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2. 蹦床里的学问》 大象版

来源:好走旅游网
《蹦床里的学问》教学设计

《蹦床里的学问》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对蹦床、弹簧等学生常见器材的体验,知道弹力、弹性的初步概念。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道:在一定限度内,物体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橡皮筋、弹簧的体验,知道弹力,弹性的概念。 2、探究橡皮筋被拉长的长度与弹力的关系。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构建弹力和弹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理解在一定的限度内,物体的现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资料、橡皮筋、拉簧、压簧、海绵、木板、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环节 具体过程 教师语言 学生预设 一、视频导入 1、播放学生感兴1、最近我在抖音1、观看视频。 趣的抖音蹦床视上看到一个有趣2、学生回忆玩蹦频 的视频想分享给床的感受,举手发2、让学生回忆玩你们。 言。 蹦床的感受,引入2、我们一起来回 课题。 忆一下玩蹦床时候的感受吧。 3、嗯,蹦出床里可隐藏着很多学问呐,今天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探究一番吗? 二、建构弹力、弹1、以小组为单位1、我给你们准备1、分小组玩材料、性概念 玩橡皮筋、拉簧、了一些材料,有橡填写记录表。 压簧、海绵,填写皮筋,拉簧,压簧,2、汇报材料的形记录表。时间5分海绵,你们来玩一状变化和手的感钟。 玩,看看有什么新受等。 2、通过记录表汇的发现,然后记录报小组的发现和下来。注意在玩的感受 过程中不要对着3、总结归纳弹力、同学,或者凑的太弹性的概念。 近。好,接下来5分钟的时间就交给你们了。 2、好啦,时间到教材解读 三、研究弹力的大1、开展与弹力有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弹纸团”比关 赛。 2、分析比赛记录表得出物体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3、通过橡皮筋会被拉断和拉簧会被拉坏等,引出在一定的限度内,物体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了,请这两个小组最快完成的小组来跟我们分享你们的发现。 3、其他组还有什么发现吗? 4、原来这些物体受到外力时,要发生形状的变化,同时会产生一种抵抗形变的力,这种力叫作弹力。 当外力消失后,它吗,们还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1、知道了弹力和弹性,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一场与弹力有关的比赛了,并想一想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比赛规则吧。哪位同学愿意来给我们播报一下比赛规则呢? 2、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比赛记录表,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3、为什么橡皮筋拉得越长,纸团弹的距离越远?物体形状的变化程度和弹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呢? 4、那你们觉得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5、橡皮筋为什么会断呢?拉簧为1、开展“弹纸团”比赛 2、分析比赛记录表 3、修订结论 四、联系生活 五、拓展应用 什么变成了这样? 6、那“物体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这句话需要修订一下吗? 让学生说一说生科学是来源于生举例 活中运用了弹力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例子。 的,那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像蹦床一样运用了弹力的例子吗? 1、出示“弹力小老师今天还给你1、介绍弹力小车 车” 们带了一个好玩2、观看视频 2、播放“弹力小的东西,叫弹力小车”视频 车。见过吗?哪位同学来帮我们介绍一下?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动手做一个。 板书设计 蹦床里学问 形状的变化 抵抗的力 弹力 力消失后 恢复到原状 弹性 在一定限度内, 物体形状变化越大, 产生的弹力越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