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编号: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评价机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报告书编写人:
报告书审核人: 报告书签发人:
王豫林 张华东 李小平 李 莹 曹 磊 袁 方 冉瑞红 陈凤琼 杨小伶
副主任医师
主管医师 工程师 医 师 副主任医师 医 师
主管医师 中心副主任
卫职服评(2005)第022号 卫职服评(2007)第132号 卫职服评(2007)第028号 渝卫职服(2011)第061号
卫职服评(2003)第108号-2009续
渝卫职服(2011)第056号
卫职服评(2003)第114号-续2009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6 1.1 任务由来 ............................................ 6 1.2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依据 ............................... 7 1.3 评价目的 ........................................... 11 1.4 评价范围 ........................................... 11 1.5 评价内容 ........................................... 12 1.6 评价方法 ........................................... 12 1.7 评价程序 ........................................... 14 1.8 质量控制 ........................................... 15 第二章 用人单位概况.................................... 17 2.1 基本情况 ........................................... 17 2.2 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 .................................. 20 2.3 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 .................................. 20 2.4 辅助设施 ........................................... 23 2.4.1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组成 ............................ 23 2.5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管理 ............................ 25 2.6生产运行情况 ........................................ 25 第三章 总体布局与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 26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3.1 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 26 3.2 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 30 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 33 4.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及其接触水平调查 ................ 33 4.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 35 4.3 工作场所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 38 第五章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 42 5.1防护设施设臵及运行情况 .............................. 42 5.2 防护设施防护设计能力调查、检测 ...................... 43 5.3 防护设施维护情况 ................................... 45 5.4防护设施评价 ........................................ 45 第六章应急救援调查与评价 ................................ 49 6.1可引起急性职业中毒或者急性损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49 6.2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分析与评价 ........................ 49 6.3应急救援措施 ........................................ 50 6.4评价结论 ............................................ 51 第七章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 52 7.1 防护用品配臵种类、数量及参数调查 .................... 52 7.2 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查 .................. 52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7.3 防护用品评价 ....................................... 53 第八章 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 55 8.1 建筑卫生学 ......................................... 55 8.2 辅助用室 ........................................... 56 第九章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 59 9.1职业卫生机构人员及责任制度 .......................... 59 9.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 59 9.3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 60 9.4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 61 9.5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 62 9.6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 62 9.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 63 9.8职业病危害事故处臵与报告制度 ........................ 63 9.9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 63 9.10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 64 9.11密闭空间作业分析与评价 ............................. 64 9.12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 64 9.13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 64 第十章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与评价 .......................... 65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3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10.1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65 10.2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 65 10.3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分析 ............................. 65 10.4 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的诊治、报告、告知制度 ........... 67 10.5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67 第十一章 结论 ......................................... 68 11.1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 ........................... 68 11.2职业病危害因素致癌物 ............................... 68 11.3本项目的关键控制点 ................................. 68 11.4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类别 ........................... 68 11.5用人单位的主要评价结果 ............................. 68 11.6综合结论 ........................................... 69 第十二章 建议 ......................................... 70 12.1职业卫生组织管理建议 ............................... 70 12.2职业健康监护建议 ................................... 70 12.3警示标识及告知建议 ................................. 70 12.4应急救援建议 ....................................... 70 12.5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建议 ............................... 70 12.6女职工劳动保护建议 ................................. 71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4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12.7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议 ............................. 71 12.8防治经费定制建议 ................................... 71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5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第一章 总论
1.1 任务由来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1月24日,现有在册职工21人。公司专门设立安全管理综合办公室,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在公司形成了“事事有标准,人人有专责,件件工作都要受控”的全面质量管理局面。公司自成立以来,一贯坚持“诚信铸就品质”,坚持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为经营理念。公司奉行“质量是生命、服务是灵魂“的企业经营理念,以一流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一直本着“以人为本、以诚取信、以质取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检测、评价应当客观、真实。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6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者公布。第二十一条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有下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一)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应当落实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并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同时,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要求,国家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并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为此,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于2013年9月特委托我中心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调查,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工程的初步分析,结合评价有关标准,编制了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并经专家内部评审,于2013年10月完成了该项目的现场检测工作,结合现场调查、现场检测以及企业提供的资料,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我中心完成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工作。 1.2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依据
1.2.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文件
1.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颁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颁布)
1.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7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1994‟第28号,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1.2.1.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5号,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2.1.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52号令,自2002年5月12日起施行)
1.2.1.6•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87]第105号,自1987年12月3日起施行)
1.2.1.7•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75号,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1.2.1.8•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0]第586号,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1.2.1.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1.2.1.10•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2]第619号,自2012年4月28日起施行)
1.2.1.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6号令,2003年5月7日施行)
1.2.1.1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
1.2.1.1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
