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癌症病人的营养治疗

来源:好走旅游网
癌症病人的营养治疗

一、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营养学教研室根据血清β-胡萝卜素和硒的水平随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的病理变化而下降的情况,联合应用抗氧化营养素β-胡萝卜素和硒对胃癌癌前病变进行治疗观察。应用β-胡萝卜素10微克及硒酵母(含硒50微克),每日三次,连续服三个月,进行胃镜复查,可使胃不典型增生15/15病人转为消失,萎缩性胃16/22病人病理好转,但对幽门螺杆菌无治疗作用。因此,对癌前病变的病人,在中西药进行抑制幽门螺杆菌等治疗的同时,采用抗氧化营养素及其他营养素的阻断治疗是有益的。

二、癌症病人的营养治疗

(一)癌症病人的营养状况

癌症和各种抗癌治疗都会对癌症病人的营养状况起着不良的作用。癌症住院病人中50%以上有营养不良。对各种营养状态、代谢和生理改变的了解,有利于评价营养的需要,也是设计提供营养支持的基础。

1.厌食和体重下降。厌食和体重下降常见于各种癌症或手术、放疗和其他药物治疗的病人。厌食亦会加重病人的害怕、消沉、病情恶化和治疗反应。持续厌食、病情发展和严重以及肿瘤本身对消化道的压迫均可影响消化吸收,最终可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和组织的极度消耗而引起恶液质,成为进行性的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症。厌食以消化道癌症最为常见,尤其是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因此,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常是消化道癌症的一个重要症状,尤应引起人们的警惕,予以及早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厌食引起的体重下降对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也有影响。有体重下降者较无体重下降者的中位生存期短。 2.癌症病人的代谢异常。

(1)能量代谢异常。一些调查报道认为癌症病人能量代谢需要比正常代谢高10%。但亦有报道认为未见有明显差别。然而癌症病人的体重下降较明显,除摄入减少的原因外,消耗的增加亦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

(2)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葡萄糖不耐症是癌症病人常见的。这是由于增加抗胰岛素性或是胰岛素释放不足所造成。其特点是血糖清除延迟,血糖升高,葡萄糖转换增加,

以及乳酸产生增加,Cori氏循环增强。

(3)脂肪代谢异常。癌症病人有大量蛋白质的丧失,应激和肿瘤本身释放脂溶因素可使 脂肪分解作用增加,合成降低,血清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出现高脂血症,且由于摄入的减少,体重下降。

(4)蛋白质代谢异常。癌症病人体内蛋白质的转换率增加。肝脏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中的蛋白质合成降低。肌蛋白分解使病人消瘦、体重下降。血浆支链氨基酸含量下降。 (5)维生素代谢异常。病人血浆中可见到抗氧化营养素下降,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C、 E等。此外,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B12在食管癌、胃癌病人血浆中含量降低,叶酸亦有降低。

(6)微量元素代谢异常。癌症病人大多都有血硒含量的降低和锌含量的降低,同时可见到抗氧化能力降低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胃癌病人还可见到血钴和血锰含量的下降。

从以上一系列的代谢不平衡,反映了癌症病人需要进行营养的支持,以改善营养状态,防止体重下降。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会有助于手术治疗、放疗或化疗。

(二)手术病人的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能改善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但也会加速肿瘤的生长,因此对肿瘤病人的营养补充以往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燕敏报道,对进展期胃癌病人术前进行营养支持,静脉补充热能和氨基酸一周后,可见NK细胞活性增加,T细胞亚群中CD4明显增高,CD4/CD8亦增高,表明它能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但亦从细胞动力学中可以见到肿瘤细胞的异倍体增加,DNA含量增加,S期的百分比增加,增殖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增加,表明有促进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手术前的病人给与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补充,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结合手术切除肿瘤是合适的。

(三)化疗和放疗病人的营养支持

化疗和放疗对进展期肿瘤病人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由于它们在作用于肿瘤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的同时亦损伤正常组织和细胞,因此会出现副作用,影响食欲和消化道功能,给营养状况带来不良的潜在影响。

化疗或放疗病人在调整营养素平衡的同时给与补充抗氧化营养素,可减少化疗或放疗的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

脱发、恶心、呕吐等。同时β胡萝卜素丶及硒均有抑制癌基因的表达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近来,瑞金医院外科及胸科医院内科观察到在静脉营养补充后的24小时是细胞分裂的高峰期,亦是化疗的最适宜期,对化疗病人采用化疗前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化疗的效果。因此,化疗或放疗病人的营养辅助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四)晚期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

