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四单元必读书阅读训练三一课一练 (含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四单元必读书阅读训练三一课一练 (含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必读书阅读训练三一课一练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一、阅读任务

《伊索寓言》第一到第四组 二、名著导读 1.【提取信息】《伊索寓言》相传是由________(作者)收集__________(国家)的民间故事汇集而成的。 2.【整体感知】照样子根据《伊索寓言》第一部分内容来提问把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3.【提取信息】我从《伊索寓言》第一到四组的故事中积累了好多成语,我能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弃义 ________辘辘 ________眈眈 装____作____ ________下石 一成________ 随机________ 忘恩________ 轻而________ ________为真 凶____吉____ 若有________ ________奈何 走投________ 罪有________ 无济________ ________而至 勃然________ 各____其____ ____缘____故 4.【解读信息】把下面的故事和相应的道理连起来。 《狮子和报恩的老鼠》 知恩图报是为人之本 《青蛙找水》 千万不要以貌取人

《燕子和乌鸦》 不适当地模仿他人,会丧失原有的本色 《行人和梧桐树》 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鹞子和天鹅》 实用比漂亮更有价值 三、精彩片段

老鼠开会

有好几只老鼠住在墙缝里。一天夜里,他们开了个会,讨论怎样消除那只恶猫对他们的威胁。为首的三只老鼠,一个叫黄背板,一个叫灰耳朵,一个叫白胡子。

“住在这屋子里太不舒坦了,”黄背板说,“我偶尔到厨房里捡一块面包皮吃吃,她就纵身一跳,差一点儿我来不及逃回洞里来呀。”

“怎么办呢?”灰耳朵问道,“我们大伙儿跑出去咬她,把她赶跑,好吗?” “不,”白胡子说,“她胆子可大着呢,我们吓不倒(dǎo dào)她。我倒(dǎo dào)想了一个很好的主意。拿一

个铃儿去系(xì jì)在她的脖子上吧。那么,她走动的时候,铃儿一响,我们听见了,就来得及跑了。”

“哦,好主意,好主意!”老鼠一起叫道,“真是个好主意!我们要在猫的身上安上铃儿,好哇!不用再怕猫了!”他们大伙儿都乐得叫起来,跳起舞来。

他们快活了一阵之后,黄背板问道:“谁拿铃儿去系在猫的脖子上呢?”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搭腔。“你去吗?”他问白胡子。

“我不想去,”白胡子说,“我是个瘸子,你知道的。叫个手脚灵活的去才行。” “你去不去,灰耳朵?”黄背板说。

“我吗?对不起!”灰耳朵说,“自从上次我险些落在捕鼠机里,一直就身体不舒服。” “那么,谁拿铃儿去系在猫的脖子上呀?”黄背板说,“要干,总得有人去啊!” 没有一只老鼠搭理他,一个个偷偷溜回洞里去了。 1.在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__”。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舒服——( ) 灵巧——( )

3.想出“拿铃儿系在猫脖子上”主意的是( )。

A.黄背板 B.灰耳朵 C.白胡子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1)“差一点儿”“大伙儿”都是儿化词。( ) (2)老鼠开会的目的是赶跑猫。( )

(3)灰耳朵不去的理由是他手脚不灵活。( ) (4)谁都不愿意去把铃儿系在猫脖子上。( ) 5.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多选) A.办法要切合实际,要能做到才是真正的好办法。 B.想出主意也许不难,实现主意就不那么容易了。 C.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考虑后果。

参考答案

二、1.伊索 古希腊

2.夜莺和老鹰谁更聪明?山鹰抓走农夫的帽子是忘恩负义吗?

3.背信 饥肠 虎视 模 样 落井 不变 应变 负义 易举 信以 多 少 所思 无可 无路 应得 于事 如约

大怒 尽 责 无 无 4.

《狮子和报恩的老鼠》 知恩图报是为人之本 《青蛙找水》 千万不要以貌取人

《燕子和乌鸦》 不适当地模仿他人,会丧失原有的本色 《行人和梧桐树》 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鹞子和天鹅》 实用比漂亮更有价值 三、1.dǎo dào jì 2.舒坦 灵活 3.C 4.(1)√ (4)√

5.老鼠开会讨论怎样消除那只恶猫对他们的威胁。 6.AB 2.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