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岳阳楼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谪.守( ) 霪.雨霏.霏( )( ) 岸芷汀..兰( )( ) 樯.倾楫.摧( )( ) 浩浩汤.汤( ) 阴风怒号.

( ) 2.解释加点的词。

①增其旧制.( ) ②前人之述备.矣( ) ③沙鸥翔集.( ) ④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 ) ,

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②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____________”一句照应。 >

④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然则..: ②去国..怀乡: :

③南极.潇湘: ④连月不开.:

6.写出上文中的对偶句。

7.阴晦凄凉的景致带给登楼者的感受是什么

8.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第二段所表达的览物之情。

9.文中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简要说说原因。

'

(二)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1.“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

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13.最后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

14.作者动静结合描写月夜美景,请你描绘一幅“盛夏月夜图”。

(三)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

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15.本文节选自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____________》。 16.解释下列加点字。

[

①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 ②因.

以与之。( )

③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 ) ④群臣说.服。( ) 17.翻译句子。

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②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18.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刘邦、项羽得、失天下的原因。

(四)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1—15题。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9.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馋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2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 潜:—— (2)薄暮冥冥 薄:—— (3)把酒临风 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

22.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 “退”指

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23.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 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

岳阳楼记

$

一、1.zhé yín fēi zhǐ tīnɡ qiánɡ jí

shānɡ háo

2.①规模 ②详尽 ③栖止 ④做太守

3.①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一)5.①既然这样,那么。②离开国都。③尽。④放晴。 6.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7.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8.感极而悲。

~

9.文章重在表述作者的见解,不着重在写景状物。

(二)10.①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②没有这

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2.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3.抒发作者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14.可用现代汉语,也可仿文言风格。 (三)15.资治通鉴

16.①……的原因 ②于是,就 ③这样 ④同“悦”

17.①在军帐之中运筹谋略,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②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粮道不断,我比不上萧何。

18.知人善任(善于用人);嫉贤妒能。 19.D

20.(1)隐没 (2)迫近 (3)持、执 (4)曾经

21.(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2.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23.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