晚期肿瘤病人常因肿瘤转移到其他脏器而无法手术切除。这些病人能量消耗大于摄入。病人的营养状况极为不良。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病人的抗氧化能力很低,血中的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升高。舌诊中出现阴虚的舌象,舌色红绛、苔光剥、干燥乏津;严重消瘦,属极度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下降。因此,对晚期肿瘤病人的治疗原则是提高其进食能力,提高其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调整其他器官的功能,增加人体的抵抗力,达到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应用中医中药和营养素结合治疗,可能是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方法。根据现有资料的研究,中医中的益气养阴药含有多糖类的成分,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养阴药中不少药物具有较好的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再结合营养素的供给,可以帮助纠正营养不良,且供给抗氧自由基的营养素,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E、C和微量元素硒等,有的营养素

(如β-胡萝卜和硒)对癌基因还有一定的抑制表达的作用。在纠正营养不良和提高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基础上,如有条件亦可适当结合化疗或放疗,但必须严密观察其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防止其免疫功能的极度低下,以免引起感染而影响预后。 三、癌症病人的中医食疗

(一)肺癌

1.食疗原则。肺为娇脏,主一身之气,且喜润而恶燥。肺癌的放射治疗损伤气阴,化疗及手术则耗伤病人的气血。所以任何肺癌患者的食疗都以调补气阴,益气养血为原则。根据肺癌病人常见症状,可选用杏仁霜、山药粉、鲜白菜、白萝卜、冬瓜、莲藕、荸荠、杏仁、桃仁、梨、鲜鲤鱼、白木耳、枸杞子、香菇、燕窝、银杏等。肺癌病人应少食生葱、生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禁烟忌酒。 2.食疗选方:

(1)鸭子1只洗净,加入冬虫夏草15克,煮熟,饮鸭汤,吃鸭肉及虫草。此系民间验方,适用于肺癌患者、胃纳好者。冬虫夏草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2)生萝卜适量(150~200克),榨汁,每日饮3次,每次20毫升。适用于肺癌痰多、痰呈白色或泡沫状者。 (3)白木耳50克,黑木耳50克,泡软,炒食。适用于

肺癌患者有体虚者。

(4)生大蒜切片或制成泥与菜肴任意食用。适用于肺癌未曾治疗者,或肺癌伴有肺部炎症者。 (二)胃癌

1.食疗原则。宜软食,少食多餐,多进食高蛋白、多维生素C和含锌食物。胃癌术后和化疗期间,脾胃功能虚弱,运化无力,气血生化无源,致气血更亏,故宜适量应用调补脾胃之食品。宜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品。忌食各种煎炸、较硬的食物,以及对胃粘膜有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的食品,如油炸花生米、油饼、炸鱼、炸排骨、辣椒、酒、香料等。含有亚硝酸盐较多的泡菜、酸菜等也不宜食用。 2.食疗选方:

(1)米仁50克,加入大米150克煮饭或粥。适用于各类胃癌病人。

(2)卷心菜洗净,以冷开水洗,稍干,将卷心菜榨汁,每日饮此汁2~3次,每次50毫升。适用于胃癌有胃痛者。卷心菜有抗突变的作用,有抑瘤的作用。

(3)黄瓜250克,生大蒜5瓣,黄瓜切成片或丝,大蒜剁成泥,共拌和,稍加盐,作菜肴。适用于预防胃癌或预防胃癌术后复发。大蒜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亦有抑制胃内亚硝胺合成的作用。

(4)栗子、芡实、莲心各100克,共煮成羹,每日作为点心食用。适用于胃癌康复期。

(三)肝癌

1.食疗原则。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而减少脂肪摄入的比例。每天供给足够的维生素,宜常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也可常食些清热解毒、疏肝化瘀的食品。忌食酒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这些食物会损伤肝脏,影响脾胃功能,使它湿热内生而加重病情。禁食霉变食品。 2.食疗选方:

(1)口蘑炖鸡是民间流传的食疗方,适用于肝癌手术后的康复期。

(2)山楂去皮,去核,切成小丁。煮烂,稍加糖,时时食用。适用于肝癌上腹胀,厌食油腻或者肝区疼痛者。 (3)黄芪50克,党参50克,煎药取汁,以汁煮粥或饭,一日内分次服用。适用于肝癌术后体虚或肝癌放射治疗期间体虚乏力者。

