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广告业个年轻的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广告业现状相比,仍显得相对滞后。我国广告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导致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和许多有待填补的空白,本文就我国广告业现状及涉及到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面对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
广告是一个企业产品的外在形象,旨在宣传企业或者政府等的形象、产品或者服务。如果国民对某个广告已经产生反感,那么他就不会去买这个企业的产品,这个企业就难以生存。因此,广告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十分重要。我国的广告业与国外广告业相比,在广告理念、广告运作、广告效果上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随着合资广告公司数量的增加和外商独资广告公司的出现,广告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我国中小广告公司将会受到冲击。
从2000 年经济回升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发展周期到 2009 年,中国经济连续9年快速平稳运行,国民经济良好较快的发展态势,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总体来看,经历了上世纪 80 年代的恢复期和 90 年代高速发展的成长期,2000 年以来中国广告业进入了高度成长的新时期,我国广告业的发展由低起点高速度向高起点低速度迈进,增长速度趋于平稳,行业的平均利润趋向稳定。具体来说,中国广告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广告业在中国这片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早已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在中国已
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上下总体消费需求量名列世界前茅,需求样式也较别国多。人口多,需求多,市场大,这使得中国广告市场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广告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广告市场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为中国广告业今后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
§广告管理上,政府和相关协会和其他有关民间组织担当着中国广告业的管理者,履行着中国广告业的管理职能。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像《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专门培养广告业专门人才的高校、开设了相关广告学课程,广告业内部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自律标准规范。
§广告社会监督上,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实施的程序。而受众在广告业监督问题上也有了较大的觉醒,对广告业以及广告都有了较前期更加清晰地认识,百姓的维权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广告经营管理上,中国已经形成了广告代理制,并成立了许多广告代理公司,并在新世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时,中国广告业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广告业务运作流程。
§广告媒介运用上,中国广告业已经结合了科技的因素,全面运用网络、游戏、电视、电影、手机、广播、报纸和宣传页等等各种可利用的宣传工具,在这一点上应该可以说是已经和世界接轨了。
广告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切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中国广告业也不例外,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仍旧存在的不足依旧不可令人忽视,甚至应该要重视或者当心。具体来说,我国广告业的主要问题如下:
◆ 经济问题
§中国广告市场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虽然今年来我国广告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其营业额仍然较低,尤其是平均经营额仍然偏少,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且在南北、东西不同地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传媒与广告公司的博弈中,广告公司仍然处于弱势。我国的广告公司大多数是非国有的,而我国的传媒却大多数属于国有的。双方在争夺市场等一系列竞争中,广告公司仍旧处于被“欺压”的弱势,利润分割上,广告公司依旧是“被宰割”的一方。
§广告经营者数量多,规模小,拥有综合实力的广告公司更是凤毛麟角;不少有实力的大企业把广告业作为企业内的子公司来扶持,以解决职工子女和企业闲散人才的安置问题,这类企业办的广告公司在谋求业务信息、吸引高级人才、综合市场调研和产品品牌策划能力等等方面,都远不及专业广告公司,但却瓜分了原本要流向专业公司的广告业务量。
§广告主广告费的投放还未完全走向理性,是社会对广告业认识还需提高,对广告公司的角色作用和劳动成果缺乏理解和尊重。广告是一种企业的竞争行为,只有不断挑战市场竞争,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企业,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管理、经营和制作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有高校培养广告业人才,但是社会这个大染缸总容易把人才染成其他角色,要么经营不善,要么管理不妥,要么自律不足,还有就是专业技能不足,缺乏创新思维,使得广告业人才队伍显得较为缺乏。
§广告公司内部问题。我国的广告公司高度分散于弱小、非专业化和泛化问题严重,使得广告公司自身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外部力量,这也严重影响着广告公司的对外竞争力。
◆ 社会问题
§广告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就我国广告审查制度来说,因经营单位集经营与审查于一体的管理体制,导致虚假广告现象严重。同时,广告市场也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经营秩序较为混乱,存在权钱、关系网、性等方面的恶性因素的影响。
§广告法律法规存在盲区。法律条款不够细化,积极是一些比较原则的宽泛的内容,缺乏有针对性的细化规定。同时违法处罚的力度不够重,对违法广告广告主、发布单位、制作单位、代言人等都没有一个较为相对有区别的严厉查处,使得虚假广告等屡禁不止。再者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落后与现实的需要。
§行业自律存在不足:广告业自律组织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权威性;自律规则偏少,不够健全,而已有的一些规则又太抽象,可操作性不强;广告活动中各行为主体汗液自律意识淡薄。
§广告的社会监督力度不够。随着我国科普、普法、普教等工作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够,许多人都觉得“多一事不如少
一事”,对一些违法侵权广告置之不理。
◆ 道德伦理问题
§国内一些企业为推销其产品,人为的夸大广告,运用主观的、夸大的言语赞扬有待销售的产品,而且用词往往是模糊的和笼统的,没有指出任何具体事实。 通过夸张性广告来吸引消费者,诱使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由此可见,广告的原罪性,也触及到社会伦理道德底线。
§在广告促销时,部分销售者会做一些欺诈性质产品承诺,不管是明确的还是隐晦的,确实虚假并且有可能欺骗或误导理智的人们时,该承诺被认定为具有欺骗性。通过偷换概念、部分公开、小字修正等手法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信以为真,从而购买其产品。这样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产品的知情权。同时,使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感日趋减弱,不利广告业的长远发展。
§以新闻的形式刊登广告,让读者将广告误认为新闻,借助新闻及时客观的特点为产品做宣传。混淆视听,瞒天过海,广告新闻宣传产品,看似无可厚非,就其本质仍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如果违背这一原则,便会产生道德问题。商品的名称、包装等方面采用了一些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做法 ,如“他妈的”酸梅汤、“成都建仁药方”等名称,及一些性诉求的广告,均为单纯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力而不择手段,内容制作得极为低俗,甚至不堪入目,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
§广告促销回扣也会影响到社会伦理产生影响。企业的责任在于将商品或服务或企业本身的真实信息传递给客户和消费者,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将会误导用户的购买决策,因而是不道德的。不仅如此,如果在促销的过程中使用了回扣等不道德的手段,同样会恶化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因而同样也是不道德的。
正所谓“有病就要治”, 广告不仅是一种经营行为 ,也是一种艺术行为和社会行为,我们期待着中国广告能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多出一些有创新和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广告作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