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

《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

来源:好走旅游网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班级: 姓名:

一、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余住西湖。:古今异义;古义:代词,我。今义:剩下。 .

②是日更定矣。:古今异义;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今异义;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今义:白色。 .

④大雪三日。: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雪。 ..

⑤是金陵人,客此。: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

⑥拥毳衣炉火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

⑦与余舟一芥: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状语,这里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

2、一词多义:

是:

①是日更定:这,指第三天。

②是金陵人:表判断。

一:

①一白:全。

②长堤一痕:数量词。

更:

①是日更定矣:古代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2小时。

②更有痴似相公者:比,更加。

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

白:

①一白:白色。

②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指酒杯。

绝: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②以为妙绝:极点。

③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与:

①天与云与山与水:和、跟。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焉: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里。

②雕栏相望焉:语气词,表陈述。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大:

①见余大喜:非常 。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

3、判断文言句式:

①更有痴似相公者: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省略句,前面省略了主语,“客”的后面省略介词。

③拉余同饮:省略句,前面省略了主语。

④是金陵人:判断句, “是”表判断。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翻译: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翻译: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三、理解性默写:

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独”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独往湖心亭看雪。

4、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赵人养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①?”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②去夫猫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注释】①盍(hé)去诸:盍,何不。诸,“之乎”的合音。何不赶走它呢?

②若之何:为什么,怎么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去.饥寒犹远/去.

国怀乡 B.是非若.所知也/若.

夫阴雨霏霏 C.乞.猫于中山/乞.

人不屑也 D.弗食.鸡则已耳/食.

不饱力不足 【解析】A距离;离开。B你;像。C求;乞讨。D都是“吃”的意思。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与非像这样。我害怕老鼠,不在乎没鸡。

B.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的忧患在鼠上,而不在于无鸡上。

C.这不是你的东西。我害怕老鼠,而不在鸡。

D.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害怕老鼠,不在乎无鸡。

【解析】B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的忧患在鼠上,而不在于无鸡上。

)

B

3.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的看法是否一样?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答:不一样。赵人赞成养猫,认为是“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赵人之子则反对养猫,主张“盍去诸”。

4.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答: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凡事有利必有弊。做事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的主流。凡主流是好的,就应予以肯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