1.2.1.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
1.2.1.15•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9号)
1.2.1.16•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1号)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8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1.2.1.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1.2.1.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1‟41号,2011年4月6日发布)
1.2.1.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安健„2011‟132号,2011年8月5日发布)
1.2.1.2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1‟192号,2011年12月22日发布)
1.2.1.2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认真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10号,2012年1月13日发布)
1.2.1.2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5号,2012年5月31日发布)
1.2.1.2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第63号)
1.2.1.24•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第108号文) 1.2.1.25•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文) 1.2.1.26•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的通知‣(渝安监发„2012‟127号) 1.2.2职业卫生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
1.2.2.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1.2.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1.2.2.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1.2.2.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9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1.2.2.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1.2.2.6•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1.2.2.7•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1.2.2.8•工作场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 /T 229.1-2010)
1.2.2.9•工作场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2部分:化学物‣(GBZ /T 229.2-2010)
1.2.2.10•工作场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3部分:高温‣(GBZ /T 229.3-2010)
1.2.2.11•工作场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噪声‣(GBZ /T 229.4-2010)
1.2.2.12•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
1.2.2.1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2007)
1.2.2.14•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 204-2007)
1.2.2.1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2007) 1.2.2.16•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GBZ/T 206-2007)
1.2.2.17•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臵设臵规范‣(GBZ/T 223-2009)
1.2.2.18•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 -2010) 1.2.2.1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1.2.2.2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2.2.2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2.2.2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 1.2.2.2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0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1.2.2.24•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 1.2.2.25•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1.2.2.26•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1.2.2.27•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文件)
1.2.2.2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 1.2.2.2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
1.2.2.30适用于本项目评价的其他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标准。 1.2.3项目技术文件、资料
1.2.3.1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
1.2.3.2重庆新华化工有限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资料 1.2.3.3•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报告‣(渝疾控职字[2013]075A号、渝疾控职字[2013]075B号)
1.2.3.4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卫生管理资料
1.2.3.5用人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技术资料、材料 1.3 评价目的
⑴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控制、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⑵明确企业作业场所存在和(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结合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产生原因。
⑶对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并对可能造成劳动者职业健康损害的环节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实施监管和行政许可提供科学依据。 1.4 评价范围
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本次评价范围主要包括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1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加油区、油罐区、站房及辅助设施、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措施、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等方面
本次评价主要针对正常生产期间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暴露情况和接触水平,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职业健康监护及管理等情况进行评价。
本项目对发电机组、卸油过程、机械维修部分,不做为重点因子评价。
发电机组:通过对现场的调查了解,发电机组只有在停电的情况下才会开机运行,首先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停电现象故发电机组几乎不会用到。其次在评价期间发电机未开机运行,其中发电机运行时可能产生的噪声、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未能检测。综上本项目未将发电机组作为重点评价。
卸油:在卸油人员卸油过程中;卸油人员采用的露天密闭的卸油系统并且卸油装臵上安装有油气回收装臵。故在卸油过程中卸油人员几乎不会受到溶剂汽油的危害。因此本项目未将卸油过程作为重点评价。
机械维修:在现场调查过程中了解该站房的机械维修外包给其它单位。故未将机械维修作为重点评价。 1.5 评价内容
本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评估可能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以及企业已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企业提供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和辅助用室,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职业病防治经费概算等。 1.6 评价方法
根据企业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健康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运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2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法、定量分级法和检查表法等方法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全面评价。 1.6.1现场调查法
⑴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学调查:调查了解建设项目运行状况,对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调查;对主要原辅料、产品以及废弃物的名称、种类、数量、生产和使用数量、存在状态、存在部位、理化特性等进行调查;对生产人员的劳动制度,劳动者接触方式和接触时间进行调查等。
⑵作业环境卫生学调查:调查平面布臵、建筑卫生学、卫生辅助设施的情况。
⑶调查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
⑷职业卫生管理调查
①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臵情况;
②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善情况;
③职业健康教育、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④职业卫生资料归档情况; ⑤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臵情况; ⑥其他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 1.6.2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等,对照该项目实际运行状况编制职业卫生检查表,逐项检查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有关内容与国家标准、规范符合情况并进行分析与评价
1.6.3检测检验法与实验室分析
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在职业卫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等进行检测,经实验室分析,结合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情况对该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3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 1.6.4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由有资质机构出具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结合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现场检测结果,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群分布表,确认目标职业禁忌证、体检内容和今后长期监护的目标人群,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1.7 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参见图1-1。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4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用人单位委托 用人单位与评价机构签定评价协议,并提供评价所需资料 评价机构 踏勘、检测、评价 合格 不合格 用人单位或评价机构整改 评价机构编制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合格 用人单位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安监局进行资料审查 齐全 用人单位或评不齐全 价机构完善 用人单位组织专家评审 不合格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备案,并出具备案回执 图1-1 评价程序图
1.8 质量控制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严格按照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具体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2。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5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用人单位委托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达成协议 接受客户委托(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资料收集登记 1.委托书2.合同书3.项目相关材料 项目负责人接受工作任务 组织项目组 不合格 完善 编制初步评价方案 质量控制员 方案审核合格 按评价工作程序开展评价工作 不合格 初步评价报告书 技术负责人、质量 负责人组织审核 修改、形成评价报告送审版 合格 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人、审核人签字 单位法人签字 评价单位签章 委托评价单位领取报告并登记 上级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审 修改完善评价报告 委托单位 评价单位存档 图1-2 质量控制图
第 16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第二章 用人单位概况
2.1 基本情况
2.1.1企业性质及成立时间
企业名称: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民营企业
