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9、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1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1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17、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
18、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
2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2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2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4、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27、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2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3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3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3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35、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36、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3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3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4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4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4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4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5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5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5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6、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5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5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5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6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6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6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6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6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