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6卷第5期 巢湖学院学报 JoumM of Chaohu Cdlege No.5.,Vo1.16.2014 General Sefial No.128 总第128期 社会管理转型背景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合肥市社区工作的调研分析 郭雪峰 ,z (1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1131) (2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事处,安徽合肥230002) 摘 要:社会转型期,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将大量需要。本文在对合肥市社区、社工机构的调 研基础上,阐述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在工作岗位、数量以及职业素质上的需求,进而从宏观、 中观、微观三大方面对社区人才培养进行思考。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68(2014)05—0046—07 社区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居民生活的共 各社区、社工机构、开设社区专业的院校、社区专 业学生以及社区工作者。主要采用问卷、采访、个 同体,是满足居民需求的第一社会空间,也是群 众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社会管理 的转型和公共事业的大力发展。单位人逐渐过渡 到社区人、社会人,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 断增强。承担的社会职能也越来越多。在这个过 程中,社区管理与服务队伍将得到充分的加强, 人员专业素质将进一步提高,社工机构将大量涌 现,这给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 别访谈的调查方式,发放问卷3大类1000份,收 回有效问卷860份。调查内容为社区行业人才现 状及需求、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现状等。 2调研分析 2.1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需求情况 据调查,安徽省目前6782多万人.其中城镇 人口比例快速上升,已占44.02%。省会合肥市人 机,但同时,也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么,在新形势下,培养什么样的社区管理 与服务人才?如何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带 着这样的思考。笔者所在课题组在广泛的调研 口761万人,市辖区188万人,现有蜀山区、滨湖 区、包河区、庐阳区、瑶海区、新站区等8大区.共 500多个社区。根据《合肥市社区配套建设规划设 计方案(2009—2020).合肥市社区须有社区管理 服务、社区治安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福 后,进行了分析论证。 l调研基本情况 利服务以及社区文化教育服务等配套设施,每类 设施下建设服务中心。如:社区福利服务设施设 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残疾人托养服务中 笔者所在课题组对目前合肥市社区工作行 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调查对象为合肥市的 收稿日起:2014—08—1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jyxm447) 作者简介:郭雪峰(1973一),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公共服务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社区管理。 46 心。这些服务中心大多是规划新增加的,需要大 社区及一个社工机构为例.反映社区管理与服务 量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人员。下面分别以一个 人才需求量。 表l合肥市芜湖路街道望江东路社区岗位、设施、及社区工作人才需求情况 表2合肥市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岗位、人才需求情况 另据合肥组织部、委、市民政 将近20000名社区管理与服务或相关专业人才, 局等18个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社会服务机构,如福利院、残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到2020年,合肥全 疾人康复中心、救助管理站、福利机构、学校、医 市社区工作人才总量达到lO万人,其中社会工 院、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机构等,其需求量可 作相关专业人才达到1.5万人.公益服务类事业 想而知。 、 单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基层社会服务部门 2.2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岗位及职业能力 等5类基层组织或单位中,每个组织或单位至少 调研分析 配备1名社会工作相关专业人才。然而目前全省 通过对合肥市社区、社工机构等调研分析, 的社会工作相关专业人才仅有7000人。 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工作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 根据以上调研分析.合肥市仅社区就需要约 如下表: 47 表3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工作岗位及职业能力等要求 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岗位群中,我们对各 区个人、家庭、矫正对象等需要介入的的个案辅 岗位群的需求状况,进行了进一步具体的统计分 导及管理”需要7名,“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事务专 析。以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的望江东路社区 干”需要5名,“社会福利院相关工作岗位”需要5 为例,近期急需社区管理与服务及相关专业人才 名,“社区管理岗位”需要3名,“社区工作站”需 35名,其中“社区特定人群服务”需要10名,“社 要5名。 值等进行广泛宣传,消除职业偏见,提高社区工 构建招生、就业、培养多方联动机制,人才培 作的知名度、认同度。 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3.1.3 开辟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新通 李克强在2014年2月主持召开的国务 道.形成各种形式的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衔 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 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依靠、市场和社会三者 社区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一线服务性技能 的力量。《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 型人才.这些岗位更强调责任心、爱心及人际沟 决定》(国发[2014]19号)也提出要“制定多方参 通能力等,而非学问。建议教育机构在专业设置 与的支持.推动、学校、行业、企业联动, 上不要仅停留在三年制或本科,可以设置初中起 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当前,社区管理与 点的五年制高职以及继续教育形式,在强职业意 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我国加强和创新 识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搭建五年制高职教育 社会管理职能,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要求, 与本科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形成各种形式的社 构建“社(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主动围 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让更多的热爱社区工作 绕社区、社工机构的岗位需求,动态调整培养方 的人不因学历问题而拒之门外。 