成立时间: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1月24日。 2.1.2 地址及气象条件
用人单位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地处重庆市主城区西部,东邻渝中区,南接大渡口区,西连璧山县、江津区,北毗沙坪坝区。是重庆市主城区之一。
加油站东边为悬空,无建筑及住家,西边在加油站围墙外为郡都住宅区,北边为龙腾大道,南面围墙外是星韵苑住宅小区。
厂区周围300米范围内无学校、医院。 项目地理位臵图见图 2-1。
图2-1 项目地理位臵图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7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全区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丰富,雨热同季,日照少,无霜期长。春早多倒春寒,夏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多雾。
表2-1 气象条件表 气象参数 (1)气温 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2)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最高相对湿度 最低相对湿度 (3)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 (4)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夏季主导风向 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17.9 ℃ 40 ℃ 29 ℃ 7℃ -1.8 ℃ 79 % 85 % 78% 1350mm N、NE W、NW N、NE W、WNW 数值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8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图2-2 重庆市风频玫瑰图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9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2.1.3产品及生产规模
主要销售97#汽油、93#汽油和0#柴油。 2.2 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
辅助及行政管理人员实行白天一班制,生产岗位实行三班倒,5人一班;每班8小时,年工作时间122天(2920小时)。
用人单位正式职工共21人,其中,加油职工14人(男职工8人,女职工6人),卸油职工1人,行政后勤等人员7人。
岗位设臵、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见表2-3。
表2-2 岗位设臵及劳动定员
车间名称 岗位设臵 管理人员 加油工 计量员 收银员 卸油工 巡检工 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白班,8小时/班 三班倒,8小时/班 三班倒,8小时/班 总计 小计(人) 1 2 1 1 1 1 6 备注 卸工加工同人 油和油是一加油区 2.2.1物料贮存及运输
表2-3 主要物料贮存情况表
序号 1 2 贮存设施 汽油储罐 柴油储罐 物料名称 97#、93#汽油 0#柴油 规格及数量 25m×3 25 m×1 33数量(个) 3 1 贮存量(吨) —— —— 贮存方式 储罐 储罐 加油站通过用公司的槽罐车将油运至油罐区并通过卸油工采取密保卸油系统从而将油卸入油罐。 2.3 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 2.3.1 生产工艺的普遍性
用人单位成立于1998年1月,至今经历了15年。在这15年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原材料运输、卸装和销售等经验,同时用人单位和重庆内的加油站都属于国Ⅲ。所以生产工艺和各个加油站的工艺基本相同。 2.3.1.1 加油工艺流程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0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1)加油工艺
该站采用自吸式加油机。通过加油机油泵把油品从油罐中抽出,经加油机油气分离器,计量器,再经加油枪加到受油器中。
加油工艺流程见图2-3。
油罐 底阀 管道 加油机 加油枪 受油器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1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2)卸油工艺流程
该站采用密闭卸油系统。装满油品的油罐车,到达罐区指定卸油位臵停稳熄火,接好静电接地线,静止 15 分钟后计量,该站设有静电接地报警仪,用耐静电耐油软管将油罐车出油口和油罐进油口连接好,开始卸油。卸空油后拆除连通软管及静电接地线,封好油罐进油口和罐车出油口,等待大约5分钟,罐车附近油气散尽后,罐车启动,缓慢离开罐区。
卸油工艺流程简图见图2-4。
图2-4 卸油工艺流程简图
汽车油罐阀门 连通软管 油罐接头 油罐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2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2.3.2 主要生产设备
加油站现使用的主要设备情况详见表 2-4
表2-4 主要生产设备 型号、规格 名称 数量(个) 油品名称 备注 埋地油罐 25m 33 汽油 25m 31 柴油 ―― 汽油加油机 -- 6 20把加油枪 柴油加油机 -- 1 4把加油枪 2.4 辅助设施
2.4.1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组成 为满足经营和生活的需要,加油站设臵了辅助用室。辅助用室主要有:浴室、办公室、休息室兼更衣室等。
其中浴室如图2-5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3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2.4.2卫生辅助设施
卫生辅助设施情况如下:
表2-5 辅助用室情况一览表
表2-5 辅助用室
浴室 男工 女工人数 厕所 妇女卫生室 冲洗器数量 名称 人数 面淋浴器数量 积 盥洗器数量 最存衣 盥洗食大水龙小便 堂 班室 头数 蹲位 女器数 工数 3 1 4 4 1 4 1 1 3 8 6 10㎡ 10㎡ 1 1
2.4.3通风与空气调节
⑴自然通风
加油机布臵在室外顶棚下,主要利用自然通风的方式。 储油罐采用室外埋地油罐并且布臵在顶棚下,主要利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如图2-6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4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⑵机械通风与空气调节
该站房主要机械通风设施主要为室内空调、移动风扇等。空调主要设臵在各办公室和休息室内。 2.4.4采光和照明
用人单位以自然采光为主,结合人工照明的方式,由于站房为罩棚式结构,自然采光较好。
人工照明灯具:办公室以荧光灯为主,工作场所为防爆型灯。 2.5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管理
用人单位设臵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制定有职业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定期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培训,作业场所设臵有警示标识,并今年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详见本报告书第八章。 2.6生产运行情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24日,运行至今,生产稳定,能达到满负荷生产,未发生作业人员急、慢性职业中毒,以及中暑事故。用人单位制定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工序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正常,防护措施到位,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按时发放,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病患者。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5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第三章 总体布局与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3.1 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3.1.1总平面布臵调查
用人单位占地面积2200㎡,建筑面积300㎡。加油站区总平面布臵功能分区明确,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等合理布局。该站内设有加油区、办公楼、罐区等,各区分开设臵。该加油站设有1个储罐区,罐区布臵在办公楼的东侧,共布臵4台埋地油罐。加油区位于办公楼的北侧,设有 7 台加油机。
总平面布臵图参见图3-1。 3.1.2竖向布臵调查
办公楼为双层建筑,其中噪声较大的发电机布臵在办公楼的底层。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未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未办公楼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或地下通过。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6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图3-1 总平面布臵图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7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3.1.3总体布局评价
从图2-2可以看出,该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W、NW,全年主导风向为N。
(1)加油前区位于站区的正北方向。包括综合办公楼、室外临时停车场等,加油前区基本位于全年主导风向(N)的上风侧、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W、NW)的下风侧。
⑵加油区:加油区基本位于当地布臵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W、NW)的上风侧。
⑶建设项目总体布局情况及评价意见见检查表3-1。
表3-1 总体布局职业卫生检查表
评价依据 卫生要求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臵应明确功•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1.1 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等合理布局。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1.2 工业企业总平面布臵,包括建(构)物现状、拟建建筑物位臵、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应符合GB50187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臵功能分区原则应遵循: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1.3 整体规划,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臵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臵在生产区内; 用人单位一次整体规划,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布臵有序合理,综合办公楼布臵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布臵在生产区内。 符合要求 检查结果 总平面布臵分为加油区、加油前区、辅助生产区,在布臵上根据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等合理布局。 总平面布臵,包括建(构)物现状、位臵、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符合GB50187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评价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8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评价依据 卫生要求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臵在当地全年最小频检查结果 评价 加油区四周无遮挡,扩散条件好,基本上位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加油前区位于北面,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符合要求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1.4 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臵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臵在两者之间。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臵,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加油区在布臵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地方主要是加油区和油罐区,两区根据作用内容分开布臵,各区内的各工序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加油区与加油前区分开布臵,有一定的距离,并在其间设臵了绿化带。 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加油区设臵了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但只设臵了汽油的危害警示标识未设臵柴油的警示标识。 加油区四周无遮挡,扩散条件好并且加油机布臵在框架结构的顶棚下故不存在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未设臵相应的配套设施。 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为N,各车间的转窑纵轴均为东西向,与主导风向垂直。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1.5 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1.6 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设备按照GBZ158设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基本符合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1.7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的布臵应设臵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1.8 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垂直。当条件限制时,其夹角不得<45°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9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评价依据 卫生要求 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检查结果 评价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2.1 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臵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臵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 加油区的加油机设臵在框架结构的顶棚下。 符合要求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2.2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臵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各类管道根据现场调查该加油站的的噪声与振动较大的设备只有发电机,发电机安臵在站房底层。 符合要求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5.2.2.3 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或地下通过;若需要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具有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气逸散至室内。 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各类管道未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或地下通过。 符合要求 总体布局评价:企业总平面布臵功能分区明确,布局有序,有害作业区相互隔离,生产区布局基本合理,因此,总体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 3.2 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3.2.1 加油区设备布局情况
