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侧壁导坑形状宜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宽度宜为整个断面宽度的1/3。
2、侧壁导坑、中槽部位宜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各部距离应根据隧道埋深、断面大小、结构类型等选取。各部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
3、两侧壁导坑超前中槽部位10 ~ 15m,可独立同步开挖和支护;中槽部位采用台阶法开挖,并保持平行作业。
4、中槽开挖后,拱部钢架与两侧壁钢架的连接时难点,在两侧壁导坑施工中,钢架的位置应准确定位,确保各部架设钢架连接后在同一个垂直面内,避免钢架发生扭曲。
5、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部得大于15m,并加强监控量测。
6、临时支护拆除完成后,应及时施作仰拱及二次衬砌。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顺序
1、左(右)导坑开挖;
2、左(右)导坑初期支护;
3、右(左)导坑开挖;
1
4、右(左)导坑初期支护;
5、上台阶开挖;
6、上台阶初期支护、导坑隔壁拆除;
7、下台阶开挖;
8、仰拱初期支护;
9、仰拱超前浇筑;
10、全断面二次衬砌。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要求有哪些?
侧壁导坑高度以到起拱线为宜;
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为整个断面的1/3;
侧壁导坑领先长度一般为30~50m,以开挖一侧导坑所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不影响另一侧导坑为原则;
导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面分部形式
2
一般将断面分成四块:左、右侧壁导坑1、上部核心土2、下台阶3。
导坑尺寸侧壁导坑尺寸应本着充分利用台阶的支撑作用,并考虑机械设备和施工条件而定。但宽度不宜超过断面最大跨度的1/3。
高度以到起拱线为宜,这样,导坑可分二次开挖和支护,不需要架设工作平台,人工架立钢支撑也较方便。导坑与台阶的距离没有硬性规定,但一般应以导坑施工和台阶施工不发生干扰为原则,所以在短隧道中可先挖通导坑,而后再开挖台阶。
上、下台阶的距离则视围岩情况参照短台阶法或超短台阶法拟定。左、右侧导坑错开的距离,应根据开挖一侧导坑所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的影响不致波及另一侧已成导坑的原则确定。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