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外文言文阅读(有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有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一)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

哀溺文

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③之溺大氓者乎?

[注释]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 ( ) ②中济,船破,皆游 ( ) ③有顷,益怠 ( )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___________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度:___________ 坐:___________ 3.反归取之 反:___________ 之:____ ___ 4.及反,市罢 反:___________ 罢:___________ 5.宁信度,无自信也 宁:___________ 度: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之市,而忘操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郑人买履》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三)圯上敬履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1下邳圯上:下邳,地名。今江苏省雎宁北。圯:yí,桥,桥梁]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

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史记》)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1.用“∕”划出下面一句文言文的朗读节奏。(2分)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有一老父衣褐( ) ②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 ③是负义也( ) ④乃载祖归养( )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良愕然,欲殴之 吾欲之南海 B.捐祖于野 移其民于何东 C.父以足受 不以物喜 D.直堕其履圯下 其如土石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良殊大惊,随目之

②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5.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

6.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8.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19.①穿着 ②回头看 ③这 ④于是、就 20. B

21.①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 ②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

22.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 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23.敬老爱老。

(四)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从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

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困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1)因匿主家 (2)流血被面

(2)使宣叩头谢主 (4)年七十四,卒于官 2.下面加粗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后特征为洛阳令 B、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C.文叔为白衣时 D、妻子对哭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将何以理天下乎?

(2)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4.“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5.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1)躲藏(藏,藏匿) (2)覆盖 (3)道歉(谢罪,认错)( 4)死 2.B 3.(1)将拿(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2)董宣两手撑地,

4.“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

5、不畏权势 执法公正(答对其中一点即可给1分) 清正廉洁(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