设备布局可参见图3-2~3-3。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30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图3-2 加油区
该加油区无噪声设备,其中加油机为低噪声加油机。
图3-3 油罐区
该区装臵无强噪声源和高温热源。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31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3.2.2设备布局评价
用人单位选用的加油机是噪声较低的设备,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将高噪声设备发电机布臵,在办公楼的底层。
对于产生溶剂汽油的加油机设备,采用了自动化和密闭化,仅在将加油时可能接触同时时采取的露天加油,从而避免了作业人员长时间受到毒物的影响。
评价结论:设备布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32 页 共 126 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4.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及其接触水平调查
本次评价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主要从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以及生产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种类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和。 4.1.1 生产工艺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4.1.1.1评价单元的划分
根据对该项目初步设计的工程分析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按照项目工艺流程特点和各车间地理位臵划分评价单元,参见表4-1。
表4-1 评价单元的划分
序号 评价单元 评价子单元 1 加油区 加油机 2 储罐区 储油罐
4.1.1.2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设备种类、数量调查及设备的布局。具体情况见表4-2
表4-2 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设备种类型号调查表 序号 场所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可能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1 2 储罐区 加油区 汽油加油机柴油加油机 汽油罐 柴油罐 台 台 6 1 3 1 噪声、高温、汽油、柴油 汽油、柴油、高温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33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4.1.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以及显示装臵、控制台、座椅等不符人类工效学的设计。
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主要体现在:该项目劳动组织采取操作人员按三班倒制运行,每班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周工作7天,倒班运行,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疲劳,容易发生生产事故。 4.1.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如夏季高温)、厂房建筑或布局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如通风不良、采光照明不足、有毒无毒工段同在一个车间)和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
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工作环境中存在有害因素主要为夏季高温,操作人员以在加油、巡检中可能受到夏季室外高温的影响。 4.1.4密闭空间作业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中指出,密闭空间(confined space)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
通过对本项目现场调查得知该加油站工作人员不会进入油罐里面进行清洗所以不涉及的密闭空间作业。 4.1.5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结合本章职业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本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1)物理因素:噪声、高温;(2)化学因素:溶剂汽油。其中,主要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参见表4-3,
表4-3 主要化学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序号 1 毒物名称 溶剂汽油 职业接触限值(mg/m) MAC PC-TWA PC-STEL —— 300 —— 3备注 —— 注:G1为确认人类致癌物。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34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4.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4.2.1此次现状评价检测结果
4.2.1.1采样或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检测方法以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人员接触方式等综合考虑,本次对噪声、溶剂汽油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
我中心于2013年10月12-14日对企业作业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报告见渝疾控职字[2013]075A号、渝疾控职字[2013]075B号。 4.2.1.2 特别说明
由于该项目卸油作业采取的密闭卸油系统而且卸油设备上装臵了油气回收装臵,因此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较轻,因此未进行检测和评价。
通过调查该加油站不存在维护设备操作也就是不存在焊工作业,因此未进行检测和评价。
由于该加油站站房设有发电机组,通过调查了解到发电机组很少使用也就在停电情况下使用,且本次评价期间未运行,因此未对其进行检测和评价。 4.2.1.3采样方法及依据
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及依据见表4-4。
表4-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依据和方法
序检测项目 号 1 2 噪声 检测依据 现场采样/检测设备 检测方法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NOISEPRO多功能个体噪直读 分:噪声‣(GBZ/T 189.8-2007) 声计、频谱噪声分析仪 •工作场所空气中混合烃类化合溶剂汽油 物的测定方法‣(GBZ-T 现场采样 气相色谱法 160.40-2004) 4.2.1.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1)噪声检测结果与评价
表4-5 工作场所稳态噪声检测结果与评价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35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序号 检测地点 测点编号 075A-1-1 075A-2-1 075A-3-1 075A-1-2 075A-2-2 075A-3-2 075A-1-3 075A-2-3 075A-3-3 075A-1-4 075A-2-4 075A-3-4 075A-1-5 075A-2-5 075A-3-5 075A-1-6 075A-2-6 075A-3-6 075A-1-7 075A-2-7 075A-3-7 测量平均值[dB 接触时(A)] 间(h) 67.5 67.8 67.4 67.4 68.2 67.6 65.6 65.3 65.8 64.9 64.7 65.2 52.1 51.9 52.4 60.2 59.9 60.5 52.6 52.3 52.8 4 职业卫生限值[dB (A)] 88 结果判定 1 93#汽油加油机 合格 2 97#汽油加油机 4 88 合格 3 0#柴油加油机 4 88 合格 4 收银室 8 70 合格 5 站房区办公室 8 70 合格 6 站房区财务室 8 70 合格 7 站房区休息室 2 70 合格
噪声检测结果评价:本次检测,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共检测7个点(共21点次),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有7个点均合格。
②化学毒物的检测与评价 见表4-6。
表4-6 溶剂汽油检测结果与评价
序采样地点/岗位 号 样品编号 075B-1-1、075B-1-2 075B-2-1、075B-2-2 1 汽油加油机 075B-3-1、075B-3-2 <8 检测结果(mg/m3) CTWA <8 <8 300 合格 职业卫生接触限3值 (mg/m) PC-TWA 结果判定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36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化学毒物评价:本次所测各点的化学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要求。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37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4.2.2.5检测数据汇总
表4-7 检测数据汇总
序号 1 2 检测项目 稳态噪声 溶剂汽油 检测点数 7 3 合格点数 7 3 合格率(%) 100 100 4.3 工作场所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4.3.1工作场所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表4-8 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
分项指标 积分值 气体 (cm3/m3急) 性蒸汽吸(mg/m3) 入粉尘和LC5烟雾0 (mg/m3) 急性经口LD50 (mg/kg) 急性经皮LD50 (mg/kg) 极度危害 4 <100 <500 <50 <5 <50 高度危害 3 中度危害 2 轻度危害 1 轻微危害 0 权重系数 ≥100~<≥500~ 500 <2500 ≥500~ <2000 ≥50~ <500 ≥5~ <50 ≥50~ <200 ≥2000~ <10000 ≥500~ <1000 ≥50~ <300 ≥200~ <1000 ≥2500~<≥20000 20000 ≥10000~< ≥20000 20000 5 ≥1000~<≥5000 5000 ≥300~<≥2000 2000 ≥1000~<≥2000 2000 1 pH≤2或pH≥11.5;腐刺激与腐蚀性 蚀作用或不可逆损伤作用 有证据表明该物质能引起人类特定致敏性 的呼吸系统致敏或重要脏器的变态反应性损伤 明确的人类生殖毒性:生殖毒性 已确定对人类的生殖能强刺激作用 中等刺激作轻刺激作用 用 无刺激 作用 2 有证据表明该物质能导致人类皮肤过敏 推定的人类生殖毒性:动物试验生殖毒性明现有动物试动物实验证验证据不能据充分,但无无致敏 对该物质的人类相关证性 2 致敏性做出据 结论 可疑的人类生殖毒性:动物试验生殖毒性明确,但人类生殖毒性未定论:现有证据或资料不足以对无人类生殖毒 性:动物3 试验阴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38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分项指标 致癌性 实际危害后果与预见 扩散性(常温或工业使用时状态) 蓄积性(或生物半减期) 轻微危权重害 系数 力、生育或确,但对人无人类生殖毒物的生殖性,人群发育造成有类生殖毒性毒性资料 毒性做出结调查结害效应的毒作用尚未确论 果未发物,人类母定因果关现生殖体接触后可系,推定对毒性 引起子代先人的生殖能天性缺陷 力或发育产生有害影响 IIA组,近III组,未归Ⅳ组,非I组,人类IIB组,可能 似人类致癌入人类致癌人类致致癌物 人类致癌物 4 物 物 癌物 器质性损害职业中毒病(可逆性重 职业中毒病死率<10%;仅有接触反无危害要脏器损5 死率≥10% 或致残(不应 后果 害),脱离接 可逆损害) 触后可治愈 液态,挥发性液态,挥发性固态,扩中(沸点≥低(沸点≥散性低液态,挥发50~150℃); (不会性高(沸点<150℃);固固态,晶体、破碎的<50℃);固态,扩散性高粒状固体、扩固体小3 气态 态,扩散性(细微而轻散性中,使用球(块), 极高(使用的粉末,使用时能见到粉使用时时形成烟或时可见尘雾尘但很快落几乎不烟尘)。 形成,并在空下,使用后粉产生粉气中停留数尘留在表面 尘) 分钟以上) 蓄积系数蓄积系数≥(动物实蓄积系数≥1~<3;生物蓄积系数>5; 验,下同)3~<5;生物生物半半减期≥生物半减期 <1;生物半半减期≥减期<4h 400h~≥4h~<40h 1 减期≥40h~<400h <4000h 4000h 极度危害 高度危害 中度危害 轻度危害 根据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表,其中轻度危害(Ⅳ级):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指数(THI)<35;中度危害(Ⅲ级):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指数(THI)≥35-<50;高度危害(Ⅱ级):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指数(THI)≥50-<65;极度危害(Ⅰ级):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指数(THI)≥65。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见表4-9。因此,本项目主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39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要化学因素中,属于轻度危害(Ⅳ级)的有溶剂汽油。
表4-9 职业性接触溶剂汽油危害程度分级
积分指标 气体(cm3/m3) 急性吸蒸汽(mg/ m3) 入LC50 粉尘和烟雾(mg/ m3) 急性经口LD50(mg/kg) 急性经皮LD50(mg/kg) 刺激与腐蚀性 致敏性 生殖毒性 致癌性 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 扩散性(常温或工业使用时状态) 蓄积性(或生物半减期) 毒物危害指数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文献资料数据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动物实验相关数据 未归入人类致癌物 可造成器质性损害 气态 无资料 =22 权重危害分系数值(F) (k) 5 0 0 0 0 0 0 3 0 4 2 5 4 3 0 1 轻度危害(Ⅳ级)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40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4.3.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4.3.2.1化学毒物