(4)车前子30克,茯苓皮30克,大腹皮30克,共煎汁,以汁煮粥,一日内分次服用。适用于肝癌腹水较多者。

(四)乳腺癌

1.食疗原则。应适当增加营养素的供给量,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并以大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为主要蛋白质来源,还应有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动物脂肪和糖类不宜过高。也可常食软坚散结、有理气作用的食物如海蜇、荸荠、芋艿、桔子、丝瓜络、陈皮等。忌食一切辛辣刺激性食品。

2、食疗选方:

(1)蟹壳炙灰,黄酒少量送服,每日两次,每次2克。此系民间验方。适用于乳腺癌初起或未能用手术切除者。蟹壳中含大量的几丁质,能在肠内吸附致癌物,有利于防癌。 (2)海蜇、荸荠同煮羹,经常食用。适用于各类乳腺癌患者。

(3)黄芪15克,天冬15克,共煎液。以此汤水煮粥或饭,经常食用。适用于乳腺癌手术后气血虚弱者。 (4)丝瓜络50克,水煮,代茶,经常饮用。适用于乳腺癌胸胁痛,口干者。

癌症病人常见的营养障碍与对策

障碍一:食欲减退

常在癌症发病初期即表现出来。其原因包括癌瘤增大、毒素产生、化疗药物及放射线的作用等。病人的食欲可大为减退,导致进食量锐减,有的仅达到发病前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对策:应强调少量多餐,每日进餐次数不限,鼓励病人进食,想吃时就吃,并尽量多吃。若在进餐过程中感觉疲倦或不适,可休息片刻后再进食。尽量满足病人对食物及烹调方法的要求并不断变换花样,特别注意色、香、味、形的搭配。注意软硬搭配、干稀搭配。可试用适量的开胃品(如山楂等)等以增进食欲。适量增加盐分的摄入对有的癌症患者提高食欲有一定效果。进餐前后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过甜或油腻的食物会进一步降低食欲,应注意避免。 障碍二:味觉改变

产生原因包括癌瘤增大、化疗药物的作用、放射线对味蕾的破坏及缺乏微量元素锌等。

很多癌症病人对甜味和酸味的感觉减弱,而对苦味较为敏感。对咸淡的感觉因人而异,变异较大。

对策:可试用糖或柠檬以增强甜味和酸味,选用香菇、洋葱等味道独特的食物。尽量不用或少用苦瓜、芥菜等苦味重的食物,并根据病人对咸淡的感觉调节食盐的用量。我们曾观察到,采用凉拌菜并加以适量的调味品对味觉改变较大的癌症患者有吸引力。这样的食物搭配虽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但往往可改善癌症患者的胃口,在其口味“怪异”的不利情况下,为他们开启一道摄食的门。

障碍三:恶心呕吐(主要因放、化疗引起)

对策:在放疗或化疗前2小时内不宜进食。食物需清淡而避免过甜或油腻,特别不能摄食油炸、油煎的食物及奶油类食物,不要一次大量摄入饮料。冷和热的食物不可同时摄入,以避免对胃肠的刺激。实践表明,适量选用酸味食物往往对有恶心呕吐的癌症患者改善进食状况有效。若呕吐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吐剂,并注意静脉补液,避免水和电解质代谢的紊乱。 障碍四:口腔溃疡

主要因放、化疗引起,亦可因癌瘤本身及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可因口腔溃疡导致不能摄食和咀嚼。

对策:采用液体的肠内营养制剂,可口服,也可管饲,辅助以少量新鲜果汁以促消化。采用少量多餐的原则,并注意进食肠内营养制剂的“三度”以减少进食后的不耐受反应-即(1)温度:与皮肤温度相似即可;(2)速度:每次口服或管饲不宜超过200毫升,速度不宜过快;(3)浓度:不宜超过25%,一般可按肠内制剂上的说明配臵,粉剂的肠内制剂与兑水的体积比例一般为1:4至1:6。

上述这些手段或多或少地改变了病人原先的膳食习惯,并在实施的初期可能使病人感到不便。向亲友诉说自己的感受并获得他们的帮助或许有利于克服这些不便。很显然,病人自身的努力及其亲友的帮助与配合是营养治疗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而舒适温馨的就餐环境则有助于增进营养治疗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