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管理2007年10月第5期总第20期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No.5 Oct.2007(SN.20) 19・ 甚少,无菌观念比较差,职业道德缺失,工作不稳定等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主要是由 一因素的制约,对护工进行培训就显得更加重要。一个 完整的培训过程应该包括岗前培训、岗中考核、继续 种竞争的价格制度来决定的。消费者、生产者和 要素所有者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他们从各自的 教育,即“三位一体”的培训形式,通过这个完整的培 训过程来不断提高护工的技能和素质。岗前培训包 括技能、心理、道德、劳动纪律、法律等各方面;岗中考 核包括技能考核、道德考核、劳动纪律考核等;继续教 育是对岗前培训内容进行深化和提高,对岗中考核出 现的问题的纠正和控制。从目前的管理机构看,无论 是医疗机构还是公司管理机构都存在着培训方面的 不足。一些中介公司根本没有培训就把一些只是有 点护理经验的人员推向医院,而医疗机构或者医院外 包机构对护工也只是进行简单培训,同时也忽视了对 护工的考核和继续教育。 2.3护工的合法劳动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护工劳动权益在现阶段是没有保障的。护工没 有和医疗机构签订劳动合同,这就意味着不能享受 合法的劳动权益。护工公司、家政公司等公司属于 劳务派遣性质的企业,按照劳动法律规定,公司管理 机构应与护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 务和劳动报酬,也应为所雇用的护工办理社会保险 手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护工的合法权益,也有 利于公司管理机构规范劳动管理,减少劳动争议。 公司管理机构大部分没有与护工签订劳动合同,从 而导致护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帮助护工 解决劳动合同、权益保障等重大问题,护工的报酬不 直接从家属那里获得,而是由签订合同的用工单位 支付工资和奖金,国家财政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只有这样才会使护工队伍稳定,护工质量提高,也可 避免遇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长假来临时高价聘 不到护工的现象,更可避免护工由于过失行为或工 作不负责任导致病员意外伤亡而逃之天天的事件发 生。因此健全有关护工的管理以及劳动合同和权益 保障是很必要的 J。 , 2.4收费不够规范和统一 由于存在“黑护工”以及护工市场发育不完善, 护工管理收费以及护工本人的劳动报酬存在不规范 和恶性竞争。“黑护工”在医院抢地盘、拎包、威胁 病人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护工在医院多年,就介 绍病人给同行,获得回扣;有的拉帮结派,哄抬价格, 纠纷也常常发生。公司管理机构收费也千差万别, 都想从护工身上获取更多的利润,护工本身工资就 不高,这样导致了护工脱离护理公司,从而使“黑护 工”进一步增加,更加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3完善我国护工管理的对策思考 3.1 市场化运作 经济利益出发,分散地个别地进行经济决策,并通过 市场交换和竞争达到他们的目的,调整他们的行 为。【4j护工管理机构的市场化运作一方面减轻医院 护工管理工作负担,加强各护理公司的竞争力度,提 升服务质量和护工个人综合素质,形成行业价格,规 范护工市场管理秩序,使护工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另 一方面,明确责任主体,减少医疗纠纷和民事纠纷, 规范护工管理。 ‘ 3.2规范管理,建立护工行业准入制度 因为存在健康体检、岗前培训和身份核实(身份 证、暂住证)“三关”的漏洞,存在护工管理机构不统 一的管理难题,所以只有规范管理,建立护工行业的 准入制度,才能使护工行业健康、规范、科学地发展。 首先,建立护工行业准入制度。即护工人员需持有 《健康证明》、《护工职业培训合格证书>,才能在医疗 机构中持证上岗;其次,建立护工人员岗前培训制 度。护工人员必须在从事病人护理工作前,通过护 理操作培训;建立护工市场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准 护工代替护士从事病情观察和技术护理,每年对护 工人员进行体检一次,验证一次,并对护工市场进行 监督。中国一些城市也实行了护工持证上岗制度, 比如北京、重庆、南宁、上海等,但是政策的执行力度 不够。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会有失灵,护工管理 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应加强 政府对护工行业的指导,实施法律或法规进行制约, 使护工市场有序发展和合理竞争。 3.3建立多方监督机制 护工职业体现了专业的分工,一旦职业化就意 味着要从事某项专门事务,这其中包括专门的职业 培训、职业技能和职业管理等。要使护工管理规范 就必须有监督机制的存在。劳动相关部门、医疗行 政部门、公司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对护工的监督,有利 于护工行业健康的发展。同时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 的到来,将来对护工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更加需要社 会提供专业人员来从事规范的护理,这也要求监督 机制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4建立员工制护理公司 目前,不论是实行医疗机构管理和公司管理,都 存在很多问题。