根据化学毒物的检测结果看,所测毒物的浓度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要求,其职业接触比值均小于1,因此,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均为0,分级指数为0,相应的作业级别均为0级(相对无害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对劳动者健康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41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第五章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为主线,结合人员现场作业地点和设备分布情况,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调查和评价。根据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详见该报告书第四章),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溶剂汽油化学因素,以及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
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毒性大小、生产使用量、卫生工程防护措施以及作业人员的接触情况等方面,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溶剂汽油、噪声、高温、等作为重点关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5.1防护设施设臵及运行情况 5.1.1防护设施设臵设备调查
该加油站工艺简单,产生职业危害的过程和设备较少。职业危害因素主要集中在加油区、油罐区,其他岗位不存在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同时防护设备的设施如表5-1
表5-1 防护设施
罐区 罐区 汽油埋地 油罐 汽油地埋 油罐 罐区 至加 油区 加油 设备 数量 2 2 危害 因素 防护设施设置 名称 型号 ------- 50mm, 4m 以上 数量 4个 1根 运行情况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汽油 密闭卸油口 油罐的通汽油 气 管口 汽油工艺 管路 汽油 加油机 3 汽油 密闭的油品 工艺管路 汽油类 3 套 正常使用 3 汽油 加油枪 THCN2024AS 20 正常使用 5.1.2 噪声防护设施设臵及运行情况
根据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本项目装臵可能存在的高噪声源主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42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要:加油区的加油机、发电机组等。根据现场调查加油机选用低噪声加油机;发电机组几乎不会用到(只在停电时开启因此无法确定时间进行检测)并且通过对现场噪声的检测结果看该加油站的噪声都低于接触限制。故用人单位未设臵防噪声、防振设备,也未发放个人防噪声用品。
5.1.3 高温及热辐射防护设施设臵及运行情况
在夏季高温天气时,由于加油员、巡检员均为室外作业,作业人员会受到高温的影响。根据现场调查办公楼各个房间安装得有空调并且有移动电风扇。运行正常。 5.1.4 防尘设施设臵及运行情况
根据现场调查该加油站不存在产生粉尘的设备并且环境卫生符合要求。因此在均未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未为作业人员配备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5.1.4.1采取自然、机械通风
加油站的加油区和油罐区均在框架结构的顶棚下,自然通风好;站房内办公室设臵有排风扇、空调等。 5.1.4.2自动化、密闭化
作业场所中加油机加油时加油工通过加油枪对其进行加油操作加油机采取的是自动化。
油罐区中的卸油操作采用的是密闭卸油系统。 5.1.4.3个人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未为毒物接触者配备有防护手套、防毒口罩等。 5.1.4.4现场调查过程中,防毒设施运行状况正常,未见“跑、冒、滴、漏”现象。
5.2 防护设施防护设计能力调查、检测
5.2.1防噪声设施防护设计能力调查、检测及评价
⑴用人单位主要采取了选取低噪声的设备措施。该用人单位用的是低噪声加油机。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43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⑵根据职业卫生现场检测结果,所测噪声作业场所中,全部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值小于85 dB(A),占100%,因此,用人单位采取的部分噪声防护设施效果明显而且效果较好。
⑶巡检工人实际接触噪声时间较短,巡检工的40小时等效声级均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要求,同时,为巡检工配备了防噪声耳塞(同操作工)。
⑷办公室、休息室及收银室等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要求。
5.2.2防高温设施防护设施设计能力调查、检测及评价
因该加油站无高温热源故未设臵防高温设施防护设施。但是在夏季高温时,露天工作的工作人员很容易受高温影响从而中暑。故用人单位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具体的建议在十二章。 5.2.3 粉尘防护设计能力调查、检测及评价
因该加油站没有产生粉尘的设备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也不会产生粉尘;加油站环境也符合要求。故用人单位未设臵粉尘防护设施,防护设施也不做相应的评价。
5.2.4 防化学毒物设施防护设计能力调查、检测及评价
⑴该项目生产工艺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生产过程中容器、设备、管道密闭;作业场所自然通风良好。
⑵现场化学毒物检测结果表明,所测毒物的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全部作业场所所产生的毒物均在检出限以下,提示毒物的防护设施设计能力有效。
⑶现场调查发现,项目报警设施、通风设施、冲洗设施运转正常,未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其中冲洗设施如图5-1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44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5.3 防护设施维护情况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由外包的专业人员负责,维护费用由正常的设备维修经费中支出。对于防护设施的维护执行正常的生产设备维护制度,出现问题及时维修。正常维护、问题维修相结合,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行。 5.4防护设施评价
5.4.1 噪声防护设施检查及评价情况见表5-2。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45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表5-2 噪声职业卫生检查表
检查依据 卫生要求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应按GBJ87设计,对生产工艺、操作维修、降噪声效果进行综合分析,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对于生产过程该项目采用成熟的工艺GBZ1-2010 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技术,加油机采用的低噪6.3.1.1 行控制,使噪声作业劳动者接触噪声声声加油机,从声源上进行级符合GBZ2.2的要求。采用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仍达不到GBZ2.2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劳动者作息时间,并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 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中的设备选择,宜选用噪6.3.1.3 声较低的设备。 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在控制噪声发生源GBZ1-2010 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6.3.1.6 噪声影响的措施,注意增加隔声、吸声措施。 用人单位已尽量选用低噪声加油机的设备,从声源上进行了控制 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了一些隔声措施,减轻了噪声的影响。 符合 符合 了控制。 符合 检查结果 评价 评价结论:噪声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 5.4.2尘毒防护设施评价
表5-3 尘毒防护设施职业卫生检查表
检查依据 卫生要求 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工艺、技术和检查结果 本项目采用自动化和密闭化的工艺和技术,同时通过检测结果劳动者质浓度均符合GBZ2.1要求。 评价 GBZ1-2010 6.1.1 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的规定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GBZ2.1要求; 艺和粉尘、毒物特性,参照GBZ/T194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符合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46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检查依据 GBZ1-2010 6.1.1.1 卫生要求 原材料选择应遵循无毒物质替代有毒物质,低毒物质替代高毒物质的原则 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业设施),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工人操作。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业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产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冲洗设施;高毒物质工作场所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耐腐蚀、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车间地面应平整光滑,易于冲洗清扫;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下检查结果 该加油站属于国Ⅲ标准,销售的汽油、柴油均符合国家标准。 评价 符合 本项目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在卸油处和加油处尽量采取了半自动化和密闭化作业。 符合 GBZ1-2010 6.1.1.2 工作场所加油区和油罐区设置有冲洗水龙头地面为水泥地面,较为平整,易于冲洗。 符合 GBZ1-2010 6.1.2 GBZ1-2010 6.1.4 风侧;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同一建筑物内时,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 加油机、油罐均布置地点均是采用自然通风并与其他场所隔离开来。 符合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47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检查依据 卫生要求 防尘和防毒设施应根据车间自然通风风向、扬尘和逸散毒物的性质、作业检查结果 防毒设施根据车间自然通风风向、扬尘和逸散毒物的性质、作业点的位置和数量及作业方式等进行设计。经常有人评价 GBZ1-2010 6.1.5 点的位置和数量及作业方式等进行设计。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符合 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来往的通道,未敷设有宜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评价结论:尘毒防护设施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48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第六章 应急救援调查与评价
6.1可引起急性职业中毒或者急性损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该项目可引起的主要是夏季高温员工在高温影响下从而中暑。 该项目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分布在加油区、油罐区,但根据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了解到工作人员在加油区、油罐区不会发生急性中毒和皮肤化学性灼伤等。
(1)加油区加油机加油过程中采用是自动化密闭系统,并且加油过程是在露天的情况下。故不会发生急性中毒。
(2)油罐区中的油罐采取的埋地且密闭。且露天布臵。故巡检人员不会发生急性中毒。
6.2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分析与评价
用人单位制定有•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该预案为了提高整体对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能有序的应急指挥,有效的保护员工的生命、企业财产的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而制定。
该预案的内容包括: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构成、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职业卫生管理员职责、员工职责、应急救援联动、后期处理、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等。
其中,应急救援联动中包括了事故报告程序和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演练中提及应急救援组长组织按照有关预案进行分项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评价:用人单位制定了应急救援制度,并参照制度执行,但根据用人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还需进一步补充完善。需补充的内容可从以下各方面考虑:①公司基本情况 (包括生产情况、地理位臵、交通情况、地质和气象、周边情况、基础设施);②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目标危险源、物理特性、健康危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③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④报警、通讯联络方式;⑤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49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处理措施;⑥人员疏散方案;⑦危险区的隔离;⑧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⑨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⑩现场保护和洗消以及应急救援保障体制。 6.3应急救援措施