案,并实施“五个引入”。 3.2 中观层面 引入社区行业标准 引入社工机构(企业)核心技术标准 上 引入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I+__一 引入行业专家组建教学团队 图3建立社(政)校企合作机制,实施“五个引入”图 这种合作机制彻底打破学校封闭的办学模 3.3微观层面 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共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3.3.1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推进阶 共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 梯型职业化人才培养。 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突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出优点之二。是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对学校而 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 言,激发办学活力,充分利用社区、社工行业的服 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 务项目、人才、设施等资源加强对专业学生的实 穿培养全过程。”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要 践,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竞争力。对于社区、 用发展眼光.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 社工机构。有效解决人力匮乏的问题,借助社区 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调研,无论是一线的社 专业人才服务居民,解决社区问题,进行有效的 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人员还是未来发展岗位项目 资源链接,从而推动社区服务专业化的发展。 主管、机构负责人等都特别强调专业技能之外的 随着我国“小、大社会”的管理趋势,政 一些文化素质,而且岗位级别与文化素质的要求 府购买服务的广泛推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 成正比。因此。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 培养还可以大胆尝试.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 不能仅仅是职业技能课程。还要构建文化素质课 要目的成立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这样不仅 程体系。专业技能与文化素质有机连接、融合,进 产教融合发展,还能提升专业知名度,扩大社会 而实现相互促进,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 影响力,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团队意识、责任感、与人交往沟通能力等也得以 51 加强。 综合实训主要是借助社校企合作的平台。将 3.3.2创新教学模式。知行合一.加强实践。 学生安排到相关单位,就真实岗位任务进行训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 练。这种实训,学生是在督导的带领下工作。结束 服务性很强的专业。上文调研分析的社区岗位所 后要提交实践总结。 需那些素质,只有在大量实践中才能有效培养。 毕业顶岗实习是实践环节的最后一项.可由 社区专业的教学要“加强并突出核心课程.加大 学校联系、组织或学生自由联系完成半年至一年 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比例,突出职业综合技能的 的实践,并完成毕业设计。 培养”嗍,针对实际所需大胆改革,在社(政)校企 3.3.3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支“双师 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课 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程体系。实践体系包括专项实训、综合实训、毕业 “双师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培养社 顶岗实习等。 区岗位需求人才的重要保障。学校一方面要积极 专项实训指分别针对不同的岗位分解出若 选派和鼓励专业教师到社区、社工机构挂职锻 干工作项目及工作任务。通过专项实训培养学生 炼,另一方面从行业领域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承 的岗位能力。如针对少年儿童成长服务项目进行 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以“走出去。请进来”的 专项实训.使学生能够设计服务方案。针对不同 方式完善师资队伍,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的合作 需求开展特色服务,从而实现项目目标,即帮助 教学机制。 少年儿童融人社区生活,激励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罗晓蓉等.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困境与出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88. 【2]李兴鹏.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探索【D】.昆明:云南大学,2013:5. [3】纪海军.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困境研究——以长春市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13. [4】廖敏.基于职业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2):87. oN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TALENT CULTIVATIoN SERVICE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LU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SURVEY ANALYSIS OF HEFEI COMMUNITY W0RK . GUO Xue-feng 一 (1 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Hefei Anhui 231 131) (2 Baohe District Wuhu Road Subdistrict Ofjfice,Hefei Anhui 23o0O2) Abstract:During the social transition.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ervice will need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urvey analysis of Hefei communitie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expounds on requirements of jobs,quant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 ̄and researches into the community talent cultivation form the macroscopic,mesoscopic microscopic views. Key words:social transition;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ervice;talent cultivation 责任编辑:陈澍斌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