚度,加强压实均匀性,其最大松铺厚度要控制在3dm以内;最后,在路基压实当中,还要注意压实顺序与遍数,并非碾压遍数多,其压实效果就会好,应按照试验路段所确定遍数来碾压,以确保每层压实度均匀,符合设计要求,碾压遍数太多,其填土密实度不一定会增加,反而可能造成土体的破坏,得到相反效果,还不经济,对于压实顺序,可按照先慢后快与先轻后重的原则来实施。3 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公路工程中,路基的施工质量与其控制管理具有密切关系,为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公路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基础质量的控制体系,在施工前,加强工程实际状况与技术文件的综合分析,并依据公路工程的实际状况,不断完善基础质量的控制体系,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适用性,防止质量控制体系出现不适用公路施工的情况。同时,施工前,注意路基放样,将路线中桩恢复,并标出路堤坡脚、地界桩与边沟等具体的位置桩,对填料土样给予试验,清理场地,填筑前,填方路基要压实,基底的松散土厚度在3dm以上时,要翻挖之后,再实施分层的回填压实,对于截水沟与边沟的开挖,要做好相关临时排水设施,并避免路基冲刷与水沟的淤积。
3.2 施工材料与技术的控制管理
在公路工程中,对路基的施工材料进行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基础,对于公路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施工材料可建立合理材料管理体系,加强材料管理体系的针对性,依据路基质量状况,选择合理路基材料,不同的路基材料,其质量要求与控制重点是不同的,如片石加固材料更为注重进场检验与存放管理,而三合土路材料更为注重材料内容的控制,根据不同路基材料,采取合理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以确保材料质量良好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控制对于工程质量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公路工程企业,应加强技术交底管理,对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与技术方案重点进行管理控制,确保公路路基质量。
3.3 加强质量控制点的科学设置,并注重养护管理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质量控制点的科学设置是路基质量控制重要方式,根据公路实际状况,对质量控制点进行科学设置,是确保工程质量实施的关键,质量管理与技术人员对各控制点进行监控,并建立相应的控制点的检验记录,根据实际状况来填写,给路基施工之后的质量问题与技术资料的整理等奠定基础。为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管理,路基施工单位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信息库,对公路工程全部有关信息给予归类整理,便于后期工程的参考。养护管理对公路路基质量控制也具有重要影响,在施工前,就应做好养护计划,确保设备完好,防
止人为因素影响,根据工艺要求实施路基工作,确保公路路基的良好质量。
4 结论
在公路工程中,路基质量控制优劣对整个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要加强路基质量控制,需要实施系统的全过程控制,培养员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理念,并构建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路基施工技术合理性,严格按照相关质量规范与技术要求来实施,确保公路的路基质量,防止质量问题出现,确保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尹强.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8).
[2]卢芳芳.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8).
[3]丁华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J].科技传播,2011(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