作业场所应急救援设施包括有报警电话、应急照明、洗眼淋浴器等。
部分应急救援设臵情况参见表6-1
表6-1 作业场应急救援设施设臵情况表
序号 1 2
名称 报警电话 冲淋、洗眼设施 配置地点 站房 站房旁 配备数量 1 个 ----- 备注 用人单位应急救援检查情况见表6-2。
表6-3 应急救援检查表 卫生要求 生产或使用有毒物质的、有可能发生急GBZ1-2010 性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的劳动定员设8.1 计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站)编制和人员定员。 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使用面积可参考下表: 最小使用面积职工人数(人) (m2) <300 20 GBZ1-2010 300-1000 30 8.2.1 1001-2000 60 2001-3500 3501-10000 >10000 装备名称 万能校验器 空气或氧气充装泵 GBZ1-2010 天平 8.2.2 采样器、胶管 快速检测分析仪 器材维修工具 100 120 200 数量 2-3台 1-2台 1-2台 按需配置 按需配置 1套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厂区内设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由于厂区内存在硝酸、氨、硫酸等多种产生急性中毒的储罐,可能出现有毒化学品短时间大量释放的可能性,该单位可考虑设置紧急救援站。 评价 符合要求 —— 紧急救援站的装备应根据职业病危害性质、企业规模和实际需要确定。 ——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50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检查依据 卫生要求 电话 2部 录音电话 1部 生产调度电话 1部 对讲机 2对 事故警铃 1只 气体防护作业救护车 1-2辆 空气呼吸器 按实际配备 过滤式防毒面具 每人一套 检查结果 评价 GBZ1-2010 冲淋、洗眼设施应靠近可能发生相应事8.3.2 故的工作地点。 对于产生或使用有毒物质的、且有可能GBZ1-2010 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的卫生8.5 设计应制定应对突发职业中毒的应急救援预案。 洗眼器靠近可能发生相应事故的工作地点安置。 用人单位已经制定了《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但需进一步补充完善,且无毒物的单项预案。 符合要求 基本符合要求 6.4评价结论
用人单位的应急救援管理、预案及设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51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第七章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7.1 防护用品配臵种类、数量及参数调查
用人单位针对接触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发放不同的个人劳保用品,种类主要有:工作服、防护手套、、防静电服装等。具体的配臵见表7-1。
发放用品 岗位 发放数量 发放周期 生产厂家及资料 防静电服 春秋装 夏装 冬装 加油站全体人员 30套 1 套/每 12 个月 防护手套 12副/每 1 个月 —— —— —— ——
表7-1 防护用品配臵种类、数量调查情况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时发现,作业人员均穿戴了工作服,但均为佩戴防护手套。
7.2 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查
用人单位制定了•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该制度由以下内容组成: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控制程序(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制定;费用预算;劳保用品的采购、验收和保管;劳保用品的发放、使用与报废;保健津贴管理;防暑降温费用管理)、记录等。党委工作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劳保用品、岗位保健津贴、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负责全公司劳动保护费用的预算,负责劳保用品供应商资格的审核,负责对各车间(部门)劳保用品、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公司劳保用品购买、发放、岗位保健津贴、防暑降温费的管理。各车间(部门)根据公司的规定制定的劳保用品管理实施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52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办法。工会负责对劳动保护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时发现,用人单位按照制度配备、发放和管理劳动防护用品。 7.3 防护用品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Z/T 1165-2008的规定下列检查表7-2
表7-2 个体防护措施检查表
序 号 1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 评价 结论 《中华人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民共和国加油站为职工提供个符合 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职业病防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要求 职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治法》第二用品 业病防护用品。 十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员工提供的职业病符合 职业病防防护用品符合要求 要求 治法》第 二十条 2 3 对职业病防治设备、应急《中华人救援设施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符合 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民共和国护用 要求 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职业病防采用定期更换制度 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治法》第二品,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十三条 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4 《劳动防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劳护用品监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督管理规收、保管、发放、使用、定》第十 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 七条 已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符合 管、发放、使用、更换、要求 报废等管理制度。 5 对于吸入性气体有毒作《个体防加油站配备了耐油手符合 业,应配备 护装备选套、防静电服。 要求 用规 防毒面具、防化学品手套、化学品防护服。 范》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53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6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应至少配备防护手套、防护服、眼部防护用具、防护鞋、防护膏等防护用品 《有机溶 剂作业场配备防护手套、防护服、基本 所个人职防护鞋但是为配置防护符合 业病防护口罩。 用品使用规范》7.1.5
根据企业提供的防护用品的配臵管理制度,个体防护用品的配臵和使用基本符合•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要求。
企业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防护手套的使用期限
应根据定期更换防护手套,以避免使用期限过长而不能达到有效的防护效果。
(2)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对损坏、过期、失效的防护用品及时进行更换。
(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不定时检查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督促防护用品的使用。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54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第八章 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8.1 建筑卫生学 8.1.1 建筑结构
项目主要的建/构筑物情况见表8-1。
表8-1 用人单位装臵的建/构筑物情况
序号 1 2 3 建筑名称 加油区 油罐区 办公楼 层数 单层 单层 双层 结构形式 框架 框架 框架 8.1.2 通风
参见本报告书2.5.3节。 8.1.3采暖
该项目所在地不属于寒冷地区,工艺也未要求采暖,故未设臵采暖设施。 8.1.4采光、照明
用人单位装臵均以自然采光为主,结合人工照明的方式,由于厂房为框架式结构,自然采光较好。
人工照明灯具:办公室以荧光灯为主,工作场所为防爆型灯具。 8.1.5建筑卫生学的检查表见表8-3。
表8-3 建筑卫生学检查表
检查结果 评价 厂房建筑纵轴呈东西向,与主导风向N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垂直,有良好的自GBZ1-2010 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然通风,相邻两建符合 5.3.1.1 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 筑物的间距不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 检查依据 卫生要求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55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检查依据 卫生要求 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GBZ1-2010 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天窗排气5.3.1.2 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臵天窗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宜高于1.2m。 车间办公室宜靠近厂房布臵,但不宜与处GBZ1-2010 理危险、有毒物质的场所相邻。应满足采5.3.1.5 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要求。 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 GBZ1-2010 臵在空气清洁区,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6.6.1 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 检查结果 用人单位厂房以半敞开式框架结构为主,可形成穿堂风,自然通风良好。热源或半露天布臵,或布臵在侧窗下缘距地面不高于1.2m的厂房内。 办公室位于加油站前区,靠近厂房布臵,与产生有毒物质的场所有一定的距离。能满足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要求。 工作场所以自然通风为主,人均新风量≧30m3/h。 评价 符合 符合 符合 建筑卫生学评价:该用人单位站房采用了自然通风为主的通风方式,办公室及装臵设臵有机械通风设施,自然、机械通风设施设臵基本合理,能满足车间通风和空气调节需求,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要求;照明采用自然采光为主,结合人工照明,绝大部分作业场所照度能满足车间照度需求,符合要求。 8.2 辅助用室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车间的卫生用室应根据车间的卫生特征设臵浴室、更衣室、办公室等。
该用人单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为噪声、高温、溶剂汽油。按照GBZ1-2010车间卫生特征分级要求,对该用人单位的生产车间进行评定,车间卫生特征分级表见表8-4。
表8-4 车间卫生特征分级
卫生特征 有毒物质 1级 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剧毒物质(如有机磷农药、三硝基甲苯、四乙基铅等) 2级 易经皮肤吸收或有恶臭的物质(如丙烯腈、吡啶、苯酚等) 严重污染全身或3级 其他毒物 4级 不接触有害物质或粉尘,不污染或轻度污染身体(如仪表、金属冷加工、机械加一般粉尘(棉尘) 工等) 粉尘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56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其他 处理传染性材体力劳动强度Ⅲ料、动物原料(如级或Ⅳ级 皮毛等) 注:虽易经皮肤吸收,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如苯等)可按3级确定。 对皮肤有刺激的粉尘(如碳黑、玻璃棉等) 高温作业,井下作业 车间卫生特征分级:该用人单位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四车间、生产部的车间卫生特征级别均为3级。根据国家标准要求,3级的车间宜在车间附近或厂区设臵集中浴室,淋浴器的数量9人一个;车间卫生特征3级的更/存衣室,便服室和工作服室可按照同柜分层存放的原则设计,更衣室与休息室可合并设臵;车间内应设盥洗室或盥洗设备,车间卫生特征3、4级的每个水龙头使用人数为31-40人,盥洗设施宜分区集中设臵,厂房内盥洗室应做好地面排水,厂房外的盥洗设施还宜设臵雨篷并应防冻;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设臵休息室或休息区,休息室内应设臵清洁饮水设施;男厕所:劳动定员男职工人数<100人的工作场所可按25人设1个蹲位;>100人的工作场所每增加50人增设1个蹲位,小便器的数量与蹲位的数量相同;女厕所:劳动定员女职工人数<100人的工作场所可按15人设1-2个蹲位;>100人的工作场所每增加30人增设1个蹲位。
根据本报告书2.5.2节,用人单位设臵有:办公楼、车间办公室、休息室、更衣室、浴室、等卫生辅助设施。经现场调查,辅助用室设臵的种类和数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避开有害物质、高温等有害因素进行设臵,厂房建筑物地面平整、易于清扫。
本项目辅助卫生用室职业卫生检查及评价意见,见表8-5。
表8-5 辅助卫生用室职业卫生检查表