建立员工制度的护理公司有以下几 个方面优势: ①明确责任主体。护工成为护理公司的员工, 双方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关系,双方明确权利和 义务。公司、医院、护工、患者签订合同,对出现的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现代医院管理2007年10月第5期总第20期ModemHospitalMaIlagementNo.5Oct.2007(SN.20) 疗事故或民事事故,四方明确责任,减少医院、公司、 护工、患者四方的摩擦,也明确了四方的权利和义务。 ②实行专业培训。护理公司对护工进行“三位 一公司、医疗行政机构、社会、患者及其家属多方对护 工进行监督,有利于护工自身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市场化是一种趋势,也是形成护工稳定职业的 重要条件。今后甚至可以地方立法形式来规范护工 市场,比如规定鼓励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更多的 专业护理公司,让患者有多种选择的余地;要在听证 的基础上,制订护工服务参考价,防止因垄断产生的 乱要价现象。加强监督和护工培训体系建设,促使 体”的培训,加强诚信建设和个人道德修养,使护 ③护工合法劳动权益得到解决。建立员工制 工陪护技能得到提高。 护理公司,使护工成为公司的一员,不仅公司对护工 个体进行制约和规范,更重要的方面使护工劳动权 益得到保障,护工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 护工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等社会保障得到安排。 参 考 文 献 ④对“黑护工”的制约。“黑护工”严重影响到 [1] 陆巍.护工职业态度调查及教育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0,15 护工市场的秩序。通过持证上岗和严格执行政府的 (12):933—934. 法律法规规定,从而减少“黑护工”的数量,使护工价 [2]尤彩珠.护工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医药卫生, 格体系和责任主体得到规范。也可以对“黑护工”进 2006,6(11):59. 行“招安”,使他们职业得到稳定,对社会稳定也起到 [3】刘秀芳.从日本老年介护事业看中国护工管理与发展.护士进 修杂志,2005,20(7):598. 了很大的作用。 [4]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OO6.27—28. ⑤多方监督。护工在陪护过程中,医院、护理 [收稿日期:2007—06—22](编辑徐佳) 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督查与效果评价 胡桂美① 摘要探索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增加政府投入,加 大监管力度,强化培训,使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实施全过程控制管理,以有效预防和控 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 管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 局东风分局所辖53所基层医疗机构为督查对象。其 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 中医院外设门诊部17所,卫生所28所,医务室8所。 性、毒性以及其危害性的废物…1。医疗废物的管理 1.2 方法 贯穿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 1.2.1督查方法: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 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导致严重后果的隐患。因此, 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实 卫生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处理流程必须 际,制定出检查标准,采取看现场、查资料、人员考核 实施环节质量控制,全程质量督导管理,以有效预防 等方式,重点对感染性医疗废物和损伤医疗废物管理 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我局 连续两年度进行督查,期间开展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培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 训、现场指导、日常监督等,不断促使其管理规范化。 管理办法),分别于2006年8月和2007年6月对所 1.2.2评价方法:观察两年度各项督查内容合格率 辖区53所基层医疗机构(即医院外设门诊部、卫生 情况,评价其效果。 所、医务室)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了督查,并将结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Y 检验。 果进行了比较与效果评价。 2结果 1对象与方法 两年度医疗废物管理督查合格率情况比较见表1。 1.1对象 表1显示,2007年度医疗废物管理督查在健全 分别于2006年8月和2007年6月以十堰市卫生 管理制度、医疗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用 利器盒、包装与容器规范、警示标识、回收交接登记、 ①十堰市卫生局东风分局,湖北省十堰市442000 专管人员培训及防护用品配备八个方面,合格率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