检查依据 卫生要求 应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方便的原则设臵辅助用室,包括车间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以及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臵洗衣室)、生活室(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妇女卫生用室,并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评价 GBZ1-2010 7.1.1 本项目设臵有休息室、厕所、更衣室、浴室等。 符合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57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检查依据 GBZ1-2010 7.1.2 GBZ1-2010 7.1.3 GBZ1-2010 7.2.2.1 卫生要求 辅助用室应避开有害物质、病原体、高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内部构造应易于清扫,卫生设备便于使用。 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最多的班组人数进行设计。存衣室设计计算人数应按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计算。 车间卫生特征1级、2级的车间应设浴室;3级的车间宜在车间附近或厂区设臵集中浴室;4级的车间可在厂区或居住区设臵集中浴室。浴室可有更衣间、洗浴间和管理间组成。 车间内应设盥洗室或盥洗设备。接触油污的车间,应供给热水。盥洗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车间卫生特征1、2级的每个水龙头使用人数为20-30人;车间卫生特征3、4级的每个水龙头使用人数为31-40人。 厕所不宜距工作地点过远,并应有排臭、防蝇措施。车间内措施,一般应为水冲式,同时应设洗手池、洗污池。寒冷地区宜设在室内。除有特殊需要,场所蹲位数应按使用人数设计。 检查结果 评价 辅助用室内无职业性有害因素影符合 响,内部构造易于清洁,便于使用。 设臵的厕所、存衣室,浴室,能满足符合 生产的需求。 本项目装臵车间卫生特征均为3级,设有浴室。 车间内设臵有盥洗设备,能满足生产场所的需求。 厕所距工作地点不远,冲水式,有洗手池。 符合 GBZ1-2010 7.2.4.1 符合 GBZ1-2010 7.3.4 符合 辅助用室评价: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要求。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58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第九章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9.1职业卫生机构人员及责任制度
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作了相关规定,成立了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设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重视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全面落实职业卫生责任制,加强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切实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
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第八条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臵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臵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用人单位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的劳动者超过100人,成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有1名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5名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制定有职业卫生相关制度,符合国家相关制度的规定。
9.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用人单位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有:•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检查与奖惩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管理规定‣、•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用其档案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处臵与报告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进入设备(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外包的管理规定‣等。对职业卫生培训、作业场所的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及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59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档案的建立、应急救援设施、有限空间作业、外包作业的管理等进行了规定。
执行情况:用人单位按照已制定的各类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
评价:用人单位已制定的管理制度,基本上涵盖了职业卫生管理内容,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要求。 9.3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用人单位制定有专门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包括有职业健康监护、建立职业卫生档案、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开展健康教育、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9.3.1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管理
按照用人单位制定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中提及个人防护用品发放规划和实施要求执行,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必须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9.3.2定期对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进行检测
用人单位在今年2013年10月内完成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9.3.3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在用人单位计划中提出,对劳动者进行岗前(由党委工作部完成)、岗中(由安全环保部完成)、离岗(由党委工作部完成)时健康筛查,在就业前的检查中如发现有不宜从事某一职业危害因素作用的,不安排其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9.3.4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在用人单位计划中提出,在十月内完成作业场所卫生防护设施的有效性检查工作,对失效的卫生防护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换。
执行情况:用人单位按照已制定的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执行,已委托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60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评价:用人单位制定了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在其它相关文件中有相应的规定及实施细则。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建立职业卫生档案、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开展健康教育、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等作出了规划,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第三章相关条款的规定。 9.4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用人单位对新近人员或者合同期间工作岗位变更,有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时,在签订合同前,将有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及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并与劳动者签定了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同时设臵告知卡进行告知。
用人单位制定有•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对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部分作业场所的醒目位臵安设了相应的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整个厂区的警示标识设臵情况参见表9-1。
图9-1 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61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评价:用人单位对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告知,并组织职工学习宣传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用人单位作业场所的警示标识的种类和数量基本符合要求,但还应增加警示标示。部分作业场所警示标识张贴位臵不明显,用人单位应定期对警示标识进行检查,更换,发现脱落的及时补上。 9.5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用人单位制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中提出安全环保部和党务工作部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并指定专业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负责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对在职员工应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教育学习,生产单位每半年应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学习,辅助单位每年应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学习,并有教育学习记录。教育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评价:用人单位制定了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对职业卫生培训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规定,定期进行劳动防护、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要求。但应增加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中还应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9.6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用人单位已制定•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规定‣,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对全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确定监测点,编制全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计划,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并将监测结果通知各车间(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建立健全职业危害因素档案、台帐。参加职业病事故调查,组织应急监测,并对监测结果及时汇总分析。当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原材料、辅助材料或操作岗位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报告安全环保部,对监测点予以调整。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62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评价:用人单位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并按照制度执行,每年均委托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进行了职业病危害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告知各车间,针对超标点,进行了相应的整改,并建立了职业病卫生档案,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9.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用人单位已制定职业病职业危害申报制度,用人单位由安全环保部将存在和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确认汇总后定期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提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并接受监督检查。
评价:该项目•职业病职业危害申报制度‣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要求。
9.8职业病危害事故处臵与报告制度
用人单位已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处臵与报告制度‣,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等级进行了分级,指出安全环保部为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专职机构,依法采取临时控制和应急救援措施,及时组织抢救急性职业病病人,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卫生检查和医学观察。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立即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组成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评价: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一条、第六十五条要求。 9.9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用人单位已制定•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指出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公司所有员工上岗前必须体检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党委工作部确认未有岗位禁忌疾病者方能上岗工作。所有进入工作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63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护用品。
评价: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相关条例的要求,但还应根据各岗位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 9.10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用人单位制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中规定,安全环保部为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档案,保存好原始资料,以供查寻,职业卫生档案包括用人单位制定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防护用品领取台账、职业病危害告知书、职业卫生培训记录等。
评价: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9.11密闭空间作业分析与评价
由于该加油站不存在员工进入油罐内进行清洗所以不存在密闭空间作业。故不作分析。 9.12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主要用于职业病危害的治理、控制;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员工健康监护、职业性健康监护及劳保用品的配备等。
该加油站未定制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9.13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用人单位制定了16项职业卫生相关的管理制度,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但部分制度还需进一步补充完善。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64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
006号
第十章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与评价
10.1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用人单位制定有•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管理规定‣和•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用其档案管理规定‣。安全环保部是职业健康管理的主管部门,掌握全公司有毒有害作业人员情况。作好职业健康管理台帐。按照规定有计划安排好职业性健康体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保存好原始资料,以供查寻。规定中指出,在岗人员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各车间(部门)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绝、拖延体检。新招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体检,根据标准进行录用。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离岗时也必须进行健康体检,作为今后有可能的职业病诊断依据。 10.2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经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发现,项目方建立了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包括:从事或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种、岗位及职工花名册;职工上岗前、在岗期和离岗时的原始职业体检数据、结论等管理档案;职业健康体检表;每次体检形成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等。 10.3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分析
用人单位每年均组织公司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在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常规体检项目和特殊检查项目,常规体检项目有:内外科、五官科常规检查、肝功、血常规、尿常规;特殊检查项目有:肺功能检查、心电图、后前位高千伏X射线胸片,以及纯音听力测试等。
2013年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见表10-1。
表10-1 用人单位2013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013年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健康体检登记表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65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
006号
序姓名 号 罗玲 连尚军 刘永林 李洪云 柳国兰 李浩忠 李昌勇 李华艳 廖理欣 蒋芬 工种 性别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接触危害时间 4 2 4 5 5 5 3 1 1 1 5 3 1 2 1 危害因素(体检项目)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体检时间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2013-7-14 健康情况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未见异常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加油工 会计 出纳 办公室主任 何奇11 涛 12 何娴 王和13 琼 李芳14 荣 15 龙鹏 李凤16 娟 17 曾萍 何继18 军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规定,用人单位2013年对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安排了职业健康检查,针对了汽油的接触工人,实体检人数共18人次,体检率大于90.0%。其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者中未发现异常。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66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
006号
根据近年来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看,用人单位应重点控制汽油职业危害,其加油工人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增加体检人数,确保体检率,但同时也应加强接触其他化学毒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按照规范进行健康监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0.4 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的诊治、报告、告知制度
用人单位制定的•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管理规定‣要求,在岗人员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根据要求应该调离岗位的要及时调离岗位。发现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病人时,由安全环保部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分公司还应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在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后,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员工依法进行的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以及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公司承担。 10.5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内实际情况,制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相关制度,针对职业健康监护成立了相关组织机构,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公司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了职业体检,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其职业健康监护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除持续对汽油接触工人进行健康监护外,还应加强其他毒物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体检项目和周期,应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执行,本项目主要危害因素的职业健康监护项目参见附件。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67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第十一章 结论
11.1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溶剂汽油等。 根据项目工艺自动化程度、危害因素的存在形式以及对作业场所的影响范围、人员接触情况,该项目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高温、噪声、溶剂汽油等。 11.2职业病危害因素致癌物
根据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及国际癌症组织(IRAC)列出的化学致癌物致癌性,本项目未含有确认人类致癌物(G1)。 11.3本项目的关键控制点
本项目关键控制点为以下几个岗位: (1)夏季高温关键控制点: 加油区:加油岗位; 油罐区:巡检岗位; 11.4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类别
经过本次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结合工程分析,对项目运行后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并对作业现场进行了职业卫生现场检测与采样分析,对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和•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该项目重点评价因子中溶剂汽油不为高毒物品。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认定“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为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属于0级。故工作场所达标。 11.5用人单位的主要评价结果
表11-1 评价汇总表
序号 1 评价项目 总体布局 评价结论 符合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68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序号 2 3 4 5 6 7 8 9 评价项目 设备布局 建筑设计卫生学要求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应急救援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卫生辅助用室 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健康监护 评价结论 符合 符合 基本符合 符合 基本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11.6综合结论
根据企业现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情况和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情况综合评估,用人单位在已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本报告书提出的建议,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整改后,该企业的职业病防治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69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第十二章 建议
12.1职业卫生组织管理建议
用人单位已经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并补充完善;加强作业现场管理;制定各岗位的操作规程;按照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扩大职业卫生知识的宣贯与培训对象。
另外,用人单位的劳动制度中存在长时间工作,虽然劳动法允许综合计算工时,但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疲劳,容易发生生产事故,应合理安排工间休息。 12.2职业健康监护建议
用人单位应进一步完善健康监护工作,确保体检率。今年应体检21人但实际体检人数18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应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进行。 12.3警示标识及告知建议
应定期对警示标识进行检查,更换,发现脱落的及时补上。同时,需要增加的警示标识有:在加油区岗位,以及油罐区岗位可增设“注意汽油、柴油”的警示标识,在加油区处增设“汽油有害”和“戴防毒口罩”的警示标识。 12.4应急救援建议
应针对易引中暑的关键岗位,进一步补充完善现有的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在夏季应发放清凉饮料、防暑降温物品和合理调解工作时间。 12.5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建议
建议用人单位应该为作业人员配备防毒口罩和防渗透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加油工应佩戴橡胶手套、防毒口罩。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对损坏、过期、失效的防护用品及时进行更换。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70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不定时检查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督促防护用品的使用。 12.6女职工劳动保护建议
建议参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2]第619号),维护女工合法权利,尤其是女工禁忌从事的作业范围,以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
12.7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议 12.7.1防高温措施建议
项目虽然不存在生产性热源,但夏季高温的影响下工作人员容易发生中暑,夏季增加作业地点机械通风设施并确保正常运行。夏季应发放清凉饮料和防暑降温物品。同时建议用人单位在当地最热月时委托有资质机构进行高温作业的检测。 12.7.2防尘毒措施建议
(1)作业工人如佩戴防毒口罩,需要注意的是,防毒口罩与脸形的密合程度要好,当口罩与人脸不密合时,空气中的溶剂汽油就会从口罩四周的缝隙处进入呼吸道,所以,应选用适合自己脸形的防毒口罩并正确佩带防毒口罩。其次,佩戴要舒适,包括呼吸阻力要小,重量要轻,佩戴卫生,保养方便等。
(2)加强设备和管道的维护与管理,定期检修所有设备和管道的强度、严密性及耐腐蚀性,防止“跑、冒、滴、漏”的发生,杜绝无组织排放。
(3)加强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的维修和管理,确保卫生防护设施正常运行。 12.8防治经费定制建议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主要用于职业病危害的治理、控制;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员工健康监护、职业性健康监护及劳保用品的配备等。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71 页 共126页
重庆奥林匹克加油站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渝疾控现评字(2013)006号
防治经费的定制能更好、有效的防治职业病。故用人单位应定制职业病防治经费。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72 页 共12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